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采用大棚栽培,播種育苗后的蘆筍進行定植,所述方法為:蘆筍苗定植1.5個月后施用三元復合肥,定植2.5個月后施用次品黃豆作為基肥,定植3.5個月后追施三元復合肥,蘆筍長到1-1.5m時進行摘心打頂,第一年不打樁拉線,不拔母莖;第二年,分別在春筍、夏筍和秋筍采摘后清園消毒,每次清園消毒后施用基肥,同時在夏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在秋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方法蘆筍長勢增強,蘆平均優(yōu)質率達到95%;蘆筍產量提高20%以上;土壤物理狀況得到改善,大幅度減少化肥的使用量30%以上,而且隨著累計施入量的增加,還可以使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改善,通氣性增加,而化肥施入量的增加易引起土壤板結,作物的吸收性降低。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一)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蘆筍優(yōu)質高效施肥方法,它是一種經濟簡單、高效增產的蘆筍施肥方法。(二)
技術介紹
蘆筍(Asparagus)學名石刁柏,為百合科天門冬屬雌雄異株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抽生的嫩莖作為鮮食或加工用,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蘆筍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組蛋白,其含量高于一般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蘆筍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鉬、鉻、錳等,具有調節(jié)機體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在對高血壓、心臟病、白血病、血癌、水腫、膀胱炎等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和藥理效應。近年來,我國蘆筍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成為世界上第一生產大國,但由于目前大多數(shù)農戶蘆筍栽培技術不夠全面,科學化程度低,存在盲目施肥的現(xiàn)象,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品質,而且過多的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和次生鹽堿化加重,破壞了土壤的生態(tài)平衡。施肥技術是蘆筍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重要基礎措施之一,它在促進蘆筍生長、提高蘆筍產量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我國蘆筍生產中存在的栽培技術不夠全面,科學化程度低,盲目施肥等問題,我們深入開展了蘆筍施肥技術的研究,發(fā)展了一種經濟簡單高效增產的優(yōu)質高效蘆筍施肥方法。(三)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經濟簡單、高效增產的優(yōu)質高效蘆筍施肥技術方案,這種施肥方法能夠大幅度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產品的優(yōu)質率和產量,極大地提高了蘆筍的經濟效益,同時還保護了生態(tài)平衡。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采用大棚栽培,播種育苗后的蘆筍進行定植,所述方法為:蘆筍苗定植1.5個月后施用三元復合肥,定植2.5個月后施用次品黃豆作為基肥,定植3.5個月后追施三元復合肥,蘆筍長到1-1.5m時進行摘心打頂,第一年不打樁拉線,不拔母莖;第二年,分別在春筍、夏筍和秋筍采摘后清園消毒,每次清園消毒后施用基肥,同時在夏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在秋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所述春筍采收時間為1月下旬~4月中旬,所述夏筍采收時間為5月中旬~8月上旬,所述秋筍采收時間為9月上旬~10月下旬;所述次品黃豆是將黃豆、大豆、毛豆和青豆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后用質量濃度為1.5%的硝酸銨水溶液在室溫下浸泡2-3天,待吸水充足后,密封堆置進行發(fā)酵,發(fā)酵溫度為10-30℃,發(fā)酵時間為10-50天,獲得次品黃豆基肥;通常夏天一般發(fā)酵10-20天,春秋天一般發(fā)酵一個多月(30-50天),次品黃豆中黃豆、大豆、毛豆和青豆隨意選擇一種或幾種即可,種類及各種豆之間的量比關系對本專利技術沒有影響,發(fā)酵充分即可,通常最優(yōu)選黃豆、大豆、毛豆和青豆以質量比1:1:1:1混合后發(fā)酵;所述三元復合肥中N、P2O5、K2O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18%、9%、18%。所述的清園即拔除蘆筍地上部分和生長的雜草,徹底清除病株和殘枝落葉。本專利技術所述三元復合肥施用的方法為:將三元復合肥溶于水中,然后澆灌在蘆筍根部。本專利技術所述三元復合肥施用量為20kg/畝。本專利技術所述基肥施用的方法為:在兩行蘆筍中間挖一條20cm寬、10cm深的溝,將基肥施入溝內,表面覆蓋3cm土壤。本專利技術所述每次基肥施用量為100-200kg/畝。本專利技術所述蘆筍苗定植2.5個月后施用基肥200kg/畝,春筍采收后施用基肥130kg/畝,夏筍采收后施用基肥160kg/畝,秋筍采收后施用基肥150kg/畝。本專利技術在夏筍采收過程中,間隔一個月施用一次三元復合肥,每次施用20kg/畝,同時在秋筍采收過程中,間隔一個月施用一次三元復合肥,每次施用20kg/畝。蘆筍施肥原則:施肥方法是蘆筍生產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它直接關系到蘆筍生產的產量和品質的提高。過去,由于一味的追求產量,大量使用化肥等無機肥料,造成土壤環(huán)境惡化、病害嚴重、產量降低、品質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了蘆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針對蘆筍施肥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應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第一,要合理施肥,應注重增施有機肥,控施化學肥料,有機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全面提高土壤肥力;第二,應根據土壤與葉片的營養(yǎng)分析進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第三,施肥應達到最大效益化,即以最適合的肥料投入獲取最好的產量和經濟效益。