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所述固定軸套將鉗臂分為夾持部和鉗柄,所述夾持部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和平板鉗口,所述平板鉗口設置在夾持部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設置于夾持部靠近固定軸套一段的內側相對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夾鉗設置為剪刀式鉗臂同軸轉動,通過鉗柄的張合擺動來控制鉗口對工件的夾緊或松開,增大了大鍛件夾鉗的工作適應尺寸范圍。軸鉗口設計的鋸齒在裝夾軸件時,通過鋸齒的兩齒面相對夾緊,將鋸齒的張角設為90°~145°,使軸鉗口能適應各種直徑尺寸的軸件裝夾。(*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制造輔助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
技術介紹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這種加工方法建造了精致的顆粒結構,并改進了金屬的物理屬性。在鍛造工作中,小鍛件可用人工進行鍛造,而大鍛件只能通過操作機鍛造,現有的許多用于大鍛件的夾鉗,其張開幅度受到限制且所需力矩較大,所以夾持的工件的重量、形狀和大小受到較嚴格的限制,在夾持大型塊狀鍛件時,只能對較窄的尺寸區域進行裝夾鍛造,要對大尺寸零件進行裝夾,只能更換更大的夾鉗來進行裝夾,生產效率極低,不但浪費了時間,也間接地增加了成本;因此,為了提高夾鉗的工作適應尺寸區域,并提高夾鉗工作的穩定性,研發一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是非常重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所述固定軸套將鉗臂分為夾持部和鉗柄,所述夾持部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和平板鉗口,所述平板鉗口設置在夾持部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設置于夾持部靠近固定軸套一段的內側相對處。本技術將夾鉗設置為兩鉗臂同軸轉動,通過鉗柄的張合擺動來控制鉗口對工件的夾緊或松開,因為可以盡量的張開鉗口,所以這樣的設計增大了大鍛件夾鉗的工作適應尺寸范圍。鉗口分為平板鉗口和軸鉗口,點觸式平板鉗口能夠靈活對平板進行裝夾,面接觸式平板鉗口能將板料夾得更緊,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的使用;軸鉗口對軸類零件進行裝夾,軸鉗口設計的鋸齒在裝夾軸件時,通過鋸齒的兩齒面相對夾緊,將軸件卡夾在鋸齒槽內,更加的穩固,將鋸齒的張角設為90° ~145°,使軸鉗口能適應各種直徑尺寸的軸件裝夾;鉗柄的長度大于夾持部的長度的2/3,控制鉗柄時更方便靈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方式;圖3為本技術的又一實施方式;圖4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圖中:1_夾持部,2-固定軸套,3-鉗柄,4-動力軸套,5-軸鉗口,6-平板鉗口,7-鍛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技術加以限制,基于本技術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附圖1~4所示,本技術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2,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2,所述固定軸套2將鉗臂分為夾持部I和鉗柄3,所述夾持部I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 5和平板鉗口 6,所述平板鉗口 6設置在夾持部I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 5設置于夾持部I靠近固定軸套2 —段的內側相對處。所述夾持部I的前端設置為圓弧過渡。如圖1所示,所述軸鉗口 5和平板鉗口 6之間設置傾斜過渡段,所述平板鉗口 6為點觸式鉗口。如圖2所示,所述平板鉗口 6設置為面接觸式平板鉗口,所述平板鉗口 6與軸鉗口5之間直接相連,無傾斜過渡段。如圖3所示,所述夾持部I的平板鉗口 6部分設置為鋸齒狀。如圖3所示,所述夾持部I的軸鉗口 5部分設置為鋸齒狀,鋸齒的張角為90。 -145° 。所述鉗柄3部分設置為直桿或向外側彎曲桿,鉗柄的后端部設置動力軸套4。所述鉗柄3的長度大于夾持部I的長度的2/3。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本技術將夾鉗設置為兩鉗臂同軸轉動,通過鉗柄3的張合擺動來控制鉗口對工件的夾緊或松開,因為可以盡量的張開鉗口,所以這樣的設計增大了大鍛件夾鉗的工作適應尺寸范圍。鉗口分為平板鉗口 6和軸鉗口 5,點觸式平板鉗口能夠靈活對平板進行裝夾,面接觸式平板鉗口能將板料夾得更緊,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的使用;軸鉗口 5對軸類零件進行裝夾,軸鉗口設計的鋸齒在裝夾軸件時,通過鋸齒的兩齒面相對夾緊,將軸件卡夾在鋸齒槽內,更加的穩固,將鋸齒的張角設為90° ~145°,使軸鉗口能適應各種直徑尺寸的軸件裝夾;鉗柄的長度大于夾持部的長度的2/3,控制鉗柄時更方便靈活。工作時,固定軸套安裝在定軸上,通過控制動力軸套,對動力軸套進行力量輸出,控制鉗口的張合及開度大小,對鍛件進行裝夾。【主權項】1.一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2),其特征是: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2),所述固定軸套(2)將鉗臂分為夾持部(I)和鉗柄(3),所述夾持部(I)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 5 )和平板鉗口( 6 ),所述平板鉗口( 6 )設置在夾持部(I)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5)設置于夾持部(I)靠近固定軸套(2)—段的內側相對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夾持部(I)的前端設置為圓弧過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軸鉗口(5)和平板鉗口(6)之間設置傾斜過渡段,所述平板鉗口(6)為點觸式鉗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平板鉗口(6)設置為面接觸式平板鉗口,所述平板鉗口(6)與軸鉗口(5)之間直接相連,無傾斜過渡段。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夾持部(I)的平板鉗口(6)部分設置為鋸齒狀。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夾持部(I)的軸鉗口(5)部分設置為鋸齒狀,鋸齒的張角為90° ~145°。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鉗柄(3)部分設置為直桿或向外側彎曲桿,鉗柄的后端部設置動力軸套(4)。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其特征是:所述鉗柄(3)的長度大于夾持部(I)的長度的2/3。【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所述固定軸套將鉗臂分為夾持部和鉗柄,所述夾持部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和平板鉗口,所述平板鉗口設置在夾持部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設置于夾持部靠近固定軸套一段的內側相對處。本技術將夾鉗設置為剪刀式鉗臂同軸轉動,通過鉗柄的張合擺動來控制鉗口對工件的夾緊或松開,增大了大鍛件夾鉗的工作適應尺寸范圍。軸鉗口設計的鋸齒在裝夾軸件時,通過鋸齒的兩齒面相對夾緊,將鋸齒的張角設為90°~145°,使軸鉗口能適應各種直徑尺寸的軸件裝夾。【IPC分類】B21J13-10【公開號】CN204486689【申請號】CN201420809738【專利技術人】羅智旭, 王鷹, 劉選東 【申請人】云南昆鋼重型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大型鍛件的大張幅夾鉗,包括鉗臂,所述鉗臂設置為兩個相對,所述鉗臂中部設置固定軸套(2),其特征是:所述鉗臂相互交叉設置,且鉗臂交叉處設置固定軸套(2),所述固定軸套(2)將鉗臂分為夾持部(1)和鉗柄(3),所述夾持部(1)相對設置形成鉗口,所述鉗口分為軸鉗口(5)和平板鉗口(6),所述平板鉗口(6)設置在夾持部(1)的前部內側相對處,所述軸鉗口(5)設置于夾持部(1)靠近固定軸套(2)一段的內側相對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智旭,王鷹,劉選東,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昆鋼重型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