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及該導光板網點結構,該成型模具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所述凹點分布區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至密集。一種以上述導光板成型模具生產出的導光板網點結構,導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在一起的雙面膠、上層增光膜、下層增光膜、散光膜、膠片;在膠片下方設有反光膜,在所述導光板表面設置有網點,所述網點為凸點,該網點從底部至頂部由稀疏至密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導光板成型模具,在模仁表面上設置有凹點分布區,不再需要將模仁上的網點磨掉,這樣就有兩個優點:1、處理導光板效率提高,縮短處理網點周期;2、較少的因素變動,提高第二次試模的成功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背光源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及該導光板網點結構。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圖1為傳統導光板14上的網點分布,傳統導光板14網點如果在試模效果局部不是很理想時,會把導光板成型模具的模仁上的網點全部都磨掉,重新加工網點,再次試模。這樣就有以下兩個缺點:1、重新撞點加工網點增加了第二次試模的周期,處理導光板效率較低。2、因局部的網點有問題而刪除掉全部網點,有可能導致原來好的部位第二次起了變化,變得不良品了,打點機器和模具會產生不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了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及該導光板網點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所述凹點分布區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至密集。一種以上述導光板成型模具生產出的導光板網點結構,導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在一起的雙面膠、上層增光膜、下層增光膜、散光膜、膠片;在膠片下方設有反光膜,在所述導光板表面設置有網點,所述網點為凸點,該網點從底部至頂部由稀疏至密集。進一步的,所述雙面膠、上層增光膜、下層增光膜、散光膜、膠片、反光膜貼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膠殼內。進一步的,所述上層增光膜上表面為棱形面。進一步的,所述下層增光膜上表面為棱形面。進一步的,所述散光膜上表面為毛面。進一步的,所述散光膜、膠片之間設置有FPC柔性電路板。進一步的,所述FPC柔性電路板與膠片上表面通過貼FPC雙面膠貼合,在FPC柔性電路板上設置有貼片白燈,所述貼FPC雙面膠白面朝膠片。進一步的,所述膠殼上設置有定位邊,通過定位邊使FPC柔性電路板、膠殼在同一條直線上。進一步的,所述FPC柔性電路板上設置有定位邊,通過定位邊使FPC柔性電路板、膠殼在同一條直線上。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導光板成型模具,在模仁表面上設置有凹點分布區,不再需要將模仁上的網點磨掉,這樣就有兩個優點:1、處理導光板效率提高,縮短處理網點周期;2、較少的因素變動,提高第二次試模的成功率。【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導光板網點分布不意圖。圖2為本技術導光板成型模具模仁表面上的凹點分布示意圖。圖3為圖1中的導光板利用圖2中的模仁成型后的導光板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導光板安裝在背光源上示意圖。附圖中標記:雙面膠I ;上層增光膜2 ;下層增光膜3 ;散光膜4 ;膠片5 ;反光膜6 ;膠殼7 ;貼片白燈8 ;定位邊9 ;貼FPC雙面膠10 ;FPC柔性電路板11 ;毛面12 ;棱形面13 ;傳統導光板14 ;網點15 ;凹點分布區1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闡述。請參照附圖2,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16,所述凹點分布區16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王也朱ο請參照附圖3~4,一種以上述導光板成型模具生產出的導光板網點結構,導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在一起的雙面膠1、上層增光膜2、下層增光膜3、散光膜4、膠片5 ;在膠片5下方設有反光膜6,在所述導光板表面設置有網點15,所述網點15為凸點,該網點15從底部至頂部由稀疏至密集。所述雙面膠1、上層增光膜2、下層增光膜3、散光膜4、膠片5、反光膜6貼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膠殼7內,所述上層增光膜2上表面為棱形面13,所述下層增光膜3上表面為棱形面13,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為毛面12。所述散光膜4、膠片5之間設置有FPC柔性電路板11,所述FPC柔性電路板11與膠片5上表面通過貼FPC雙面膠10貼合,在FPC柔性電路板11上設置有貼片白燈8,所述貼FPC雙面膠10白面朝膠片5,所述膠殼7上設置有定位邊9,通過定位邊9使FPC柔性電路板11、膠殼7在同一條直線上,所述FPC柔性電路板11上設置有定位邊9,通過定位邊9使FPC柔性電路板11、膠殼7在同一條直線上。如圖1~3,傳統導光板14網點分布區下部非常稀疏,如果使用這種導光板會出現爆白光現象。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導光板網點分布結構,如圖3所示,該圖是新型的導光板網點分布結構,在圖中,網點15為凸點,從底部至頂部由稀疏至密集,網點15下半部分網點比傳統導光板網點較為密集,這是將傳統導光板14通過成型模具凹點分布區16 二次成型后形成的較為密集的凸點,因此,新型導光板不再會產生爆白光現象。本技術的導光板成型模具,在模仁表面上設置有凹點分布區,不再需要將模仁上的網點磨掉,這樣就有兩個優點:1、處理導光板效率提高,縮短處理網點周期;2、較少的因素變動,提高第二次試模的成功率。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16),所述凹點分布區(16)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至密集。2.一種以權利要求1的導光板成型模具生產出的導光板網點結構,導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在一起的雙面膠(1)、上層增光膜(2)、下層增光膜(3)、散光膜(4)、膠片(5);在膠片(5)下方設有反光膜(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光板表面設置有網點(15),所述網點(15)為凸點,該網點(15)從底部至頂部由稀疏至密集。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膠(I)、上層增光膜(2)、下層增光膜(3)、散光膜(4)、膠片(5)、反光膜(6)貼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膠殼(7)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增光膜(2)上表面為棱形面(13)。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增光膜(3)上表面為棱形面(13)。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為毛面(12)。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4)、膠片(5 )之間設置有FPC柔性電路板(11)。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電路板(11)與膠片(5)上表面通過貼FPC雙面膠(10)貼合,在FPC柔性電路板(11)上設置有貼片白燈(8),所述貼FPC雙面膠(10)白面朝膠片(5)。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殼(7)上設置有定位邊(9),通過定位邊(9)使FPC柔性電路板(11)、膠殼(7)在同一條直線上。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導光板網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電路板(11)上設置有定位邊(9 ),通過定位邊(9 )使FPC柔性電路板(11)、膠殼(7 )在同一條直線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及該導光板網點結構,該成型模具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所述凹點分布區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至密集。一種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光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導光板塑膠模具的模仁表面設置有凹點分布區(16),所述凹點分布區(16)置于模仁表面下半部分區域,其上的凹點從中部至底部由稀疏至密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賢強,姜發明,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