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包括機架,機架的頂部安裝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膜架,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舒展輥、切膜裝置、三個調節裝置及三個夾送輥,所述三個調節裝置的下端都安裝有壓輥,所述三個夾送輥上都安裝有輸送輥,壓輥與輸送輥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加工速度快。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貼膜機,尤其涉及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藝平面板材產品已經廣泛步入日常生產生活之中。在工藝平面板材表面加工日益精細、精美的今天,對板材表面進行貼膜已成為普及性很廣的、保護加工完的表面的工藝流程;但是,在平面板材的表面貼膜以后,通常都伴隨著一個簡單而又繁瑣的工藝操作-切膜。對于比較窄的平面板片,切膜至少需要一名工人手持切割刀完成;而對于寬的平面板片,則至少需要二至三名工人手持切割刀完成切膜動作;尤其是貼膜速度較高的場合,需要的人手更多。勞動密集型產業自然最先受到自動化生產的沖擊,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應運而生。目前市場上九成以上采用熱電阻絲的升降進行切膜,把兩張平面板材之間的膜熔斷,這種方式原理簡單,方便有效,但是缺點卻顯而易見:首先,融化以后的膜的邊緣呈不規則波浪形狀,在板材邊緣處翹起的膜會導致膜容易被刮到,從而導致局部板材表面外露,在堆疊和運輸途中會對板材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影響產品的質量;其次,熔斷的膜會有一部分粘連在熱電阻絲上,在切膜過程中也會導致膜的翹起;此外,膜的材質一般為PVC塑料,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在熱電阻絲上累積以后會造成熱電阻絲導熱不夠,從而導致無法持續工作。除此以外,也有一些采用機械形式進行切割的切膜機,但其中絕大多數采用刀片進行切割,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刃口不夠齊整,頻繁更換刀具等。為了克服以上問題,現開發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該貼-切膜機模仿工人手持切膜刀切膜的動作,占用空間小,工作效率高,下部帶有負壓空腔,把切割后的廢薄膜條被吸入布袋中,無廢薄膜累積物,完全避免了熱電阻絲式切膜的缺陷;切膜刀采用工具鋼材質,硬度大于鋁、不銹鋼或其他常用合金金屬,堅固耐用,同時切膜后板材邊緣與工人手動切膜后達到的效果相當,刃口齊整。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安全、質量穩定可靠的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包括機架,機架的頂部安裝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膜架,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舒展輥、切膜裝置、三個調節裝置及三個夾送輥,所述三個調節裝置的下端都安裝有壓輥,所述三個夾送輥上都安裝有輸送輥,壓輥與輸送輥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所述切膜裝置包括第一水平無桿氣缸、第二水平無桿氣缸,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的右端與第二水平無桿氣缸的左端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一水平運動氣缸、第一豎直運動氣缸、第一切膜刀,所述第二水平無桿氣缸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二水平運動氣缸、滑塊、第二豎直運動氣缸、第二切膜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設計巧妙合理,本產品可以全天候持續工作,配合板片下方配備的收膜機,可以將切割掉的廢薄膜完全回收,工作現場干凈整潔;效率高,水平氣缸的進給速度可以高達60~100m/min,對于2m寬的板片,在6秒內可以完成一次切割。【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切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包括機架1,機架I的頂部安裝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膜架2,所述機架I上還安裝有舒展輥3、切膜裝置4、三個調節裝置5及三個夾送輥6,所述三個調節裝置5的下端都安裝有壓輥51,所述三個夾送輥6上都安裝有輸送輥61,壓輥51與輸送輥61之間通過同步帶7傳動,所述切膜裝置4包括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右端與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端通過螺栓10連接,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一水平運動氣缸81、第一豎直運動氣缸82、第一切膜刀83,所述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二水平運動氣缸91、滑塊92、第二豎直運動氣缸93、第二切膜刀94。