蘆筍施肥種類和用量:蘆筍生產的肥料種類主要包括有機肥和化肥,其中化肥包括氮肥、鉀肥、磷肥和復合肥等。不同種類的肥料對于蘆筍生長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其中化肥的養(yǎng)分成分比較單一,養(yǎng)分濃度大,肥效快且持續(xù)時間短,便于調節(jié)蘆筍在不同生長時期的養(yǎng)分需求,多用作追肥,有機肥料的養(yǎng)分含量全面,肥效持續(xù)時間長,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多用作基肥。氮、磷、鉀是蘆筍生長發(fā)育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元素,據萊姆(1926年)的分析測定和澤田(1960年)的計算,畝產400kg的蘆筍嫩莖,每年需從土壤中吸收氮6.95kg,五氧化二磷1.8kg,氧化鉀6.21kg。杭州佳惠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每年畝產大約在3000公斤以上,則需要吸收氮大約52公斤,五氧化二磷13.5公斤,氧化鉀46.58公斤。根據蘆筍生長發(fā)育狀況和土壤養(yǎng)分情況(如表1所示),化肥需施入190公斤尿素(利用率為40%)、60公斤過磷酸鈣(利用率25%)、96公斤硫酸鉀(利用率50%)和80公斤挪威復合肥(15-15-15),等價的有機肥分別為用硝酸銨處理的次品黃豆(黃豆、大豆、青豆、毛豆混合)440公斤、腐熟豬糞7500公斤、菌渣(蘑菇食用菌)13200公斤作為基肥,80公斤挪威復合肥(15-15-15)作為追肥。蘆筍施肥時期:施肥時期對于蘆筍的生長和采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蘆筍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不同,合理施肥能夠較好地滿足蘆筍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分的需求,促進蘆筍生長,提高蘆筍產量,延長蘆筍采收時間。因此,蘆筍生產上對蘆筍施肥技術較為重視。研究表明,當冬季蘆筍處于休眠期時,基本不吸收礦質養(yǎng)料,休眠期過后,隨著春土溫的回升,開始吸收礦質營養(yǎng)。嫩莖萌發(fā)后如果被采收,則新根的發(fā)生和生長都受到抑制,采收期間植株的生長量較小,所需的營養(yǎng)不多,只需少量的肥料維護即可;當采摘結束,留養(yǎng)母莖時,對營養(yǎng)的需求大大提高。在留養(yǎng)母莖時期,磷的需要量是采收期的2.9倍,氮與鉀的需要則在3.6倍以上;同時從土壤中的吸收量也大大提高,氮為采收期的172%,鉀為228.7%。本研究根據蘆筍續(xù)費規(guī)律,在春筍采收前只需施加130公斤/畝的次品黃豆就可滿足春筍采收期間對養(yǎng)分的需求,夏筍和秋筍采收過程中需留母莖以增加養(yǎng)分的積累,只施加次品黃豆有機肥不能滿足蘆筍和母莖生長期間對養(yǎng)分的需求,因此還需要追加氮、磷、鉀復合肥。本研究在4月下旬夏筍采收前施次品黃豆基肥160公斤/畝,6月上旬和7月中旬夏母莖留養(yǎng)期各追施一次復合肥(N-P2O5-K2O為18-9-18)20公斤/畝,秋筍采收前重施基肥150公斤/畝,在9月中旬和10月上旬秋母莖留養(yǎng)期各追施一次復合肥(N、P2O5、K2O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18%、9%、18%)20公斤/畝。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蘆筍施肥方法有益效益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蘆筍長勢增強,杭州佳惠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將無機化肥、次品黃豆、豬糞、菌渣作為基肥在植株長勢方面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使用次品黃豆基肥的蘆筍植株在株高、株數(shù)和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采用大棚栽培,播種育苗后的蘆筍進行定植,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方法為:蘆筍苗定植1.5個月后施用三元復合肥,定植2.5個月后施用次品黃豆作為基肥,定植3.5個月后追施三元復合肥,蘆筍長到1?1.5m時進行摘心打頂,第一年不打樁拉線,不拔母莖;第二年,分別在春筍、夏筍和秋筍采摘后清園消毒,每次清園消毒后施用基肥,同時在夏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在秋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所述次品黃豆是將黃豆、大豆、毛豆和青豆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后用質量濃度為1.5%的硝酸銨水溶液在室溫下浸泡2?3天,待吸水充足后,密封堆置進行發(fā)酵,發(fā)酵時間為10?50天,獲得次品黃豆基肥;所述三元復合肥中N、P2O5、K2O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18%、9%、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采用大棚栽培,播種育苗后的蘆筍進行定植,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方法為:蘆筍苗定植1.5個月后施用三元復合肥,定植2.5個月后施用基肥,定植3.5個月后追施三元復合肥,蘆筍長到1-1.5m時進行摘心打頂,第一年不打樁拉線,不拔母莖;第二年,分別在春筍、夏筍和秋筍采摘后清園消毒,每次清園消毒后施用基肥,同時在夏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在秋筍采收過程中施用三元復合肥;所述基肥為次品黃豆,所述次品黃豆是將黃豆、大豆、毛豆和青豆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后用質量濃度為1.5%的硝酸銨水溶液在室溫下浸泡2-3天,待吸水充足后,密封堆置進行發(fā)酵,發(fā)酵時間為10-50天制成;所述三元復合肥中N、P2O5、K2O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18%、9%、18%。2.如權利要求1所述蘆筍二次留莖三次采收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三元復合肥施用的方法為:將三元復合肥溶于水中,然后澆灌在蘆筍根部。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施建軍,施渭堯,張旭娟,王培,漆慧娟,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佳惠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