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和外環頂桿,所述的固定外筒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該測試圓孔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所述的外環頂桿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頂住的中心頂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合理,測試方便,通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剎車助力器測試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
技術介紹
剎車助力器是汽車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零件為橡膠反饋盤,在使用過程中,橡膠反饋盤需要承受多個方向的壓力,主要有內圈壓力和外圈壓力,在受到壓力的時候其形變會影響其反饋的位移量,所以在橡膠反饋盤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材料的橡膠以及不同的尺寸進行壓力和形變位移的測試,需要一種符合要求的專門的測試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結構簡單合理,測試方便,通用性強。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和外環頂桿,所述的固定外筒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該測試圓孔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所述的外環頂桿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頂住的中心頂桿。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補充,所述的外環頂桿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的上端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補充,所述的中心頂桿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的上端面。進一步的,所述的外環頂桿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同心的上孔、導向孔和下孔,所述的中心頂桿的中部布置有向兩側的橫向伸出的導向板,該導向板的外側的圓弧面與導向孔的內壁貼合,所述的下孔的直徑與中心頂桿的直徑相同,所述的上孔的直徑大于中心頂桿的直徑。進一步的,所述的中心頂桿的下端為中間向下突出的圓錐面。通過設備在中心頂桿上施加一個向下的壓力F1,中心頂桿的下端接觸的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的橡膠產生變形,中心頂桿產生一定的位移hl,同時外環頂桿下端的反饋盤橡膠件部分向上凸起,將外環頂桿頂起,外環頂桿也產生一個位移h2,然后在外環頂桿上端也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2,從而來觀察h2的變化。有益效果本技術涉及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結構簡單合理,測試方便,通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半剖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I和外環頂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外筒I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8,該測試圓孔8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8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3,所述的外環頂桿3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頂住的中心頂桿4。進一步的,所述的外環頂桿3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同心的上孔5、導向孔6和下孔9,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中部布置有向兩側的橫向伸出的導向板7,該導向板7的外側的圓弧面與導向孔6的內壁貼合,所述的下孔9的直徑與中心頂桿4的直徑相同,所述的上孔5的直徑大于中心頂桿4的直徑。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補充,所述的外環頂桿3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補充,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進一步的,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下端為中間向下突出的圓錐面10。作為本技術的第一個實施例,將測試設備豎直放置在平面上,當所述的外環頂桿3和中心頂桿4的上端面高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時,先測量中心頂桿4和外環頂桿3的頂部與放置平面之間的距離分別為Hl和H2,再通過設備在中心頂桿4上施加一個向下的壓力F1,中心頂桿4的下端接觸的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的橡膠產生變形,中心頂桿4產生一定的位移,測量測量中心頂桿4的頂部與放置平面之間的距離Η1’,ΗΓ和Hl之間的差值就是中心頂桿4的位移hl,再同時外環頂桿3下端的反饋盤橡膠件2部分向上凸起,將外環頂桿3頂起,外環頂桿3的頂部與放置平面之間的距離H2’,H2’和H2之間的差值為h2,然后在外環頂桿3上端也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2,從而重新測量來確定h2的變化。作為本技術的第二個實施例,將測試設備豎直放置在平面上,當所述的外環頂桿3和中心頂桿4的上端面低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時,先測量中心頂桿4和外環頂桿3的頂部與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之間的距離分別為H3和H4,再通過設備在中心頂桿4上施加一個向下的壓力F1,中心頂桿4的下端接觸的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的橡膠產生變形,中心頂桿4產生一定的位移,測量測量中心頂桿4的頂部與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之間的距離H3’,H3’和H3之間的差值就是中心頂桿4的位移hl,再同時外環頂桿3下端的反饋盤橡膠件2部分向上凸起,將外環頂桿3頂起,外環頂桿3的頂部與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之間的距離H4’,H4’和H4之間的差值為h2,然后在外環頂桿3上端也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2,從而重新測量來確定h2的變化。【主權項】1.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I)和外環頂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外筒(I)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8),該測試圓孔(8)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⑶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3),所述的外環頂桿(3)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頂住的中心頂桿(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環頂桿(3)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上端面高于或者低于固定外筒(I)的上端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環頂桿(3)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同心的上孔(5)、導向孔(6)和下孔(9),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中部布置有向兩側的橫向伸出的導向板(7),該導向板(7)的外側的圓弧面與導向孔(6)的內壁貼合,所述的下孔(9)的直徑與中心頂桿(4)的直徑相同,所述的上孔(5)的直徑大于中心頂桿(4)的直徑。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頂桿(4)的下端為中間向下突出的圓錐面(10)。【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和外環頂桿,所述的固定外筒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該測試圓孔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所述的外環頂桿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頂住的中心頂桿。本技術結構簡單合理,測試方便,通用性強。【IPC分類】G01M13-00【公開號】CN204479286【申請號】CN201520112996【專利技術人】蔣開洪, 劉宏慈 【申請人】寧波拓普智能剎車系統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申請日】2015年2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剎車助力器反饋盤測試設備,包括固定外筒(1)和外環頂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外筒(1)呈圓柱形,其上端開有測試圓孔(8),該測試圓孔(8)的底部放置有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該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的上端放置有側壁與測試圓孔(8)的側壁貼合的外環頂桿(3),所述的外環頂桿(3)內豎直布置有下端與被測試反饋盤橡膠件(2)頂住的中心頂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開洪,劉宏慈,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拓普智能剎車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