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水箱、電機和防護罩、功能模塊區;所述電機和防護罩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撐桿上;所述功能模塊區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負離子發射器和超聲波霧化器;所述功能模塊區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人體感應模塊、鍵盤區、人機互動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所述聲波霧化器通過水管與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導通;該基于單片機的溫控多功能風扇,能夠根據人員信息,環境溫度和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風扇運行控制,進而彌補了現有技術風扇不易控制的效果,實現了能夠根據人員信息,環境溫度和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風扇運行控制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扇,尤其涉及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
技術介紹
中國大部分人口依舊使用電風扇作為降溫防暑設備。但是現有風扇存在諸多弊端,例如只能簡單的定時關閉風扇電源,不能根據溫度變化實時調節風扇風速大小,尤其凌晨降溫時,電風扇依然工作,既浪費電能又容易引起感冒;傳統風扇吹出的風的溫度受環境影響往往是熱風,不能吹冷風,在降溫方面有較大局限性;現有的風扇通過手動開關啟動和關閉,當人離開而未關閉風扇時,風扇空運行,會造成電能浪費;傳統風扇運行時,加強了空氣擾動,帶動地面粉塵,提高了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濃度,不利于人體健康。為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這款多功能智能風扇。
技術實現思路
現有技術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能夠根據人員信息,環境溫度和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風扇運行控制的可遙控智能風扇溫控多功能風扇。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水箱、電機和防護罩、功能模塊區;所述電機和防護罩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撐桿上;所述功能模塊區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負離子發射器和超聲波霧化器;所述功能模塊區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人體感應模塊、鍵盤區、人機互動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所述聲波霧化器通過水管與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導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紅外線接收裝置、人體感應模塊、鍵盤區、人機互動顯示屏、灰塵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均與微控制器控制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底座底端還安裝有三個萬向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溫度傳感器實測環境溫度,控制電機轉速及開閉,溫度高于最低開啟臨界值時,風扇以及霧化器開啟吹出涼風,溫度越高轉速越快且霧化器開啟個數越多。若溫度低到最低臨界值時,風扇以及霧化器停止運行。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度,更加智能化,并且很好地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2.人體感應模塊可感應是否有人員存在,若室內沒有人,則微控制器控制風扇延時I分鐘后停止,避免風扇空轉,大大節約了電能也便利了人們的生活。3.灰塵傳感器實測環境中懸浮顆粒物濃度,若懸浮顆粒物濃度超出設定值,則微控制器控制負離子發射器開啟,吹出負離子,改善空氣品質,提高人們生活水平。4.水箱將水從中空的支撐桿通過水管送入超聲波霧化器,霧化的水隨風噴出,使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人體感覺更加涼爽,起到了媲美空調的制冷效果,更為經濟環保。5.可以自行設定溫控轉速模塊及灰塵感應模塊工作的臨界值,使風扇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更好地為人服務。【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控制原理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1、水箱3、電機和防護罩8、功能模塊區13 ;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I上的支撐桿3上;所述功能模塊區13固定在支撐桿3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10、負離子發射器12和超聲波霧化器11 ;所述功能模塊區13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4、人體感應模塊5、鍵盤區6、人機互動顯示屏7和溫度傳感器14 ;所述聲波霧化器11通過水管15與固定在底座I上端的水箱2導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紅外線接收裝置4、人體感應模塊5、鍵盤區6、人機互動顯示屏7、灰塵傳感器10和溫度傳感器14均與微控制器控制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底座I底端還安裝有三個萬向輪16。本專利技術的作用原理為:風扇底部有輪子,可便于移動風扇。風扇功能模塊區有溫度傳感器,可將采集的環境溫度信號輸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據環境溫度控制電機轉速和霧化器開啟個數,以實現溫度越高風葉轉速越快及霧化器開啟數目越多,若溫度低到臨界值時則關閉風扇運行。人體感應模塊可感應是否有人員存在并將信號輸送給微控制器,若無人員存在則微控制器控制電機停止工作,若有人員存在時控制電機轉動。灰塵傳感器用于檢測空氣中懸浮顆粒物濃度,將濃度信息傳人微控制器,當濃度超過設定值,控制負離子發生器開啟,發射負離子,來降低懸浮顆粒物濃度。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然而本專利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專利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專利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專利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I)、水箱(3)、電機和防護罩(8)和功能模塊區(13);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I)上的支撐桿(3)上;所述功能模塊區(13)固定在支撐桿(3)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10)、負離子發射器(12)和超聲波霧化器(11);所述功能模塊區(13)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4)、人體感應模塊(5)、鍵盤區(6)、人機互動顯示屏(7)和溫度傳感器(14);所述聲波霧化器(11)通過水管(15)與固定在底座(I)上端的水箱(2)導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線接收裝置(4)、人體感應模塊(5)、鍵盤區¢)、人機互動顯示屏(7)、灰塵傳感器(10)和溫度傳感器(14)均與微控制器控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底端還安裝有三個萬向輪(16)?!緦@勘緦@夹g公開了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水箱、電機和防護罩、功能模塊區;所述電機和防護罩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撐桿上;所述功能模塊區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負離子發射器和超聲波霧化器;所述功能模塊區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人體感應模塊、鍵盤區、人機互動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所述聲波霧化器通過水管與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導通;該基于單片機的溫控多功能風扇,能夠根據人員信息,環境溫度和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風扇運行控制,進而彌補了現有技術風扇不易控制的效果,實現了能夠根據人員信息,環境溫度和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風扇運行控制的有益效果。【IPC分類】F24F11-02, F04D25-08, F24F6-12, F04D27-00【公開號】CN104848461【申請號】CN201510226851【專利技術人】魏春華 【申請人】魏春華【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申請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控多功能風扇,包括底座(1)、水箱(3)、電機和防護罩(8)和功能模塊區(13);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安裝在底端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撐桿(3)上;所述功能模塊區(13)固定在支撐桿(3)上;所述電機和防護罩(8)中,防護罩上安裝有灰塵傳感器(10)、負離子發射器(12)和超聲波霧化器(11);所述功能模塊區(13)包括紅外線接收裝置(4)、人體感應模塊(5)、鍵盤區(6)、人機互動顯示屏(7)和溫度傳感器(14);所述聲波霧化器(11)通過水管(15)與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水箱(2)導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春華,
申請(專利權)人:魏春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