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光通訊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包括:第一WDM器件1、第二WDM器件2、第三WDM器件3和第四WDM器件4,以及第一光接口COM?5、第二光接口10G?EPON?6和第三光接口1G?EPON?7;第二光接口10G?EPON?6、第二WDM器件2、第一WDM器件1和第一光接口COM?5依次連接;第一WDM器件1通過第三WDM器件3后連接第三光接口1G?EPON?7;第二WDM器件2和第三WDM器件3之間通過第四WDM器件4連接。通過特定的WDM器件和鏈路連接方式可以將1G與10GEPON上行波段重疊的部分濾除,實現二者分別采用各自獨立的波段傳輸上下行信號,充分利用了系統的帶寬資源,實現上行鏈路1GEPON、10GEPON從時分復用到波分復用的跨越,達到支持數據、語音、視頻等多業務的承載傳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光通訊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帶來了寬帶增值業務的普遍推廣,如3D網絡游戲、遠程教育、視頻會議、視頻點播、IPTV和三重播放(Triple Play)等,使用戶對帶寬的需求越來越高,現有的寬帶接入方式,如ADSL和LAN接入,由于存在傳輸距離短、接入帶寬有限、安全性不高、服務質量沒有很好的保證等問題,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光纖由于其傳輸速率高、容量大、中繼距離長、抗干擾、保密性好等特點被作為光纖接入的最佳媒介。在商業用戶的點對點FTTB應用日益普及的同時,PON在FTTC,FTTO,FTTH等不同場合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其光配線網(Optical Distribut1n Network,0DN)不含任何電子器件及電源,全部由分光器等無源器件組成。可避免電磁干擾和雷擊的影響及減少線路和設備的故障率,提高系統可靠性,節省維護成本,因而是解決網絡接入瓶頸的最佳方案。尤其以EPON為代表的寬帶接入技術,由于具備非常獨特的價值定位,節省光纜資源、帶寬資源共享、節省機房投資、設備安全性高、建網速度快、綜合建網成本低等優點,越來越受到電信公司、綜合電信運營商的青睞。可以推斷,隨著通信技術、光電集成技術等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EPON系統將會給用戶提供更加經濟、可靠的寬帶和多業務的綜合接入。伴隨著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網無源光網絡)技術的推廣與演進,EPON也經歷了從IG到10G的發展,同時相關的IG和10G標準也相應出臺,IEEE802.3ah和IEEE802.3av分別定義了 IG和10G EPON標準,規定IG和10G下行波段分別為:1480-1500nm 和 1575_1580nm,上行波段分別為:1260_1360nm 和 1260_1280nm,在實際應用中,10G上行波段以窄波段1290-1310應用較為廣泛。與此同時,WDM(WavelengthDivis1n Multiplexing)技術能在一根光纖上實現多波長同時傳輸,使網絡通信容量大幅度增加,其基本原理是在發送端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復合起來(復用),送入同一根光纖中傳輸,在接收端又將復合的光信號波長分開(解復用),接收解調,恢復出原信號送入目的終端。稀疏波分復用技術成本低,功耗小,體積小,適合網絡技術的過渡,是一種高性能低價格的傳輸方式,是解決接入網瓶頸問題的首選方案。兼顧EPON和CWDM各自的優點,一些網絡服務供應商希望同時提供兩種光網絡給客戶,這樣勢必將增加兩倍的光設備和光纖資源,導致光網絡模塊體積增大,成本增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體積大,成本高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 WDM器件1、第二 WDM器件2、第三WDM器件3和第四WDM器件4,以及第一光接口 COM 5、第二光接口 10GEP0N 6和第三光接口 1GEP0N 7 ;所述第二光接口 10GEP0N 6、所述第二 WDM器件2、所述第一 WDM器件I和所述第一光接口 COM 5依次連接;所述第一 WDM器件I通過所述第三WDM器件3后連接所述第三光接口 1GEP0N 7 ; 所述第二 WDM器件2和所述第三WDM器件3之間通過所述第四WDM器件4連接。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第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接口 COM 5連接所述第一 WDM器件I的a端口;所述第一 WDM器件I的b端口連接所述第二 WDM器件2的a端口,c端口連接所述第三WDM器件3的a端口 ;所述第二 WDM器件2的b端口連接所述第二光接口 10GEP0N 6 ;所述第三WDM器件3的b端口連接第三光接口 1GEP0N 7,c端口連接所述第四WDM器件4的a端口 ;所述第四WDM器件4的b端口連接所述第二 WDM器件2的c端口;經WDM器件a端口輸入的光信號濾波后從b端口輸出;經WDM器件a端口輸入的光信號經過濾波后從c端口反射輸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第二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 WDM器件I和所述第二 WDM器件2的濾波范圍是使波長范圍為1260-1280nm的光從b端口輸出;所述第三WDM器件3的濾波范圍是使波長范圍為1270-1500nm的光從b端口輸出;所述第四WDM器件4的濾波范圍是使波長范圍為1575-1580nm的光從b端口輸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第三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一分光器8、CWDM系統9和第二分光器(10);所述第二分光器(10) —端連接所述第一光接口 COM(5),來自所述第一光接口COM(5)的光先經過所述第二分光器(10)進行功率分配后,一路分給所述第一分光器(8),另一路作為監控端。所述系統中第一分光器(8),一端與第二分光器(10)的大分光比端連接,同側另一端與CWDM系統(9)的公共端相連。即來自第一光接口 COM(5)的光依次經由第二分光器(10)、第一分光器(8)后,按功率分配比被分成兩路,作為兩個新的光接口。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有益效果包括:1、該裝置用WDM器件和分光器將三種系統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且可以在一個模塊盒里實現,這種光路連接方式大大減小了因同時用于三種光網絡導致的大容量、大體積。2、由于器件用量少,鏈路連接方式簡單,因此節約了大量的光纖資源和不必要的光器件,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降低體系的運維成本。3、在性能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實現了上行鏈路(從用戶側到光鏈路終端)由常規的時分復用到波分復用的跨越,使IG和1G上下行能夠獨立傳輸,無需考慮時分復用帶來的時延,信號干擾小,安全性更高。4、用到的器件價格低,便于采購、易于批量生產。【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為了說明本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為1GEP0N、1GEPON光網絡上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EPON系統的混合型無源光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第一WDM器件(1)、第二WDM器件(2)、第三WDM器件(3)和第四WDM器件(4),以及第一光接口COM(5)、第二光接口10G?EPON(6)和第三光接口1G?EPON(7);所述第二光接口10G?EPON(6)、所述第二WDM器件(2)、所述第一WDM器件(1)和所述第一光接口COM(5)依次連接;所述第一WDM器件(1)通過所述第三WDM器件(3)后連接所述第三光接口1G?EPON(7);所述第二WDM器件(2)和所述第三WDM器件(3)之間通過所述第四WDM器件(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超,柯威,段俊新,朱哲,朱付金,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奧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