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孕婦枕,包括第一枕部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相連的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包括副部和主部,所述副部的一端與所述主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活動連接,所述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主部的厚度。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有效助于孕婦安睡,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生活用品
,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孕婦枕。
技術介紹
:孕婦枕主要作用是幫助處于特殊時期的孕婦保護腰部、腹部、腿部。懷孕婦女具有與普通婦女不同的特殊體形和生理特征,睡眠時需要加倍小心,隨著孕期的進程,孕婦的體形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睡眠變得更加困難。在側臥時往往需要用其它物品托著肚子、架著腿,為了使孕婦具有良好的睡眠質量,由此專供孕婦睡姿定位使用的孕婦枕應運而生。中國專利CN203815109U公開了一種孕婦枕,如圖1所示,包括頭枕01以及設置在所述頭枕01兩側的抱枕02,所述頭枕01與抱枕02 —體成型,所述孕婦枕能夠對孕婦的腰部、腹部、腿部進行保護,但是孕婦的手臂部分則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孕婦枕,其能夠有效助于孕婦安睡,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一種新型孕婦枕,包括第一枕部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相連的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包括副部和主部,所述副部的一端與所述主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活動連接,所述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主部的厚度。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副部和所述主部一體形成為所述第二枕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副部的一端通過魔術貼或紐扣或拉鏈與所述第一枕部活動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主部的自由端設置有一個折彎角,所述折彎角的大小優選為3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所述副部為矩形片狀。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第一枕部呈倒“L”型或“7”字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的面料采用大豆纖維材料。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將第二枕部設計成主部和副部兩部分,第一枕部通過所述副部與所述第二枕部相連,其中,所述副部為片狀形,且所述副部的厚度小于第一枕部和主部的厚度,這樣第一枕部與第二枕部之間形成有一放置孕婦手臂的容置空間,能夠有效防止枕部壓迫到手臂,在保護孕婦的腰部、腹部、腿部的同時也保護到了孕婦的手臂,方便實用;第一枕部與第二枕部之間采用活動連接,拆卸清洗方便,應用靈活。【附圖說明】: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專利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其中: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正面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中,10、第一枕部;20、第二枕部;21、副部;22、主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本實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和“第二”的描述并非用于限定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僅為便于敘述明了,不是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也當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見圖2至圖4所示,一種新型孕婦枕,包括第一枕部10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10相連的第二枕部20,所述第二枕部20包括副部21和主部22,所述副部21的一端與所述主部2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10活動連接,所述副部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10和所述主部22的厚度,這種結構能在所述第一枕部與所述第二枕部之間形成一放置孕婦手臂的容置空間。其中,所述副部21和所述主部22 —體形成為所述第二枕部20 ;所述副部21的一端通過魔術貼或紐扣或拉鏈與所述第一枕部10活動連接。所述主部22的自由端設置有一個折彎角,所述折彎角的大小優選為30°。所述第一枕部10和第二枕部20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所述副部21為矩形片狀,所述第一枕部10呈倒“L”型或“7”字型。所述第一枕部10和第二枕部20的面料采用大豆纖維材料。所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專利技術,而非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及范疇下,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專利技術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所列。【主權項】1.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枕部(10)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10)相連的第二枕部(20),所述第二枕部(20)包括副部(21)和主部(22),所述副部(21)的一端與所述主部(2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10)活動連接,所述副部(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10)和所述主部(22)的厚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部(21)和所述主部(22) —體形成為所述第二枕部(2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部(21)的一端通過魔術貼或紐扣或拉鏈與所述第一枕部(10)活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部(22)的自由端設置有一個折彎角,所述折彎角的大小優選為3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10)和第二枕部(20)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所述副部(21)為矩形片狀。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10)呈倒“L”型或“7”字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10)和第二枕部(20)的面料采用大豆纖維材料。【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孕婦枕,包括第一枕部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相連的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包括副部和主部,所述副部的一端與所述主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活動連接,所述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主部的厚度。本專利技術能夠有效助于孕婦安睡,使用方便,安全可靠。【IPC分類】A47G9-10【公開號】CN104757844【申請號】CN201510133200【專利技術人】劉玲 【申請人】蘇州威爾德工貿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8日【申請日】2015年3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孕婦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枕部(10)以及與所述第一枕部(10)相連的第二枕部(20),所述第二枕部(20)包括副部(21)和主部(22),所述副部(21)的一端與所述主部(2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枕部(10)活動連接,所述副部(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枕部(10)和所述主部(22)的厚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玲,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威爾德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