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源適配器,特別是一種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包括電源芯片U1,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輸出端與濾波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電阻R1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電路與電源芯片U1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尖峰吸收單元與變壓器T1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T1輸出端與EMC濾波單元相連接,所述尖峰吸收單元與MOS管Q1漏極相連接,所述MOS管Q1柵極通過放電單元與電源芯片U1的6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1源極通過防爆單元與開關電源芯片U1的4號管腳相連接。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防爆單元可以使得輸出電壓保持穩(wěn)定,保護家電產(chǎn)品避免內部線路高壓短路。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源適配器,特別是一種家電用電源適配器。
技術介紹
電源適配器是小型便攜式電子設備及電子電器的供電電源變換設備,一般由外殼、電源變壓器和整流電路組成,按其輸出類型可分為交流輸出型和直流輸出型;按連接方式可分為插墻式和桌面式。廣泛配套于電話子母機、游戲機、語言復讀機、隨身聽、筆記本電腦、蜂窩電話等設備中。家電在工作過程中也需要用到電源適配器,在家電產(chǎn)品受到異常操作時,容易導致家電產(chǎn)品內部線路高壓短路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家電用電源適配器。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包括電源芯片U1,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輸出端與濾波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電阻Rl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電路與電源芯片Ul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尖峰吸收單元與變壓器Tl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Tl輸出端與EMC濾波單元相連接,所述尖峰吸收單元與MOS管Ql漏極相連接,所述MOS管Ql柵極通過放電單元與電源芯片Ul的6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l源極通過防爆單元與開關電源芯片Ul的4號管腳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之間連接有防雷擊單元,所述防雷擊單元包括壓敏電阻VZl和熔斷絲Fl ;所述熔斷絲Fl —端與交流電源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整流單元相連接,所述壓敏電阻VZl并聯(lián)在整流單元輸入端。進一步的,所述濾波單元為電容Cl和電容C2的并聯(lián)電路。進一步的,所述尖峰吸收單元為由電阻R6、電容C7和二極管Dl組成的緩沖器,所述二極管Dl的正極與MOS管Ql的漏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l的負極通過電阻R3和電容C7的串聯(lián)電路與濾波單元輸出端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放電單元包括電阻RlO和二極管D3,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與MOS管Ql的柵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與開關電源芯片Ul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3兩端并聯(lián)電阻R10。進一步的,所述EMC濾波單元為電容C9、電容C12和電感L2組成的π型濾波電路。更進一步的,所述EMC濾波單元與變壓器Tl輸出端之間連接有電壓突變限制單元,所述電壓突變限制單元包括二極管D9、電阻R20和電容C20,所述變壓器Tl的輸出端與二極管D9的正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9的兩端并聯(lián)有電阻R20和電容C20的串聯(lián)電路,所述二極管D9的負極為電壓突變限制單元輸出端。進一步的,所述防爆單元為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2和穩(wěn)壓管ZDl的并聯(lián)電路,所述MOS管Ql的源極通過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2和穩(wěn)壓管ZDl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所述MOS管Ql的源極通過電阻R9與電源芯片Ul的4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l的柵極通過電阻R15接地。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防爆單元可以使得輸出電壓保持穩(wěn)定,保護家電產(chǎn)品避免內部線路高壓短路?!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家電用電源適配器的電路原理圖。