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熟地黃5-25份、馬兜鈴5-20份、生地黃5-25份、當歸5-25份、白芍5-20份、木耳5-25份、桔梗5-20份、元參5-25份、川貝母5-20份、紅景天5-20份、白芨5-25份、百合5-20份、款冬花5-25份、紫菀5-25份、百部10-30份、穿破石5-20份、側柏葉5-25份、貓爪草5-20份、甘草5-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具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清熱涼血、解毒殺蟲的功效,其治療肺癆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肺癆系由感染“瘵蟲”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傳染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及身體逐漸消瘦等為主要癥狀、具有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癆相當于西醫學中的肺結核,是肺病中的常見病。肺癆的致病因素有兩個方面,一為外因感染瘵蟲,一為內因正氣虛弱。病變主臟在肺臟,可累及脾腎,甚至傳遍五臟。病理性質主要是陰虛。一般說來,初起肺體受損,肺陰受耗,表現為肺陰虧損之候,繼則肺腎同病,兼及心肝,而致陰虛火旺,或因肺脾同病,導致氣陰兩傷,后期肺脾腎三臟虛虧,陰損及陽,可出現陰陽兩虛的嚴重局面。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治療肺癆的藥品,但對根治肺癆卻沒有效果,并且病人每天都需要吃藥或輸液,治療效果很不理想。祖國醫學認為,肺癆由正氣虛弱,感染癆蟲,侵蝕肺臟所致。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肺癆的發病機理,采用清熱、潤肺、化痰、殺蟲的治法,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治療肺癆藥物存在治療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熟地黃5-25份、馬兜鈴5-20份、生地黃5-25份、當歸5-25份、白芍5-20份、木耳5-25份、桔梗5_20份、元參5_25份、川貝母5_20份、紅景天5-20份、白芨5-25份、百合5-20份、款冬花5_25份、紫菀5_25份、百部10-30份、穿破石5-20份、側柏葉5-25份、貓爪草5-20份、甘草5_15份。本專利技術的優先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熟地黃15份、馬兜鈴12份、生地黃15份、當歸15份、白芍10份、木耳15份、桔梗12份、元參15份、川貝母10份、紅景天10份、白芨15份、百合10份、款冬花15份、紫菀15份、百部20份、穿破石10份、側柏葉15份、貓爪草10份、甘草1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中:熟地黃具有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的功效;馬兜鈴具有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止痛調經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木耳具有補氣養血、潤肺止咳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養氣補血、利五臟、補五勞的功效;元參具有養陰涼血、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解毒散結的功效;川貝母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紅景天具有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白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滋補精血的功效;款冬花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功效;紫菀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的功效;百部具有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的功效;穿破石具有祛風通絡、清熱除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側柏葉具有涼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風濕、散腫毒的功效;貓爪草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清熱涼血、解毒殺蟲的功效,對肺癆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專利技術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4%,治愈率7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熟地黃15g、馬兜鈴12g、生地黃15g、當歸15g、白茍10g、木耳15g、桔梗12g、元參15g、川貝母10g、紅景天10g、白發15g、百合10g、款冬花15g、紫斃15g、百部20g、穿破石10g、側柏葉15g、貓爪草10g、甘草10g。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熟地黃10g、馬兜鈴20g、生地黃5g、當歸25g、白茍12g、木耳20g、桔梗10g、元參25g、川貝母5g、紅景天15g、白發10g、百合20g、款冬花5g、紫斃25g、百部00g、穿破石15g、側柏葉5g、貓爪草20g、甘草12g。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熟地黃20g、馬兜鈴5g、生地黃25g、當歸10g、白茍20g、木耳5g、桔梗15g、元參10g、川貝母20g、紅景天5g、白芨25g、百合12g、款冬花20g、紫菀5g、百部25g、穿破石12g、側柏葉20g、貓爪草5g、甘草8g。實施例4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熟地黃5g、馬兜鈴15g、生地黃10g、當歸20g、白茍5g、木耳25g、桔梗5g、元參20g、川貝母12g、紅景天20g、白發5g、百合15g、款冬花10g、紫斃20g、百部15g、穿破石20g、側柏葉10g、貓爪草15g、甘草5g。實施例5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熟地黃25g、馬兜鈴10g、生地黃20g、當歸5g、白茍15g、木耳10g、桔梗20g、元參5g、川貝母15g、紅景天12g、白芨20g、百合5g、款冬花25g、紫菀10g、百部30g、穿破石5g、側柏葉25g、貓爪草12g、甘草15g。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并。本專利技術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齡25?75歲。二、診斷標準: 1、初期僅感疲勞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體逐漸消瘦,病重者可出現咳(咯)血,潮熱,顴紅,盜汗,形體明顯消瘦等癥; 2、常有與肺癆者密切接觸史; 3、病灶部位呼吸音減弱,或聞及支氣管呼吸音及濕羅音; 4、痰液涂片、濃縮或培養,結核菌多呈陽性; 5、血沉增快; 6、結核菌素皮試呈強陽性; 7、X線攝片示肺部可見結核病灶。必要時可作X線斷層攝片。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六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四、療效標準: 1、治愈:癥狀消失,肺部病灶吸收鈣化,痰菌檢查轉陰; 2、有效:癥狀改善,肺部病灶部分吸收; 3、無效:癥狀及病灶無變化。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5個療程,痊愈72例,隨訪未見復發;有效22例,無效6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陳某,女,39歲。患肺癆I年多,吐膿血不止,經醫院多次治療無效。服用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痊愈。病例2:劉某,男,64歲。患有肺癆2年,咳嗽嚴重,咳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肺癆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熟地黃5?25份、馬兜鈴5?20份、生地黃5?25份、當歸5?25份、白芍5?20份、木耳5?25份、桔梗5?20份、元參5?25份、川貝母5?20份、紅景天5?20份、白芨5?25份、百合5?20份、款冬花5?25份、紫菀5?25份、百部10?30份、穿破石5?20份、側柏葉5?25份、貓爪草5?20份、甘草5?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浩,
申請(專利權)人:王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