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丹參10-30份、炒桃仁5-25份、紅花5-20份、枸杞10-30份、杜仲5-20份、干姜5-25份、肉桂10-30份、川牛膝5-20份、當歸5-25份、紅藤5-20份、黃芪10-30份、枳實5-20份、黨參5-25份、炒白術5-20份、茯苓5-25份、炒山楂5-25份、神曲5-25份、炒麥芽5-25份、厚樸5-20份、黃連5-20份、延胡索5-25份、白芍5-25份、白芨5-20份、白芷5-20份、甘草5-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具有健脾和胃、滋肝補腎、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活血祛瘀的功效,其治療消渴療效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消渴病是指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要特征的綜合病證。該病是一種常見病,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尤以中老年發病較多?!叭唷焙拖莸某潭?,是判斷病情輕重的重要標志。日前,對消渴病的診治主要采取發現后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和減輕體重,并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另外,易發生諸多并發癥為本病的另一特點。并發癥是影響病情、損傷患者勞動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應十分注意及早防治?,F代醫學針對臨床消渴病只能是針對某一癥狀進行治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中醫認為,消渴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腎。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則陰損及陽,熱灼津虧血瘀,而致氣陰兩傷,陰陽俱虛,絡脈瘀阻,經脈失養,氣血逆亂,臟腑器官受損而出現癤、癰、眩暈、胸痹、耳聾、目盲、肢體麻疼、下肢壞疽、腎衰水腫、中風昏迷等兼證。根據中醫理論,針對消渴病的發病機理,以健脾和胃、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治療消渴存在只能是針對某一癥狀進行治療而存在療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丹參10-30份、炒桃仁5-25份、紅花5-20份、枸杞10-30份、杜仲5-20份、干姜5-25份、肉桂10-30份、川牛膝5_20份、當歸5_25份、紅藤5-20份、黃芪10-30份、枳實5-20份、黨參5_25份、炒白術5_20份、茯苓5_25份、炒山楂5-25份、神曲5-25份、炒麥芽5-25份、厚樸5_20份、黃連5_20份、延胡索5_25份、白芍5-25份、白芨5-20份、白芷5-20份、甘草5-15份。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丹參20份、炒桃仁15份、紅花12份、枸杞20份、杜仲10份、干姜15份、肉桂20份、川牛膝12份、當歸15份、紅藤10份、黃芪20份、枳實12份、黨參15份、炒白術12份、茯苓15份、炒山楂15份、神曲15份、炒麥芽15份、厚樸10份、黃連10份、延胡索15份、白芍15份、白芨10份、白芷12份、甘草1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中:丹參具有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的功效;炒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枸杞具有養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補髓、滋陰補腎、益氣安神的功效;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濕、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紅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敗毒散瘀、祛風殺蟲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枳實具有化痰散痞、破氣消積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炒白術具有燥濕行水、益氣、健脾胃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炒山楂具有消食導滯、活血化痰的功效;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的功效;炒麥芽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的功效;厚樸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白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活血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健脾和胃、滋肝補腎、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活血祛瘀的功效,對消渴病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專利技術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2.5%,治愈率3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丹參20g、炒桃仁15g、紅花12g、枸杞20g、杜仲10g、干姜15g、肉桂20g、川牛膝12g、當歸15g、紅藤10g、黃芪20g、枳實12g、黨參15g、炒白術12g、茯苳15g、炒山楂15g、神曲15g、炒麥芽15g、厚樸10g、黃連10g、延胡索15g、白茍15g、白發10g、白]E 12g、甘草1go實施例2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丹參15g、炒桃仁25g、紅花5g、枸杞30g、杜仲12g、干姜20g、肉桂10g、川牛膝15g、當歸5g、紅藤20g、黃芪10g、枳實15g、黨參5g、炒白術20g、茯苓10g、炒山楂25g、神曲5g、炒麥芽20g、厚樸5g、黃連15g、延胡索10g、白茍20g、白發5g、白]E 15g、甘草8go實施例3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丹參25g、炒桃仁5g、紅花20g、枸杞10g、杜仲20g、干姜5g、肉桂30g、川牛膝10g、當歸20g、紅藤5g、黃芪30g、枳實15g、黨參25g、炒白術5g、茯苓20g、炒山楂10g、神曲25g、炒麥芽5g、厚樸20g、黃連12g、延胡索25g、白茍5g、白發20g、白]E 10g、甘草15go實施例4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丹參10g、炒桃仁20g、紅花10g、枸杞15g、杜仲20g、干姜10g、肉桂25g、川牛膝5g、當歸25g、紅藤12g、黃芪25g、枳實5g、黨參20g、炒白術10g、茯苓25g、炒山楂5g、神曲20g、炒麥芽10g、厚樸15g、黃連5g、延胡索20g、白茍10g、白發15g、白]E 5g、甘草12go實施例5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丹參30g、炒桃仁10g、紅花15g、枸杞25g、杜仲5g、干姜25g、肉桂15g、川牛膝20g、當歸10g、紅藤15g、黃芪5g、枳實20g、黨參10g、炒白術15g、茯苓5g、炒山楂20g、神曲10g、炒麥芽25g、厚樸12g、黃連20g、延胡索5g、白茍25g、白發12g、白]E 20g、甘草5go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并。本專利技術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80例,男46例,女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消渴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丹參10?30份、炒桃仁5?25份、紅花5?20份、枸杞10?30份、杜仲5?20份、干姜5?25份、肉桂10?30份、川牛膝5?20份、當歸5?25份、紅藤5?20份、黃芪10?30份、枳實5?20份、黨參5?25份、炒白術5?20份、茯苓5?25份、炒山楂5?25份、神曲5?25份、炒麥芽5?25份、厚樸5?20份、黃連5?20份、延胡索5?25份、白芍5?25份、白芨5?20份、白芷5?20份、甘草5?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艷麗,
申請(專利權)人:董艷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