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包括直通管道、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直通管道內部設有均速管節流元件;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兩側分別設有與直通管道連通的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取壓裝置、閥組和多參量變送器,所述取壓裝置與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正負壓側連通;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包括漩渦檢測探頭和與漩渦檢測探頭相連接的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安裝于直通管道內。此裝置用于測量氣體介質質量流量,通過測量均速管差壓及旋渦分離頻率,推算出被測流體的密度及質量,阻力損失小,測量精度高,結構簡單,造價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流量測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測量圓形管道內氣體或液體介質質量流量的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
技術介紹
質量流量是指單位時間里,流體通過封閉管道或敞開槽有效截面的流體質量,單位:kg/(nT2*h),kg/(nT2*s),質量流量和體積流量(單位時間流體通過的體積)對應,可以表示為體積流量和流體密度的乘積。目前測量流體的質量流量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方式。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是直接法的典型代表,流體在旋轉的管內流動時會對管壁產生一個力,它是科里奧利在1832年研宄水輪機時發現的,簡稱科氏力。質量流量計以科氏力為基礎,在傳感器內部有兩根平行的T型振管,中部裝有驅動線圈,兩端裝有拾振線圈,變送器提供的激勵電壓加到驅動線圈上時,振動管作往復周期振動,工業過程的流體介質流經傳感器的振動管,就會在振管上產生科氏力效應,使兩根振管扭轉振動,安裝在振管兩端的拾振線圈將產生相位不同的兩組信號,這兩個信號差與流經傳感器的流體質量流量成比例關系。計算機解算出流經振管的質量流量。不同的介質流經傳感器時,振管的主振頻率不同,據此解算出介質密度。其精度高,功能強,但結構復雜、價格高,對氣體,特別是低壓氣體的測量,由于產生的科氏力較弱,測量誤差大。通過測量流體組份,得到流體密度,從而獲得流體質量是間接法的質量流量計,但要測量流體組份需要使用色譜分析儀,價格也很昂貴,不便于推廣應用。流量測量領域中,經常需要實時檢測混合氣體,即含有多組份介質的混合氣體,如:干氣、原料氣、天然氣、混合煤氣、蒸汽等;由于其組份情況復雜,采用常規的裝置測量其質量流量難以實現。在中小口徑管道上采用體積流量計配套組份分析儀或在線密度計實現修正的方法,價格昂貴,不宜采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測量氣體介質的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通過測量均速管差壓及旋渦分離頻率,推算出被測流體的密度及質量,阻力損失小,測量精度高,結構簡單,造價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包括直通管道、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直通管道內部設有均速管節流元件;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兩側分別設有與直通管道連通的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取壓裝置、閥組和多參量變送器,所述取壓裝置與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正負壓側連通;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包括漩渦檢測探頭和與漩渦檢測探頭相連接的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安裝于直通管道內。優選的方案,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還包括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所述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固定設于直通管道上,所述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固定于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上。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為一中空管,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和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之間的連接線由管內引出。更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為圓柱片狀。再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直通管道兩端設有管道連接法蘭。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術的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技術效果在于:采用直管式通道,便于氣體流體通過;均速管節流元件設于直通管道內部,其兩端設有取壓裝置和漩渦檢測探頭,當流體流經時,取壓裝置同時取得差壓值和漩渦頻率,根據產生的漩渦頻率即可得到流體的流量,而與流體的密度無關;再結合測量的時間,即可得到流體的質量和流量,整個產品的結構簡單,阻力損失小,測量精度高,造價低,適用于氣體介質的質量流量測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的正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的右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包括直通管道1、均速管差壓傳感器2和漩渦頻率傳感器3 ;所述直通管道I兩端設有管道連接法蘭5,內部設有圓柱片狀的均速管節流元件4 ;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4的兩側分別設有與直通管道I連通的均速管差壓傳感器2和漩渦頻率傳感器3 ;所述均速管差壓傳感器2包括依次連接的取壓裝置21、閥組22和多參量變送器23,所述取壓裝置21與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4的正負壓側連通;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3包括漩渦檢測探頭31、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32和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所述漩渦檢測探頭31安裝于直通管道I內,所述漩渦檢測探頭31和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之間有連接線路34,所述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32為中空管狀并固定于所述直通管道I上,所述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固定于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32上,所述漩渦檢測探頭31和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之間的連接線路34穿設于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32的管內。本技術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對流體質量流量的測量:被檢測的氣體介質以一定的流速經直通管道I進入本技術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中,穿過均速管節流元件4,此處流速增加,然后從直通管道I流出。由于氣體介質在直通管道I中流速有變化,取壓裝置21得到壓差值,將測量得到的差壓信號經測量閥組22輸入多參量變送器23。均速管節流元件4安裝在直通管道I中,高流速的流體經過均速管節流元件4時會產生一定頻率的漩渦(相當于一個渦流發生器),旋渦的頻率僅與介質流量相關,而與介質密度無關,然后被安裝在直通管道I中的漩渦檢測探頭31檢測到。檢測到的漩渦頻率輸送至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并經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33輸入到多參量變送器23,通過多參量變送器23計算出質量流量傳送輸出4~20mA+HART信號。通過多參量變送器23可實時對經過該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的流體進行測量,如密度、質量和體積。本產品適用于各種氣體檢測,如:干氣(原料氣)、天然氣、混合煤氣、蒸汽等。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均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通管道、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直通管道內部設有均速管節流元件;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兩側分別設有與直通管道連通的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取壓裝置、閥組和多參量變送器,所述取壓裝置與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正負壓側連通;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包括漩渦檢測探頭和與漩渦檢測探頭相連接的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安裝于直通管道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還包括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所述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固定設于直通管道上,所述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固定于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轉換單元支撐桿為一中空管,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和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之間的連接線由管內引出。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為圓柱片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管道兩端設有管道連接法蘭。【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包括直通管道、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直通管道內部設有均速管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差壓渦街質量流量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通管道、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直通管道內部設有均速管節流元件;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兩側分別設有與直通管道連通的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和漩渦頻率傳感器;所述均速管差壓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取壓裝置、閥組和多參量變送器,所述取壓裝置與所述均速管節流元件的正負壓側連通;所述漩渦頻率傳感器包括漩渦檢測探頭和與漩渦檢測探頭相連接的漩渦頻率信號轉換單元,所述漩渦檢測探頭安裝于直通管道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人,汪湛,呂志國,張俊杰,李元滿,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科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