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體公開一種畚斗,包括斗體及把柄,斗體包括斗體底板,斗體底板由底板后部、底板前部及前部支撐板組成;底板后部的前端設有缺口;底板前部具有與缺口相適配的形狀并插設于缺口內,且底板前部的前端包括向下且向后折的包覆部;前部支撐板對應設置在底板前部的下方,且其后端與底板后部一體連接,其前端下表面向前上方傾斜并設置在包覆部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便于更換斗體底板前端,保證斗體底板前端利于掃入垃圾,延長畚斗的使用壽命和提高清掃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清掃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畚斗。
技術介紹
畚斗,作為一種清掃常用工具,是每家每戶都有的物體。一般的畚斗結構包括把柄和斗體,把柄固接在斗體的上方,而斗體包括斗體底板?,F有的斗體底板一般是一體結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斗體底板的前端容易出現磨損或形狀卷曲,不利于輕松掃入垃圾。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畚斗,便于更換斗體底板前端,保證斗體底板前端利于掃入垃圾,延長畚斗的使用壽命和提高清掃效率。本技術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畚斗,包括斗體及把柄,所述斗體包括斗體底板,所述斗體底板由底板后部、底板前部及前部支撐板組成;所述底板后部的前端設有缺口;所述底板前部具有與所述缺口相適配的形狀并插設于所述缺口內,且所述底板前部的前端包括向下且向后折的包覆部;所述前部支撐板對應設置在所述底板前部的下方,且其后端與所述底板后部一體連接,其前端下表面向前上方傾斜并設置在所述包覆部上方。優選地,所述底板前部上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前部支撐板在與所述第一螺紋孔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一螺紋孔和所述第二螺紋孔由鎖緊螺釘穿過并固定。優選地,所述底板前部的前端上表面至所述包覆部的下表面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底板后部的前端高度。優選地,所述缺口呈長方形。優選地,所述包覆部的下表面為滲碳層。優選地,所述包覆部上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前部支撐板在與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由定位件穿過并固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斗體底板由底板后部、底板前部和前部支撐板組成,底板前部適配安裝在底板后部前端的缺口內并與前部支撐板上下固定連接,使得斗體底板呈分體式結構,可在底板前部磨損或形狀卷曲后更換底板前部,而不需要棄用斗體底板或整個畚斗;另,由于底板前部的前端還向后且向下設置有包覆部,前部支撐板的前端設置在包覆部上方,使得垃圾掃入斗體內的過程中不會滯留在前部支撐板和底板前部的連接間隙,清掃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底板前部和底板后部底面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斗體底板;11.底板后部;12.底板前部;13.前部支撐板;110.缺口;120.包覆部;1201.第一螺紋孔;1202.第一定位孔;1301.第二螺紋孔;1302.第二定位孔;20.把柄;30.鎖緊螺釘;40.定位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畚斗,包括斗體及把柄20,所述斗體包括斗體底板10,所述斗體底板10由底板后部11、底板前部12及前部支撐板13組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板后部11的前端設有缺口110,優選呈呈長方形。所述底板前部12具有與所述缺口110相適配的形狀并插設于所述缺口110內,且所述底板前部12的前端包括向下且向后折的包覆部120。所述包覆部120的下表面可為滲碳層,提高所述包覆部120下表面與地面接觸的耐磨性和韌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部支撐板13對應設置在所述底板前部12的下方,所述底板前部12上設有第一螺紋孔1201,所述前部支撐板13在與所述第一螺紋孔1201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二螺紋孔1301,所述第一螺紋孔1201和所述第二螺紋孔1301由鎖緊螺釘30穿過并固定,從而保證本實施例斗體底板10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由于外力作用而導致其底板前部12和底板后部11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保證順利掃入垃圾。所述前部支撐板13的后端與所述底板后部11一體連接,所述前部支撐板13的前端下表面向前上方傾斜并設置在所述包覆部120上方,所述底板前部12的前端上表面至所述包覆部120的下表面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底板后部11的前端高度。為增強所述前部支撐板13的位置穩定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包覆部120上設有第一定位孔1202,所述前部支撐板13在與所述第一定位孔1202相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二定位孔1302,所述第一定位孔120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302由定位件40穿過并固定。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技術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技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畚斗,包括斗體及把柄,所述斗體包括斗體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體底板由底板后部、底板前部及前部支撐板組成;所述底板后部的前端設有缺口;所述底板前部具有與所述缺口相適配的形狀并插設于所述缺口內,且所述底板前部的前端包括向下且向后折的包覆部;所述前部支撐板對應設置在所述底板前部的下方,且其后端與所述底板后部一體連接,其前端下表面向前上方傾斜并設置在所述包覆部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畚斗,包括斗體及把柄,所述斗體包括斗體底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斗體底板由底板后部、底板前部及前部支撐板組成;
所述底板后部的前端設有缺口;
所述底板前部具有與所述缺口相適配的形狀并插設于所述缺口內,且所述
底板前部的前端包括向下且向后折的包覆部;
所述前部支撐板對應設置在所述底板前部的下方,且其后端與所述底板后
部一體連接,其前端下表面向前上方傾斜并設置在所述包覆部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畚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部上設有第一螺
紋孔,所述前部支撐板在與所述第一螺紋孔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阿肥,
申請(專利權)人:陳阿肥,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