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1919090 閱讀: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3:35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包括儲熱器和由多個集熱器本體構成的加熱源,各集熱器本體均為固定聚焦的多碟共焦集熱器,其受熱器采用閉式承壓結構的受熱器,在受熱器出液管的出口端依次通過集熱器出液管和熱流管與儲熱器上部輸入口連接,受熱器進液管穿伸入受熱器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的受熱面,儲熱器下部輸出口依次通過冷流管和集熱器給液管與受熱器進液管的進口端連接,這樣在受熱器內可形成良好的內循環,有利于熱交換,吸熱能力增強,進而使整個供熱系統能適用于承壓的熱循環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系統可以是以水為傳熱介質,在儲熱器上部留有汽空間,產生蒸汽供熱,系統也可以是以導熱油為介質,采用熱油儲熱供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實現思路
    屬于太陽能集熱工程
    ,涉及一種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由于其集熱器的受熱器均為開式結構,一般不承壓,因此不能用于帶壓運行的熱循環系統,應用這種不承壓結構的系統,如果導熱介質采用導熱油,系統在常壓下運行空氣和導熱油接觸,長期運行導熱油會氧化變質,直至重新更換導熱油,造成浪費;如果導熱介質采用水,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循環,否則會造成熱循環系統局部氣化產生汽堵,使熱循環系統無法正常運行。此外,現有碟式集熱器的受熱器都要隨集熱器本體的移動而移動,因此要采用不銹鋼波紋管或部分采用不銹鋼波紋管作為循環管,但采用不銹鋼波紋管作為循環管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有波紋管阻力大(不利于傳熱工質流動)和波紋管散熱損失大的弊端,而且波紋管在與儲能器連結中的柔性擾動在系統長期運行中有局部擾動管段可能因金屬疲勞而產造裂紋,致使熱質泄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該供熱系統的傳熱介質能夠在帶壓封閉的環境中循環,其良好的循環可以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本技術所說的供熱系統可以是以導熱油為傳熱介質的熱循環系統,也可以是以水為傳熱介質的熱循環系統。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的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所提供的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包括儲熱器和由多個集熱器本體構成的加熱源,所述的各集熱器本體均為固定聚焦的多碟共焦集熱器,該集熱器的受熱器是一個具有閉式承壓結構的受熱器,受熱器通過支架和管柱設在多碟共焦集熱器上方的聚焦接收面處,受熱器頂裝有排氣閥,在受熱器上接有受熱器出液管和受熱器進液管,其中受熱器出液管的進口端通接在受熱器的頂部,其出口端依次通過集熱器出液管和熱流管與儲熱器上部輸入口連接,受熱器進液管穿伸入受熱器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儲熱器下部輸出口依次通過冷流管和集熱器給液管與受熱器進液管的進口端連接,在冷流管上裝有循環泵,在受熱器的受熱面上制作有光熱吸收涂層。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的受熱器為一個帶有錐帽的閉式錐形殼體,受熱器下部的受熱面封頭為與圓錐體連接而成的橢圓面封頭或球面封頭,受熱器出液管通接在錐帽的頂部,受熱器進液管穿過錐帽進入錐體殼殼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在于:所述的受熱器由一個兩面突起的中心盒和一副盤設于中心盒外且與中心盒內通的螺旋盤管構成,受熱器出液管通接在中心盒的頂部,受熱器進液管的出口端與螺旋盤管的進口端連接。上述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中,用于連裝受熱器的管柱設在集熱器本體和受熱器同軸的中心,管柱的上部通過支架與受熱器連接固定,在支架和管柱內設有循環管,受熱器出液管和受熱器進液管通過上述的循環管分別與集熱器出液管和集熱器給液管連接。上述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中,受熱器、管柱和支架是固定的,并采用剛性的鋼管作為循環管。上述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中,用于連裝受熱器的管柱設在集熱器本體的一側,受熱器通過帶有平向懸臂的管柱設在多碟共焦集熱器上方的聚焦接收面處,形成立柱懸臂結構,在平向懸臂和管柱內設有循環管,受熱器出液管和受熱器進液管通過上述的循環管分別與集熱器出液管和集熱器給液管連接。上述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中,受熱器、管柱和懸臂是固定的,并采用剛性的鋼管作為循環管。本技術所說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以水或導熱油為傳熱介質,儲熱器留有用以產生蒸汽供熱的汽空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本技術中受熱器以及儲熱器的結構均是按壓力容器的規范來設計的,采用了具有閉式承壓結構的受熱器,受熱器上部設出液管,進液管的出口設在受熱器內的下部,這樣在受熱器內可形成良好的內循環,有利于熱交換,吸熱能力增強,進而使整個供熱系統能適用于承壓的熱循環系統。