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1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山藥有益腎填精的作用,對于腎虛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芡實性平和,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的作用,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本發(fā)明專利技術主要采用三者作為藥膳配方的主要原料,經(jīng)過科學的配比及烹飪試驗,使得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具有健脾益腎、止瀉補腎的功效,同時茯苓能健脾益胃,滲濕利水,二者同用可強腎健體。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
技術介紹
飲食是一門學問,用藥更是一門學問,藥膳食療,用藥調(diào)理健康,是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之一,中醫(yī)講宄“藥食同源”,作為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藥膳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養(yǎng)生。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通過精神調(diào)養(yǎng)、藥膳食療、養(yǎng)生功法等整體、自然、綜合地達到增強體質(zhì)、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即為養(yǎng)生。中國古代關于“神農(nóng)嘗百草”的傳說,反映了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已開始探索食物和藥物的功用,故有“藥食同源”之說,西周時期,宮廷醫(yī)生分為四科,其中的“食醫(yī)”,即通過調(diào)配膳食為帝王的養(yǎng)生、保健服務。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載藥膳方數(shù)則,約成書于秦漢時期、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了許多既是藥物又是食物的品種,如紅棗、芝麻、山藥、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米等。東漢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亦記載有一些藥膳名方,如當歸生姜羊肉湯、百合雞子黃湯等,至今仍有實用價值。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專列有“食療”、“養(yǎng)生食療”等內(nèi)容,藥膳方十分豐富。飲食養(yǎng)生,既不同于藥物療法,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其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脾有運化食物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作用,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各種胃腸道疾病會引起脾虛,脾虛則運化失常,出現(xiàn)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障礙,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代謝物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腎臟虛弱的人容易受寒,腰部酸痛,要多注意補腎,對于一些患有腎臟疾病的人,要注意利用飲食調(diào)理,達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想通過健康的飲食來達到健脾益腎的人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I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所述的藥膳配方還包括蔥段、料酒、生姜片、胡椒粉和高湯。一種可止咳潤肺的藥膳配方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I)取茯神7克,炒白術7克,茯苓17克,蓮子17克,芡實27克,黨參27克,山藥片27克,蓮須8克,煅牡蠣8克,炒黃柏13克,將上述藥材洗凈后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做成藥包,肉蓯蓉17克,烏雞I只宰殺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備用; (2)將藥包、烏雞、肉蓯蓉、生姜片、蔥段、料酒同放到燉鍋里,加入高湯,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50分鐘,最后加入適量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山藥有益腎填精的作用,對于腎虛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芡實性平和,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的作用,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本專利技術主要采用三者作為藥膳配方的主要原料,經(jīng)過科學的配比及烹飪試驗,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健脾益腎、止瀉補腎的功效,同時茯苓能健脾益胃,滲濕利水,二者同用可強腎健體。【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_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I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所述的藥膳配方還包括蔥段、料酒、生姜片、胡椒粉和高湯。一種可止咳潤肺的藥膳配方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I)取茯神7克,炒白術7克,茯苓17克,蓮子17克,芡實27克,黨參27克,山藥片27克,蓮須8克,煅牡蠣8克,炒黃柏13克,將上述藥材洗凈后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做成藥包,肉蓯蓉17克,烏雞I只宰殺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備用; (2)將藥包、烏雞、肉蓯蓉、生姜片、蔥段、料酒同放到燉鍋里,加入高湯,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50分鐘,最后加入適量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山藥有益腎填精的作用,對于腎虛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芡實性平和,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的作用,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本專利技術主要采用三者作為藥膳配方的主要原料,經(jīng)過科學的配比及烹飪試驗,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健脾益腎、止瀉補腎的功效,同時茯苓能健脾益胃,滲濕利水,二者同用可強腎健體;日常多食用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大米、羊肚、青椒、胡蘿卜等,少吃甘肥味厚、利氣消積等容易影響脾氣運化的食物,如苦瓜、海帶、螃蟹、鴨等,日常多食用有補腎功能的食物,如小米、芝麻、狗肉、干貝等,同時黑豆有補腎的功能,對于腎虛引起的頭暈目眩有很好的療效,蠶豆、紅小豆、黑芝麻都具有滋補腎臟的功效,可以吃淡菜,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局鳈囗棥?.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I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膳配方還包括蔥段、料酒、生姜片、胡椒粉和高湯。3.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I)取茯神7克,炒白術7克,茯苓17克,蓮子17克,芡實27克,黨參27克,山藥片27克,蓮須8克,煅牡蠣8克,炒黃柏13克,將上述藥材洗凈后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做成藥包,肉蓯蓉17克,烏雞I只宰殺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備用; (2)將藥包、烏雞、肉蓯蓉、生姜片、蔥段、料酒同放到燉鍋里,加入高湯,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50分鐘,最后加入適量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緦@勘緦@夹g涉及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1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山藥有益腎填精的作用,對于腎虛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芡實性平和,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的作用,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本專利技術主要采用三者作為藥膳配方的主要原料,經(jīng)過科學的配比及烹飪試驗,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健脾益腎、止瀉補腎的功效,同時茯苓能健脾益胃,滲濕利水,二者同用可強腎健體?!綢PC分類】A23L1-315, A23L1-30【公開號】CN104757579【申請?zhí)枴緾N201510168225【專利技術人】黃佩霞 【申請人】黃佩霞【公開日】2015年7月8日【申請日】2015年4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健脾益腎的藥膳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茯神5?10克,炒白術5?10克,茯苓16?20克,蓮子16?20克,芡實26?35克,黨參26?35克,山藥片25?30克,蓮須6?10克,煅牡蠣6?10克,烏雞1只,炒黃柏12?15克,肉蓯蓉16?20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佩霞,
申請(專利權)人:黃佩霞,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