圖中:I為防雷擊單元,2為整流單元,3為濾波單元,4為尖峰吸收單元,5為電壓突變限制單元,6為EMC濾波單元,7為放電單元,8為防爆單元【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包括電源芯片U1,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2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整流單元2輸出端與濾波單元3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3輸出端通過電阻Rl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電路與電源芯片Ul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3輸出端通過尖峰吸收單元4與變壓器Tl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Tl輸出端與EMC濾波單元6相連接,所述尖峰吸收單元與MOS管Ql漏極相連接,所述MOS管Ql柵極通過放電單元7與電源芯片Ul的6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l源極通過防爆單元8與開關電源芯片Ul的4號管腳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之間連接有防雷擊單元1,所述防雷擊單元包括壓敏電阻VZl和熔斷絲Fl ;所述熔斷絲Fl —端與交流電源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整流單元相連接,所述壓敏電阻VZl并聯(lián)在整流單元輸入端。進一步的,所述濾波單元為電容Cl和電容C2的并聯(lián)電路。進一步的,所述尖峰吸收單元為由電阻R6、電容C7和二極管Dl組成的緩沖器,所述二極管Dl的正極與MOS管Ql的漏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l的負極通過電阻R3和電容C7的串聯(lián)電路與濾波單元輸出端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放電單元包括電阻RlO和二極管D3,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與MOS管Ql的柵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與開關電源芯片Ul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3兩端并聯(lián)電阻R10。進一步的,所述EMC濾波單元為電容C9、電容C12和電感L2組成的π型濾波電路。更進一步的,所述EMC濾波單元與變壓器Tl輸出端之間連接有電壓突變限制單元5,所述電壓突變限制單元包括二極管D9、電阻R20和電容C20,所述變壓器Tl的輸出端與二極管D9的正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9的兩端并聯(lián)有電阻R20和電容C20的串聯(lián)電路,所述二極管D9的負極為電壓突變限制單元輸出端。進一步的,所述防爆單元為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2和穩(wěn)壓管ZDl的并聯(lián)電路,所述MOS管Ql的源極通過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2和穩(wěn)壓管ZDl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所述MOS管Ql的源極通過電阻R9與電源芯片Ul的4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l的柵極通過電阻R15接地。在產(chǎn)品受到異常操作時,導致產(chǎn)品內部線路高壓短路的情況下,例如MOS管Ql的D/S極短路,D/S極間在工作時存在600V以上的高壓,短路時會在輸入電壓-Tl-Ql-RlO間形成一個回路,瞬間會產(chǎn)生大電流,電阻R12/R13/R14在受到瞬間大電流的沖擊時會瞬間發(fā)熱,造成本體爆裂,發(fā)生爆炸的聲響,同時因爆炸會造成零件碎片及熔融金屬的噴發(fā),為避免造成這種現(xiàn)象,采用在R12/R13/R14位置并聯(lián)穩(wěn)壓管ZDl的方式,在產(chǎn)品短路的情況下,使得穩(wěn)壓管ZDl倒流,使回路中的大電流直接施加于電流保護件熔斷絲Fl上。由熔斷絲Fl的正常切斷來達到更安全的保護。確保產(chǎn)品的異常操作時不會因為高壓短路造成高溫或異物飛濺等危險。雖然以上描述了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本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技術的原理和實質,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局鳈囗棥?.一種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芯片U1,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輸出端與濾波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電阻Rl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電路與電源芯片Ul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尖峰吸收單元與變壓器Tl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Tl輸出端與EMC濾波單元相連接,所述尖峰吸收單元與MOS管Ql漏極相連接,所述MOS管Ql柵極通過放電單元與電源芯片Ul的6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l源極通過防爆單元與開關電源芯片Ul的4號管腳相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之間連接有防雷擊單元,所述防雷擊單元包括壓敏電阻VZl和熔斷絲Fl ;所述熔斷絲Fl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家電用電源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芯片U1,交流電源輸入端與整流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輸出端與濾波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電阻R1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電路與電源芯片U1的5號管腳相連接;所述濾波單元輸出端通過尖峰吸收單元與變壓器T1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T1輸出端與EMC濾波單元相連接,所述尖峰吸收單元與MOS管Q1漏極相連接,所述MOS管Q1柵極通過放電單元與電源芯片U1的6號管腳相連接,所述MOS管Q1源極通過防爆單元與開關電源芯片U1的4號管腳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江渭萍,
申請(專利權)人:丹陽奇燁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