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指示燈桿,所述燈桿包括支架和橫梁;所述支架為與地面垂直的錐狀桿,拉線和距地面2/3-3/4的所述支架上的連接件連接所述支架和與地面平行的所述橫梁。本新型交通指示燈桿根據結構的受力特點,改變整理結構的連接方式,從而優化了承載分配方式。一方面,改善結構受力,減少了鋼材使用量;另一方面,減少了加工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道路用桿,具體講涉及一種道路指示燈桿。
技術介紹
交通信號燈是交通信號指揮中的重要設施,廣泛用于公路交叉路口,彎道、橋梁等存有安全隱患的危險路段指揮司機或行人交通,促進交通暢通,避免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發生。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道路變寬,交通指示燈桿需要隨著道路寬度的增加而不斷加長,以保證指示燈設置于道路正上方。傳統交通指示燈桿,通常包括一根與地面垂直的支架和一根與地面平行的橫梁。支架是由鋼板卷制而成的正多邊形截面鋼管桿,由加勁法蘭連接固定到地面的基礎上;橫梁是比支架細的鋼管,一端焊接或者通過加勁法蘭固定連接到支架頂部,另一端橫向懸空在城市道路上空。橫梁通過焊接或者加勁法蘭固定在支架上,形成典型的剛架懸臂結構,橫梁端部和支架頂部側面剛性連接。這種懸臂剛架結構一般由彎矩控制,對于交通指示燈桿,交通指示燈重力一定,力臂很大,導致力矩很大,橫梁根部和支架承受很大彎矩,進而需要將橫梁以及支架設計得十分粗壯;這種設計笨重的橫梁,既增大了重力荷載又增加了擋風面積,進一步使彎矩和扭矩增大了。橫梁荷載的增大又直接導致了支架規格的增大,從而導致這種設計進入了惡性循環。這種結構受力分配不合理,結構所受荷載大,桿件規格大,一定程度上導致材料的浪費。另外,橫梁和支架絕大部分通過加勁法蘭連接。加勁法蘭需要焊接多個加勁肋以及鉆螺栓孔,與橫梁通過焊縫連接,與支架通過連接板多塊焊接。焊縫數量多,耗費工時長,焊縫質量不易保證,加工成本高。傳統燈桿的橫梁,因為笨重,為了盡量減輕重量,常常加工成錐筒形,彎矩小的自由端很細,而連接支架端彎矩很大,需要很粗的尺寸,加工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新型交通指示燈桿。本技術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指示燈桿,所述燈桿包括支架和橫梁;所述支架與地面垂直,所述橫梁與地面平行;支架距地面2/3-3/4處設有鉸接點,橫梁末端也設有鉸接點;支架上的鉸接點與橫梁的鉸接點鉸接在一起;支架頂部和橫梁中部之間由拉線拉緊。支架為下大上小的圓錐形桿。橫梁為圓柱狀桿。支架頂部和橫梁中部設置有拉線環,拉線拉緊在兩個拉線環之間。在橫梁的自由端安裝有指示燈。橫梁底面設有與水平方向垂直的矩形片;矩形片上設有底邊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兩個平行片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上設有孔。橫梁鉸接點為一個底邊垂直于地面,與橫梁軸線同軸的等腰三角形片狀結構,其上設有孔。橫梁鉸接點為底邊垂直于水平方向、且與橫梁截面貼合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設有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槽,此槽分割所述三角形為兩個平行片狀等腰三角形,且開槽延伸至橫梁1/5-1/4處。和現有技術比,本技術提供的交通指示燈桿,具有以下優異效果:1、新型燈桿充分考慮了懸臂交通燈桿的受力特點和加工工藝,改變整理結構的連接方式,結構布置簡潔合理。2、本指示燈桿的結構改變了力的傳遞,改善結構荷載分配,優化了承載分配方式,改善結構受力。把外荷載和桿件自重由桿件本身受彎承擔轉變為由一根拉線受拉控制。顯著改善結構整體受力,減小構件的尺寸規格,減少用鋼量。3、本技術橫梁自重遠小于傳統橫梁,同時也使支架規格減小,因此本燈桿優勢更加明顯。4、本技術橫梁自由端彎矩很小,鉸接端彎矩為零,因此規格很小,等直徑鋼管作為其橫梁即可滿足要求,加工簡便。5、因為橫梁規格以及其連接方式的改變,減少大量加勁板的使用,從而減少焊縫的數量和由此產生焊接殘余應力,改善連接節點的受力狀態。6、減少加勁板的使用,減少焊縫數量,降低了節點的迎風面積,減少了風荷載。7、橫梁高度可調節。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超高車輛通過,松開拉線,向上抬高橫梁即可,而傳統桿無法做到。