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閥芯、外罩體、螺旋狀彈簧和密封環形圈;所述密封環形圈包括第一密封環形圈、第二密封環形圈和第三密封環形圈,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嵌套在外罩體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階梯形中空接頭內安裝有環形擋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使用可移動閥芯套的單向閥結構,使用隱藏在閥芯套中的單向閥芯作為打開液壓通路的頂桿,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母接頭與相對應的公接頭之間匹配連接,實現了相互對接的端面變為平面,從而可以排走海水或其他環境流體,實現無液體殘留對接。(*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
技術介紹
水下液壓快速接頭是一種裝備于水下生產系統,廣泛應用與深水油氣田開發的一種設備。多個水下液壓快速接頭組合成多功能快速接頭,加上對接和鎖緊機構,可以實現多條管路的快速連接和分離。目前國內外幾乎所有的水下液壓快速接頭所采用的方案是一個公母頭和一個母接頭搭配,公接頭和母接頭內各含有一個帶頂桿的單向閥,對接的時候通過頂桿將兩邊的單向閥閥芯打開,實現液壓通路。因為需要在單向閥打開之前將公接頭和母接頭之間密封起來,且為了形成液壓通路,單向閥頂桿和接頭外殼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空間,因此這類接頭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公接頭和母接頭密封后,接頭內部會留有一部分海水,這部分海水在兩邊的單向閥打開后會隨著液壓油進入到液壓系統中,根據工程經驗,每次插拔進入液壓系統的海水量大約在3?5ml。長期使用,進入到液壓系統中的海水可能會殘留在液壓管路、閥或者液壓執行器內,造成不必要的腐蝕,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為解決技術問題,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閥芯、外罩體、螺旋狀彈簧、第一密封環形圈、第二密封環形圈和第三密封環形圈,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嵌套在外罩體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階梯形中空接頭內安裝有環形擋板;閥芯依次貫穿通過閥芯套和環形擋板內設的中心孔,且在閥芯上設有兩個環形擋圈,螺旋狀彈簧呈環形纏繞在閥芯外邊沿上,且位于閥芯端頭和環形擋板之間,閥芯套嵌套在外罩體右端內側,且在閥芯套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一密封環形圈,環形擋板上設有呈圓周狀均勻分布的孔,閥芯的前端面和閥芯套的前端面相互嵌套,閥芯和閥芯套之間的嵌套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環形圈。本技術中,所述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整體呈中空結構,其橫截面為中空圓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出了使用可移動閥芯套的單向閥結構,使用隱藏在閥芯套中的單向閥芯作為打開液壓通路的頂桿,通過本技術的母接頭與相對應的公接頭之間匹配連接,實現了相互對接的端面變為平面,從而可以排走海水或其他環境流體,實現無液體殘留對接?!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母接頭結構示意圖。圖中的附圖標記為:第一密封環形圈1、外罩體2、閥芯套3、第二密封環形圈4、螺旋狀彈簧5、閥芯6、環形擋圈7、環形擋板8、階梯形中空接頭9和第三密封環形圈10?!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提供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9、閥芯6、外罩體2、螺旋狀彈簧5、第一密封環形圈1、第二密封環形圈4和第三密封環形圈10,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17嵌套在外罩體9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17與外罩體9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18 ;階梯形中空接頭17內安裝有環形擋板16 ;所述閥芯套11嵌套在外罩體9右端內側,且在閥芯套11與外罩體9之間設有第一密封環形圈8,所述閥芯14依次貫穿通過閥芯套11和環形擋板16內設的中心孔,且在閥芯14上設有兩個環形擋圈15,螺旋狀彈簧13呈環形纏繞在閥芯6外邊沿上,且位于閥芯11端頭和環形擋板7之間,所述環形擋板16上設有呈圓周狀均勻分布的孔,閥芯14的前端面和閥芯套11的前端面相互嵌套,閥芯14和閥芯套11之間的嵌套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環形圈12。其中,所述密封環形圈為圓形橡膠圈。所述外罩體外側通過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所述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整體呈中空結構,其橫截面為中空圓環。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閥芯5為單向閥芯,使用該可移動閥芯套的單向閥結構,使用隱藏在閥芯套中的單向閥芯作為打開液壓通路的頂桿,通過本技術的母接頭與相對應的公接頭之間匹配連接,實現了相互對接的端面變為平面,從而可以排走海水或其他環境流體,實現無液體殘留對接。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例如密封環形圈可以是其他類型的密封環形圈,鎖緊螺母可以使用環形擋圈或其他方式替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技術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閥芯、外罩體、螺旋狀彈簧、第一密封環形圈、第二密封環形圈和第三密封環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嵌套在外罩體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階梯形中空接頭內安裝有環形擋板;閥芯依次貫穿通過閥芯套和環形擋板內設的中心孔,且在閥芯上設有兩個環形擋圈,螺旋狀彈簧呈環形纏繞在閥芯外邊沿上,且位于閥芯端頭和環形擋板之間,閥芯套嵌套在外罩體右端內側,且在閥芯套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一密封環形圈,環形擋板上設有呈圓周狀均勻分布的孔,閥芯的前端面和閥芯套的前端面相互嵌套,閥芯和閥芯套之間的嵌套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環形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整體呈中空結構,其橫截面為中空圓環。【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閥芯、外罩體、螺旋狀彈簧和密封環形圈;所述密封環形圈包括第一密封環形圈、第二密封環形圈和第三密封環形圈,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嵌套在外罩體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階梯形中空接頭內安裝有環形擋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使用可移動閥芯套的單向閥結構,使用隱藏在閥芯套中的單向閥芯作為打開液壓通路的頂桿,通過本技術的母接頭與相對應的公接頭之間匹配連接,實現了相互對接的端面變為平面,從而可以排走海水或其他環境流體,實現無液體殘留對接?!綢PC分類】F16L21-02【公開號】CN204459529【申請號】CN201420835630【專利技術人】盧春宏 【申請人】浙江大學【公開日】2015年7月8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液壓電氣母接頭裝置,包括階梯形中空接頭、閥芯、外罩體、螺旋狀彈簧、第一密封環形圈、第二密封環形圈和第三密封環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形中空接頭嵌套在外罩體左端內側,且在階梯形中空接頭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環形圈;階梯形中空接頭內安裝有環形擋板;閥芯依次貫穿通過閥芯套和環形擋板內設的中心孔,且在閥芯上設有兩個環形擋圈,螺旋狀彈簧呈環形纏繞在閥芯外邊沿上,且位于閥芯端頭和環形擋板之間,閥芯套嵌套在外罩體右端內側,且在閥芯套與外罩體之間設有第一密封環形圈,環形擋板上設有呈圓周狀均勻分布的孔,閥芯的前端面和閥芯套的前端面相互嵌套,閥芯和閥芯套之間的嵌套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環形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春宏,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