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煙道和加熱腔,所述加熱腔與所述煙道隔絕,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煙道內的煙氣沖刷加熱腔的殼體以傳遞熱量,由于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相較于現有技術增大了有效換熱面積,從而提高了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油田廢棄物回收處理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國家對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力度的加大,廢棄油基泥漿和含油鉆肩不斷大量產生和累積,鉆井階段單井產生的含油鉆肩約300-500噸,其中油類物質占25-30%。在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中,廢棄油基泥漿和含油鉆肩處置不當將造成水資源、土壤等的嚴重污染,并制約開發進度,因此油基泥漿和含油鉆肩的無害化處理普遍受到重視。世界各國對油田廢棄物的毒性分析、環境影響評價以及處理技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種處理技術都有其適用范圍,應根據油氣田的地理環境、水文、土壤、鉆井液的組成及經濟性來選擇。目前,一種石油化工廢棄物分離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輸送裝置將油田廢棄物輸送至熱分解裝置的加熱腔中,然后進行高溫分解處理。由于加熱腔與煙氣的有效接觸面積小,因此,當前的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低。綜上所述,如何提高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以實現提高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煙道和加熱腔,所述加熱腔與所述煙道隔絕,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優選地,上述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中,所述肋片為多個,多個所述肋片沿所述加熱腔的周向布置,且所述肋片沿所述加熱腔的長度方向延伸。優選地,上述熱分解裝置中,所述肋片呈螺旋狀布置在所述加熱腔殼體上。優選地,上述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中,所述加熱腔由螺旋槽紋管制作而成。優選地,上述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中,所述肋片設置在所述加熱腔的外壁上或內壁上。從上述技術方案中可以看出,本技術中的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相較于現有技術增大了有效換熱面積,從而提高了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至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加熱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11為加熱腔、111為肋片、12為煙道、13為殼體。【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是公開一種熱分解裝置,以實現提高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的目的。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
技術實現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于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的解決方案所必需的。請參閱圖1所示的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該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1,包括殼體13,殼體13內部設置煙道12和加熱腔11,加熱腔11與煙道12隔絕,加熱腔11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111。本技術中的加熱腔11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111,煙道12內的煙氣將熱量傳遞給加熱腔11,有效換熱面積相較于現有技術變大,從而提高了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I的換熱效率。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換熱效率,當肋片111設置在加熱腔11的外壁上時,可以增加加熱腔11與煙氣的接觸面積,從而能夠提高整個熱分解裝置I的換熱效率;當肋片111設置在加熱腔11的內壁上時,可以增加油田廢棄物與加熱腔11的接觸面積,從而能夠提高整個熱分解裝置I的換熱效率。本技術中的肋片111可以是連續結構也可以是間斷的結構,所謂的連續結構請參閱圖2至圖4,其中,圖2所示的肋片111為多個,多個肋片111沿加熱腔11的周向布置(肋片111呈輻射狀布置在加熱腔11的外壁上),且肋片111沿加熱腔11的長度方向延伸。圖3所示的加熱腔11,肋片111呈螺旋狀布置在加熱腔11的殼體上,圖示中肋片111的數量為一片,但是本技術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肋片111的形式。上述肋片111與加熱腔11的殼體間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一起,還可以采用鍛造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或者通過銷釘固定在一起。加熱腔11還可由螺旋槽紋管或波節管或粗糙表面管等制作而成,如圖4所示。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主權項】1.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煙道和加熱腔,所述加熱腔與所述煙道隔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為多個,多個所述肋片沿所述加熱腔的周向布置,且所述肋片沿所述加熱腔的長度方向延伸。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呈螺旋狀布置在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腔由螺旋槽紋管制作而成。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設置在所述加熱腔的外壁上或內壁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煙道和加熱腔,所述加熱腔與所述煙道隔絕,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煙道內的煙氣沖刷加熱腔的殼體以傳遞熱量,由于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相較于現有技術增大了有效換熱面積,從而提高了熱分解裝置的換熱效率。【IPC分類】C02F103-10, C02F11-10【公開號】CN204434437【申請號】CN201420717155【專利技術人】胡天勇, 梁仁剛, 何茂金, 閆亞麗, 林慧麗, 麻軍峰, 曲忠臣, 陳開軍 【申請人】杰瑞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1日【申請日】2014年11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田廢棄物熱分解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煙道和加熱腔,所述加熱腔與所述煙道隔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腔的殼體上設置有肋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天勇,梁仁剛,何茂金,閆亞麗,林慧麗,麻軍峰,曲忠臣,陳開軍,
申請(專利權)人:杰瑞能源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