二、本技術所述供熱系統從受熱器到循環干管完全采用鋼管剛性連接,熱質流動相比波紋管阻力小,散熱損失小,同時避免了波紋管因擾動產生金屬疲勞所致裂紋引起的傳熱工質泄漏。三、本技術結構中,用于連裝受熱器的管柱可以設在集熱器本體和受熱器同軸的中心,也可以設在集熱器本體的一側,形成立柱懸臂結構。采用立柱懸臂結構的受熱器的碟式集熱器可以在不改變集熱器本體結構的情況下增加采光面積,提高集熱器熱功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之一種受熱器實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之另一種受熱器實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向幾個示意圖。圖5是受熱器采用立柱懸臂結構的碟式集熱器的示意圖。附圖中所列各數字標號的名稱分別是:1-排氣閥,2-受熱器出液管,3-受熱器進液管,4-受熱器,5-支架,6-管柱,7-集熱器本體,8-集熱器給液管,9-集熱器出液管,10-熱流管,11-冷流管,12-循環泵,13-儲熱器,15-錐帽,16-中心盒,17-螺旋盤管,18-平向懸臂,19-斜拉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
    技術實現思路
    做進一步說明,但技術的實際應用形式并不僅限于圖示的實施例。參見圖1,本技術所述的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由多個集熱器本體7構成加熱源,各集熱器本體7均為固定聚焦的多碟共焦集熱器,該多碟共焦集熱器的受熱器4是一個具有閉式承壓結構的受熱器。集熱器出液管9和集熱器給液管8分別和熱流管10和冷流管11連接,熱流管10的一端連接儲熱器13上部,冷流管11的一端連接儲熱器下部,在冷流管11出口處裝有循環泵12。受熱器4通過支架5及管柱6設在多碟共焦集熱器上方的聚焦接收面處,支架5和管柱6設在集熱器本4和受熱器4同軸的中心,在支架5和管柱6內設有循環管,受熱器出液管2和受熱器進液管3通過循環管分別與集熱器出液管9和集熱器給液管8連接,受熱器4頂裝有排氣閥1。本技術系統可以是以水為傳熱介質,在儲熱器13上部留有汽空間,產生蒸汽供熱,也可以是以導熱油為介質,采用熱油儲熱供熱。圖2是一種采用錐形體封閉結構受熱器實例的示意圖。圖中受熱器4為一個帶有錐帽15的閉式錐形殼體,受熱器出液管2通接在錐帽15的頂部,受熱器進液管3穿過錐帽15進入錐體殼殼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受熱器受熱面封頭為與圓錐體連接而成的橢圓面封頭或球面封頭,這種結構成閉式承壓結構,在受熱器的受熱面上制作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熱器(13)和由多個集熱器本體(7)構成的加熱源,所述的各集熱器本體(7)均為固定聚焦的多碟共焦集熱器,該集熱器的受熱器(4)是一個具有閉式承壓結構的受熱器,受熱器(4)通過管柱(6)及支撐連裝件設在多碟共焦集熱器上方的聚焦接收面處,受熱器(4)頂部裝有排氣閥(1),在受熱器(4)上接有受熱器出液管(2)和受熱器進液管(3),其中受熱器出液管(2)的進口端通接在受熱器(4)的頂部,其出口端依次通過集熱器出液管(9)和熱流管(10)與儲熱器(13)上部輸入口連接,受熱器進液管(3)穿伸入受熱器(4)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儲熱器(13)下部輸出口依次通過冷流管(11)和集熱器給液管(8)與受熱器進液管(3)的進口端連接,在冷流管(11)上裝有循環泵(12),在受熱器(4)的受熱面上制作有光熱吸收涂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熱器(13)和
    由多個集熱器本體(7)構成的加熱源,所述的各集熱器本體(7)均為固
    定聚焦的多碟共焦集熱器,該集熱器的受熱器(4)是一個具有閉式承
    壓結構的受熱器,受熱器(4)通過管柱(6)及支撐連裝件設在多碟共焦
    集熱器上方的聚焦接收面處,受熱器(4)頂部裝有排氣閥(1),在受熱
    器(4)上接有受熱器出液管(2)和受熱器進液管(3),其中受熱器出液
    管(2)的進口端通接在受熱器(4)的頂部,其出口端依次通過集熱器出
    液管(9)和熱流管(10)與儲熱器(13)上部輸入口連接,受熱器進液管
    (3)穿伸入受熱器(4)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儲熱器(13)
    下部輸出口依次通過冷流管(11)和集熱器給液管(8)與受熱器進液管
    (3)的進口端連接,在冷流管(11)上裝有循環泵(12),在受熱器(4)
    的受熱面上制作有光熱吸收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受熱器(4)為一個帶有錐帽(15)的閉式錐形殼體,受熱器下部
    的受熱面封頭為與圓錐體連接而成的橢圓面封頭或球面封頭,受熱器
    出液管(2)通接在錐帽(15)的頂部,受熱器進液管(3)穿過錐帽(15)
    進入錐體殼殼內,其出口端接近受熱器下端受熱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集熱器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受熱器(4)由一個兩面突起的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紹允鮮祖洪鮮興文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科弘廚房工程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av无码|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