8、減少了加工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指示燈桿示意圖圖2實施例1橫梁鉸接點結構圖3實施例2橫梁鉸接點結構圖4實施例3橫梁鉸接點結構圖5實施例1鉸接點連接結構圖6實施例1鉸接點連接結構分解圖其中,I支架、2橫梁、3拉線。【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提供一種指示燈桿,采用支架I和橫梁2兩個主要構件,但連接方式改為銷釘式鉸接,同時橫梁2上引出一根拉線3連接到支架I頂部。參見圖1,本技術一種指示燈桿,由垂直于地面的支架I以及與地面平行放置的橫梁2構成;支架I為下大上小的圓錐形桿;橫梁2為圓柱狀桿;支架I距地面2/3-3/4處設有鉸接點,橫梁2末端也設有鉸接點。支架I上的鉸接點與橫梁2的鉸接點鉸接在一起。同時,支架I頂部和橫梁2中部設置有拉線環,之間由拉線3拉緊。在橫梁2的自由端可以安裝有指示燈。支架I的鉸接點為片狀等腰三角形,其底邊與支架貼合,與地面垂直。其中部設置孔。橫梁2鉸接點有以下三種設計方式:參見圖2,第一種優選方式:橫梁2底面設有與水平方向垂直的矩形片;矩形片上設有底邊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兩個平行片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上設有孔。兩平行片狀間距與支架I上的鉸接點厚度對應。此矩形片作為其加勁板,使得燈桿結構更加穩定。連接時,支架上的鉸接點置于橫梁平行三角形間隙中,支架鉸接點上的孔與橫梁鉸接點上的孔對應,用銷釘鉸接。參見圖3,第二種優選方式:橫梁2鉸接點為一個底邊垂直于地面,與橫梁軸線同軸的等腰三角形片狀結構,其上設有孔;連接時,橫梁上的三角形設置于支架鉸接點的一側,支架鉸接點上的孔與橫梁鉸接點上的孔對應,用銷釘鉸接。參見圖4,第三種優選方式:橫梁2鉸接點為底邊垂直于水平方向、且與橫梁截面貼合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設有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槽,此槽分割所述三角形為兩個平行片狀等腰三角形,且開槽延伸至橫梁1/5-1/4處;此槽寬度與支架上的鉸接點厚度對應。參見圖5、圖6所示,連接時,支架I上的鉸接點置于橫梁2平行三角形間隙中,支架I鉸接點上的孔與橫梁鉸接點上的孔對應,用銷釘鉸接。上述支架I以及橫梁2上的三角形頂角均設有圓角。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主權項】1.一種指示燈桿,所述燈桿包括支架(I)和橫梁(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I)與地面垂直,所述橫梁(2)與地面平行;支架(I)距地面2/3-3/4處設有鉸接點,橫梁(2)末端設有鉸接點;支架(I)上的鉸接點與橫梁(2)的鉸接點鉸接在一起;支架(I)頂部和橫梁(2)中部之間由拉線(3)拉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燈桿,其特征在于:支架(I)為下大上小的圓錐形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燈桿,其特征在于:橫梁(2)為圓柱狀桿。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燈桿,其特征在于:支架⑴頂部和橫梁(2)中部設置有拉線環,拉線(3)拉緊在兩個拉線環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桿,其特征在于:在橫梁(2)的自由端安裝有指示燈。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燈桿,其特征在于:橫梁(2)底面設有與水平方向垂直的矩形片;矩形片上設有底邊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兩個平行片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上設有孔。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指示燈桿,所述燈桿包括支架(1)和橫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與地面垂直,所述橫梁(2)與地面平行;支架(1)距地面2/3?3/4處設有鉸接點,橫梁(2)末端設有鉸接點;支架(1)上的鉸接點與橫梁(2)的鉸接點鉸接在一起;支架(1)頂部和橫梁(2)中部之間由拉線(3)拉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曉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