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包括試驗艙,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艙包括支架構件和圍板,所述支架構件和圍板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試驗艙內部空間結構模擬航空火災發生的空間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航空火災試驗系統,試驗艙采用可拆卸式連接結構,結構簡單易于修建,試驗艙可移動性較強。此外試驗艙采用鈑金件以及型材搭建,對構建材料的要求較低,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試驗系統,具體涉及一種航空消防領域的火災試驗系統。
技術介紹
航空火災試驗是指在一個特殊的空間環境中模擬航空火災,然后利用傳感器或攝像頭等設備對試驗空間內的火災狀況進行測試分析的試驗。通過航空火災試驗可對航空滅火器進行滅火性能測試,其測試方法通常是,將航空座椅用1夸脫汽油點燃,然后利用航空滅火器進行滅火災試驗。整個試驗需要在特殊的空間環境中來進行,該空間環境是一種模擬的航空火災發生環境,包括對空間的形狀、尺寸以及空間內的氣壓大小和氣流方向等空間參數的模擬。所以,建立一個符合試驗要求的試驗空間是進行試驗的首要條件。航空火災試驗所要求的空間環境氣壓一般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通常為0.7個大氣壓左右。現有的建立航空火災試驗空間環境的做法通常是:方法一,在大氣壓高于試驗所需空間氣壓的地方,修建一個負壓室,其內部空間尺寸與飛機機艙大小相近,然后對空間進行抽氣處理,從而使空間內的氣壓符合試驗要求的氣壓值;方法二,在氣壓接近0.7個標準大氣壓左右的地方修建符合試驗要求的試驗空間模型。以上方法一存在修建負壓室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建設周期較長等缺點,而方法二則需要到特定的地點進行試驗,試驗周期較長,相應的成本也就提高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航空火災試驗系統,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試驗空間建設難度大、成本高、試驗周期較長等問題。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包括試驗艙,其要點在于,所述試驗艙包括支架構件和圍板,所述支架構件和圍板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試驗艙內部空間結構模擬航空火災發生的空間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圍板上還設有觀察窗,便于觀察試驗艙內的情況。進一步的,所述試驗艙上還設有排送風系統,用于調整和控制試驗艙內的風速及風向。進一步的,所述試驗艙圍板采用鈑金件,所述支架構件采用型材,所述圍板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型材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試驗艙形狀為半圓柱體,艙體尺寸比例與飛機艙體一致。進一步的,所述試驗艙還包括底板,底板由多塊加有槽鋼的構件構成,每塊構件之間采用螺栓進行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鈑金件為鋁板,所述型材為型鋼。更進一步的,所述試驗艙內還設有試驗分析測試系統。再進一步的,所述試驗分析測試系統包括可移動的安裝桿以及設于安裝桿上的傳感器和/或攝像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提供的航空火災試驗系統,試驗艙采用可拆卸式連接結構,結構簡單易于修建,試驗艙可移動性較強。此外試驗艙采用鈑金件以及型材搭建,對構建材料的要求較低,進一步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圖2為本技術航空火災試驗系統試驗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航空火災試驗系統試驗艙端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出進一步的說明。圖1、圖2、圖3為本技術航空火災試驗系統的具體實施例,包括試驗艙,所述試驗艙包括支架構件1和圍板2,所述支架構件1和圍板2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試驗艙內部空間結構模擬航空火災發生的空間結構。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試驗艙上還設有觀察窗3,便于觀察試驗艙內的情況,為更清楚全面的觀測到試驗艙內的情況,所述觀察窗3設置于艙體側面和端面,觀察窗3數量可設置多個。作為優選的,所述試驗艙圍板2上還設有排送風系統4,用于調整和控制試驗艙內的風速及風向,作為一個實施例方案,所述排送風系統4分別設置于試驗艙的側面、端面以及頂面等不同位置,以便于更精確的控制試驗艙的空氣流動狀態,使之更接近于真實航空火災發生空間內的實際狀態。作為優選的,所述試驗艙圍板2采用鈑金件,所述支架構件1采用型材,所述圍板2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型材相連接。作為優選的,所述試驗艙形狀為半圓柱體,艙體尺寸比例與飛機艙體一致,根據實際模擬對象的形狀以及空間尺寸的不同,試驗艙的形狀和尺寸比例均可以設計成與模擬對象的近似模型,有利于提高試驗的準確性和針對性。作為優選的,所述試驗艙還包括底板,底板由多塊加有槽鋼的構件構成,每塊構件之間采用螺栓進行連接作為優選的,所述鈑金件為鋁板,所述型材為型鋼,即所述試驗艙的圍板2采用鋁板,所述支架構件1采用型鋼。作為進一步的選擇,試驗艙的圍板2可采用其它的具有防火、輕質特性的鈑金件。作為優選的,所述試驗艙內還設有試驗分析測試系統,作為一種實施例所述試驗分析測試系統包括可移動的安裝桿6以及設于安裝桿6上的傳感器7和/或攝像頭,通過移動安裝桿6放置位置來采集不同部位的數據,由于不同的空間位置火災試驗時燃燒狀態不同,空氣狀態也不同,所以在不同位置放置多套傳感器7可獲取更多信息,傳感器7根據試驗需要可設置多種,通過安裝的攝像頭,還可以更清楚的記錄航空火災的特點。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試驗艙還設有門板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典型應用:首先,將試驗艙的支架構件1以及圍板2拆解成單獨的部件運往選定的試驗地點,然后再組裝試驗艙,并進行航空火災試驗。以航空座椅火災試驗作為一種實施例,將按照特定位置擺放的航空座椅5點燃,通過排送風系統4調整試驗艙內的風速和風向,進行航空火災的模擬。試驗過程中通過設置于試驗艙內可移動安裝桿6上的傳感器7和攝像頭,對試驗艙內的燃燒狀態進行記錄和數據采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意識到,這里所述的實施例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應被理解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這樣的特別陳述和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技術公開的這些技術啟示做出各種不脫離本技術實質的其它各種具體變形和組合,這些變形和組合仍然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包括試驗艙,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艙包括支架構件和圍板,所述支架構件和圍板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試驗艙內部空間結構模擬航空火災發生的空間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包括試驗艙,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艙包括支架構件和圍板,
所述支架構件和圍板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試驗艙內部空間結構模擬航空火災發生的空
間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板上還設有觀察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艙上還設有排送
風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艙圍板采用鈑金
件,所述支架構件采用型材,所述圍板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型材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火災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映標,張宗勤,楊猛,彭軍,
申請(專利權)人:威特龍消防安全集團股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