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消毒瓶,包括瓶體和瓶座,所述瓶座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所述導液針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瓶體的底部具有瓶頭,所述瓶頭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瓶頭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所述瓶頭下旋后,所述導液針刺入所述橡膠塞內,所述瓶座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導液針具有導液孔,所述導液孔與所述凹槽相通;該裝置在消毒時,只需要旋轉瓶體,導液針刺入瓶體內,引導瓶體內的消毒液,通過在凹槽內放置消毒棉,使得導液針所引導的消毒液滴入到消毒棉內,完成消毒液的提取,醫護人員只需要在凹槽中夾取消毒棉即可,操作迅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消毒瓶。
技術介紹
兒科臨床醫護人員經常需要用到消毒器具為患者進行消毒,消毒是進行下一步治療的關鍵前提,醫護人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將消毒液倒在敞口的容器中,用鑷子或者消毒棉簽沾取消毒液為患者進行消毒,由于患者的痛苦及治療環境的緊張,敞口的容器很容易發生消毒液的外溢或者傾倒現象,造成消毒的中斷無形中增加患者等待治療的痛苦。有的用消毒棉簽蘸取消毒瓶內的消毒液,但是由于消毒棉簽較短,瓶內消毒液量不大時,很難蘸到足量的消毒液,為醫護人員帶來新的困擾。有的消毒瓶內一次性儲存有大量的消毒液,消毒液在短時間內不會被使用完,在此過程中,大部分消毒液經常有外界接觸或者與浸泡棉簽的部分消毒液,容易產生感染,降低其消毒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消毒瓶,該裝置在消毒時,只需要旋轉瓶體,導液針刺入瓶體內,引導瓶體內的消毒液,通過在凹槽內放置消毒棉,使得導液針所引導的消毒液滴入到消毒棉內,完成消毒液的提取,醫護人員只需要在凹槽中夾取消毒棉即可,操作迅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消毒瓶,包括瓶體和瓶座,所述瓶座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所述導液針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瓶體的底部具有瓶頭,所述瓶頭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瓶頭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所述瓶頭下旋后,所述導液針刺入所述橡膠塞內,所述瓶座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導液針具有導液孔,所述導液孔與所述凹槽相通。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瓶體為醫用塑料瓶體,所述瓶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液體標識刻度,通過采用醫用塑料作為瓶體,使得瓶體后期可以進行回收利用,較為環保,降低使用成本。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瓶體的厚度為lmm-1.5mm。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瓶體為透明瓶體,采用透明瓶體可以較好的觀察到瓶體內的消毒液的余量。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瓶座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墊,所述防滑墊為橡膠墊,所述防滑墊的底部均布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墊與所述瓶座之間膠合固定。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瓶體的外表面上膠合固定有定位橡膠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在消毒時,只需要旋轉瓶體,導液針刺入瓶體內,引導瓶體內的消毒液,通過在凹槽內放置消毒棉,使得導液針所引導的消毒液滴入到消毒棉內,完成消毒液的提取,醫護人員只需要在凹槽中夾取消毒棉即可,操作迅速,同時本裝置可以避免消毒液灑落,也可以較好的避免消毒液受到污染,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推廣使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瓶座的仰視圖;圖3為瓶頭的仰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新型消毒瓶,包括瓶體I和瓶座2,所述瓶座2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201,所述連接部201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201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202,所述導液針202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201的高度,所述瓶體I的底部具有瓶頭101,所述瓶頭101與所述連接部201螺紋連接,所述瓶頭101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111,所述瓶頭101下旋后,所述導液針202刺入所述橡膠塞111內,所述瓶座2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222,所述導液針202具有導液孔212,所述導液孔212與所述凹槽222相通。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瓶體I為醫用塑料瓶體,所述瓶體I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液體標識刻度112,通過采用醫用塑料作為瓶體,使得瓶體后期可以進行回收利用,較為環保,降低使用成本。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瓶體I的厚度為1mm。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瓶體I為透明瓶體,采用透明瓶體可以較好的觀察到瓶體內的消毒液的余量。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瓶座2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墊223,所述防滑墊223為橡膠墊,所述防滑墊223的底部均布有防滑槽(未圖示),所述防滑墊與所述瓶座之間膠合固定。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瓶體I的外表面上膠合固定有定位橡膠塊1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在消毒時,只需要旋轉瓶體,導液針刺入瓶體內,引導瓶體內的消毒液,通過在凹槽內放置消毒棉,使得導液針所引導的消毒液滴入到消毒棉內,完成消毒液的提取,醫護人員只需要在凹槽中夾取消毒棉即可,操作迅速,同時本裝置可以避免消毒液灑落,也可以較好的避免消毒液受到污染,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推廣使用。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權項】1.一種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體和瓶座,所述瓶座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所述導液針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瓶體的底部具有瓶頭,所述瓶頭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瓶頭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所述瓶頭下旋后,所述導液針刺入所述橡膠塞內,所述瓶座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導液針具有導液孔,所述導液孔與所述凹槽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為醫用塑料瓶體,所述瓶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液體標識刻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厚度為Imm-L5_。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為透明瓶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座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墊,所述防滑墊為橡膠墊,所述防滑墊的底部均布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墊與所述瓶座之間膠合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外表面上膠合固定有定位橡膠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消毒瓶,包括瓶體和瓶座,所述瓶座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所述導液針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瓶體的底部具有瓶頭,所述瓶頭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瓶頭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所述瓶頭下旋后,所述導液針刺入所述橡膠塞內,所述瓶座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導液針具有導液孔,所述導液孔與所述凹槽相通;該裝置在消毒時,只需要旋轉瓶體,導液針刺入瓶體內,引導瓶體內的消毒液,通過在凹槽內放置消毒棉,使得導液針所引導的消毒液滴入到消毒棉內,完成消毒液的提取,醫護人員只需要在凹槽中夾取消毒棉即可,操作迅速。【IPC分類】A61J1-05【公開號】CN204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消毒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體和瓶座,所述瓶座的軸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具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導液針,所述導液針的高度低于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瓶體的底部具有瓶頭,所述瓶頭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瓶頭的內部具有一個橡膠塞,所述瓶頭下旋后,所述導液針刺入所述橡膠塞內,所述瓶座的圓周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導液針具有導液孔,所述導液孔與所述凹槽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艷英,
申請(專利權)人:高艷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