該切膜裝置模仿工人手持切膜刀切膜的動作,占用空間小,工作效率高,下部帶有負壓空腔,切割后的廢薄膜條被吸入布袋中,無廢薄膜條累積物,完全避免了熱電阻絲式切膜的缺陷;切膜刀采用工具鋼材質,硬度大于鋁、不銹鋼或其他常用合金金屬,堅固耐用,同時切膜后板材邊緣與工人手動切膜后達到的效果相當,刃口齊整。該切膜裝置集成在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中,主要包括水平運動氣缸、豎直運動氣缸、切膜刀、支承系統和吸廢系統。工作狀態下,單工作周期的工作流程如下:1.前一張平面板材先經過貼膜輥,在其完成貼膜前,光感器感應到板材的板尾經過,經過處理器計算時間和速度,當到達預留的板頭板尾間距后,貼膜伺服電機停轉,平面板材的前進輸送停止,隨后一張平面板材由入板伺服電機帶動,當光感器感應到其板頭時,貼膜伺服電機開始輸送,前后兩張平面板材保持等間距前進;2.當間距段到達切膜刀口正中時,兩伺服電機同時停止,開始進行切膜動作:(I)水平運動氣缸A從機床邊緣運動到機床中心,豎直運動氣缸A落下,切膜刀A刀頭刺破薄膜且刀頭與前后兩張板分別接觸,水平運動氣缸A從機床中心回位到機床邊緣,完成一側的薄膜切斷;(2)當水平運動氣缸A回位的同時,水平運動氣缸B從機床邊緣運動到機床中心,豎直運動氣缸B伸出,切膜刀B刀頭與前后兩張板分別接觸,水平運動氣缸B從機床中心回位到機床邊緣,完成余下一側的薄膜切斷;3.切掉的廢薄膜條被下部的吸廢系統吸入,兩伺服電機同時啟動,輸送出已經切好的前一張平面板材,后一張平面板材輸送到位后等待下一張平面板材進入。至此完成一個切膜周期。切膜刀刃與前后兩張平面板材的板頭和板尾邊緣呈一定夾角,模仿人手切割薄膜的動作,形成剪刀狀切割狀態,完成對薄膜的切割。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貼-切膜機:本產品可以全天候持續工作,配合板片下方配備的吸廢系統,可以將切割掉的廢薄膜完全回收,工作現場干凈整潔;效率高,水平氣缸的進給速度可以高達60~100m/min,對于2m寬的板片,在6秒內可以完成一次切割。此外,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技術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包括機架(I ),機架(I)的頂部安裝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膜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還安裝有舒展輥(3)、切膜裝置(4)、三個調節裝置(5)及三個夾送輥(6),所述三個調節裝置(5)的下端都安裝有壓輥(51),所述三個夾送輥(6 )上都安裝有輸送輥(61),壓輥(51)與輸送輥(61)之間通過同步帶(7)傳動,所述切膜裝置(4)包括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右端與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端通過螺栓(10)連接,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一水平運動氣缸(81)、第一豎直運動氣缸(82)、第一切膜刀(83),所述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二水平運動氣缸(91)、滑塊(92)、第二豎直運動氣缸(93)、第二切膜刀(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從板片中心部分進行切膜的全自動機械刀式貼切膜機,包括機架(1),機架(1)的頂部安裝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膜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舒展輥(3)、切膜裝置(4)、三個調節裝置(5)及三個夾送輥(6),所述三個調節裝置(5)的下端都安裝有壓輥(51),所述三個夾送輥(6)上都安裝有輸送輥(61),壓輥(51)與輸送輥(61)之間通過同步帶(7)傳動,所述切膜裝置(4)包括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右端與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端通過螺栓(10)連接,所述第一水平無桿氣缸(8)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一水平運動氣缸(81)、第一豎直運動氣缸(82)、第一切膜刀(83),所述第二水平無桿氣缸(9)的左右兩端都依次安裝有第二水平運動氣缸(91)、滑塊(92)、第二豎直運動氣缸(93)、第二切膜刀(9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鵬健,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吉力佳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