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F7軋機,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和F7軋機依次排列安裝;在F1軋機和F2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2軋機和F3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4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在F5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減少精軋機組軋輥在生產過程中的磨損,有效的延長了軋輥的使用時間,進而增加了一個換輥周期內帶鋼產品的有效長度,降低了生產單位軋鋼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軋生產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精軋機組,由于軋機輥在生產過程中磨損嚴重,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使得軋制帶鋼產品35公里時,就得更換軋機輥。這樣就造成熱軋帶鋼精軋機組的輥耗增加,增加了生產單位軋鋼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使得單個換輥周期軋制品種規格受到限制,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可以減少精軋機組軋輥在生產過程中的磨損,延長軋輥的使用時間,進而增加了一個換輥周期內帶鋼產品的有效長度,降低了生產單位軋鋼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Fl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F7軋機,Fl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和F7軋機依次排列安裝,熱軋帶鋼從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進入精軋機組,依次經Fl至F7軋機精軋加工后,經由層流冷卻裝置進入卷取機;在Fl軋機和F2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2軋機和F3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4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在F5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所述F4軋機工作輥采用高鎳鈮軋輥。所述輥縫冷卻裝置為高壓濁環水冷卻裝置。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首先投入機架間除鱗功能,減少了帶鋼產品表面的再生氧化鐵皮,減少了產品對軋輥的磨損;其次改進軋輥輥縫冷卻水,降低軋輥表面溫度,提高扎輥動態使用性能,降低了軋輥的磨損;另外在粗軋SPHC鋼種非極限材時,控制RDT溫度走下限,可以降低精軋軋輥的磨損;同時,將F4工作輥投入改進型高鎳鈮軋輥;以上措施都有效的延長了軋輥的使用時間,進而增加了一個換輥周期內帶鋼產品的有效長度,降低了生產單位軋鋼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中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2-F1軋機3-除鱗水裝置4-F2軋機5-輥縫冷卻裝置6-F3軋機7-F4軋機8-F5軋機9-F6軋機10-F7軋機11-層流冷卻12-卷取機13-軋制帶鋼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地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技術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1、Fl軋機2、F2軋機4、F3軋機6、F4軋機7、F5軋機8、F6軋機9、F7軋機10,Fl乳機2、F2軋機4、F3軋機6、F4軋機7、F5軋機8、F6軋機9和F7軋機10依次排列安裝,熱軋帶鋼13從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I進入精軋機組,依次經Fl至F7軋機精軋加工后,經由層流冷卻裝置11進入卷取機12 ;在Fl軋機2和F2軋機4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3,在F2軋機4和F3軋機6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3,在F4軋機7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5,在F5軋機8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5。F4軋機7工作輥采用高鎳鈮軋輥。輥縫冷卻裝置5為高壓濁環水冷卻裝置。在軋制過程中的帶鋼13表面是否光滑或存在氧化鐵皮可直接影響精軋機工作輥的磨損,在精軋Fl軋機2與F2軋機4之間以及F2軋機4與F3軋機6之間分別投入除鱗水裝置3,即在Fl軋機2和F2軋機4出口處投入1Mpa的帶鋼除鱗水,在帶鋼軋制速度較低和相對表面溫度較高的階段通過噴射除鱗水有效去除和降低了帶鋼表面氧化鐵皮,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帶鋼13表面氧化鐵片對軋輥的磨損。經過長期工藝跟蹤和研宄發現F4、F5軋機因設計原因(F1-3工作輥輥徑相同,而F4-7工作輥輥徑相同),其F4、F5工作輥表面磨損速度和惡化趨勢較其它機架要快,根據實際情況在F4、F5機架入口設計新增了輥縫冷卻裝置5,通過噴射高壓濁環水降低軋輥表面溫度,提高扎輥動態使用性能,進而減少軋輥的磨損。F4軋機7工作輥投入高鎳鈮軋輥,取代原有高鎳鉻軋輥。高鎳鈮軋輥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抗事故性,同時可以減小下機后的磨削量。有效的延長了 F4扎機7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輥耗的增加。另外,SPHC鋼種為本生產線主要的軋鋼產品,其產量占總產量的60%以上,因此通過降低SPHC鋼在軋制過程中對精軋輥的磨損,可以有效的降低輥耗。經過長期工藝跟蹤和研宄發現,粗軋終軋溫度(RDT)直接決定了帶鋼在精軋機組的軋制溫度,相比之下軋制溫度越高軋輥磨損速度越快,而且SPHC鋼種軋制溫度高在精軋機組形成再生鐵皮就更加明顯,從而會對軋輥造成嚴重的磨損。故根據實際研宄對SPHC鋼種非極限材(即厚度大于等于2.0mm以上規格)的軋制工藝,可以在本技術對設備改進的基礎上,同時在工藝上優化RDT溫度,以走下限為宗旨,主要控制手段為將粗軋加熱燒鋼溫度控制在O?-20°C。【主權項】1.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Fl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F7軋機,Fl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和F7軋機依次排列安裝,熱軋帶鋼從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進入精軋機組,依次經Fl至F7軋機精軋加工后,經由層流冷卻裝置進入卷取機;其特征在于,在Fl軋機和F2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2軋機和F3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4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在F5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F4軋機工作輥采用高鎳鈮軋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縫冷卻裝置為高壓濁環水冷卻裝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F7軋機,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和F7軋機依次排列安裝;在F1軋機和F2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2軋機和F3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4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在F5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減少精軋機組軋輥在生產過程中的磨損,有效的延長了軋輥的使用時間,進而增加了一個換輥周期內帶鋼產品的有效長度,降低了生產單位軋鋼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IPC分類】B21B1-26, B21B45-08, B21B27-10, B21B28-02【公開號】CN204503751【申請號】CN201420851699【專利技術人】郭洪河, 苗龍, 陸立偉, 修立偉, 李 誠 【申請人】鞍鋼集團朝陽鋼鐵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8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降低輥耗的熱連軋精軋機組生產線,包括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F7軋機,F1軋機、F2軋機、F3軋機、F4軋機、F5軋機、F6軋機和F7軋機依次排列安裝,熱軋帶鋼從精軋入口的除鱗水裝置進入精軋機組,依次經F1至F7軋機精軋加工后,經由層流冷卻裝置進入卷取機;其特征在于,在F1軋機和F2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2軋機和F3軋機之間設置有除鱗水裝置,在F4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在F5軋機的入口處設置有輥縫冷卻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洪河,苗龍,陸立偉,修立偉,李誠,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集團朝陽鋼鐵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