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包括:向基站設備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SR,所述BSR攜帶至少一個群組索引,每個所述群組索引對應于本用戶設備所在的至少一個群組的群組識別碼,每個所述群組索引或每個所述群組識別碼映射于一個預定義的優先級值,以使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不同的用戶設備分配時頻資源;獲取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的所述時頻資源;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本用戶設備所在的所述群組分配所述時頻資源;與分配到所述時頻資源的所述群組中的其它用戶設備進行群組通信。相應地,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用戶設備、基站設備和群組通信的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群組通信方法可以保證群組通信所需的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提高業務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線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用戶設備、基站設備及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終端直接通信(Device to Device,D2D)已成為3GPP Rel-12標準化技術的熱點之一。D2D允許兩個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 UE)通過特定的信道(Sidelink Channel)直接進行數據傳輸,而無需經過演進型基站設備(Evolut1nal Node B,eNB),當然,D2D并不局限于兩個用戶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還可以支持單點對多點的群組通信(Group Communicat1n)。例如,請參閱圖7,如圖所示SRC UE表示源UE (即發送數據的UE),DST UE表示目標UE (即接收數據的UE),源UE和目標UE在其Group內通過Sidelink Channel進行群組通信,另外,從圖中可得知源UE和目標UE可以同時處于不同的Group內。D2D的現有群組通信的過程是:⑴源UE向eNB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ufferStatus Report,BSR),以請求時頻資源;⑵源UE監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增強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以解調出為其分配的緩沖需求量(Buffer Size),即時頻資源;(3)源UE將時頻資源分配給各個Group以進行群組通信。但是,由于eNB不會區分不同源UE的優先級,以及同一源UE的不同Group的優先級,導致出現以下問題:(l)eNB只能將有限的時頻資源隨機地分配給源UE,若此時優先級高的源UE請求的時頻資源少而優先級低的源UE請求的時頻資源較多,很可能大部分的資源都被分到優先級低的源UE ; (2) eNB只能將有限的時頻資源隨機地分配給同一源UE的Group,若此時優先級高的Group請求的時頻資源少而優先級低的Group請求的時頻資源較多,則很可能大部分的資源都被分到優先級低的Group。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用戶設備、基站設備及系統,解決了通信群組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保證群組通信所需的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提高業務質量。本專利技術中記載的用戶設備,是指具有數據傳輸能力的通信設備,包括但不限于手機終端、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本專利技術中記載的基站設備,包括傳統的基站設備以及具有基站功能的設備,如終端化小區(T-SC)。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側,包括:向基站設備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SR,所述BSR攜帶至少一個群組索引,每個所述群組索引對應于本用戶設備所在的至少一個群組的群組識別碼,每個所述群組索引或每個所述群組識別碼映射于一個預定義的優先級值,以使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不同的用戶設備分配時頻資源;獲取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的所述時頻資源;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本用戶設備所在的所述群組分配所述時頻資源;與分配到所述時頻資源的所述群組中的其它用戶設備進行群組通信。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向基站設備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SR之前,還包括:判斷是否有發送所述BSR所需的時頻資源,若否,則向基站設備發送調度請求SR,以使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發送所述BSR所需的時頻資源。結合第一方面的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包括:相同的所述群組索引映射于同一所述優先級值,其中相同業務類型的所述群組對應的所述群組索引是相同的。結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是由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無線資源控制協議RRC消息,或非接入層NAS消息通知的。結合第一方面的可能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群組識別碼之間對應的關系,是由本用戶設備定義并通過無線控制協議RRC消息或非接入層NAS消息上報到所述基站設備的。結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識別碼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是由臨近服務功能Prose Funct1n定義并通知到本用戶設備或所述基站設備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基站側,包括:接收至少一個用戶設備發送的緩沖區狀態報告BSR,所述BSR攜帶至少一個群組索引,每個所述群組索引對應于一個用戶設備所在的至少一個群組的群組識別碼,每個所述群組索引或每個所述群組識別碼映射于一個預定義的優先級值;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不同的用戶設備分配時頻資源,以使各個所述用戶設備分別將所述時頻資源分配給各自的群組,并與分配到所述時頻資源的所述群組中的其它用戶設備進行群組通信。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至少一個用戶設備發送的BSR之前,還包括:若接收到任意一個用戶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SR,則為該用戶設備分配發送所述BSR所需的時頻資源。結合第二方面的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包括:相同的所述群組索引映射于同一所述優先級值,其中相同業務類型的所述群組對應的所述群組索引是相同的。結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至少一個用戶設備發送的BSR之前,還包括:將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通過廣播消息,或RRC消息,或非接入層NAS消息通知各個所述用戶設備。結合第二方面的可能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群組識別碼之間對應的關系,是各個所述用戶設備定義并通過無線控制協議RRC消息或非接入層NAS消息上報的。結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識別碼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的關系是由臨近服務功能Prose Funct1n定義的,并由所述臨近服務功能,或指定的用戶設備,或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歸屬用戶服務器HSS通知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戶設備,包括:報告發送模塊,用于向基站設備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SR,所述BSR攜帶至少一個群組索引,每個所述群組索引對應于本用戶設備所在的至少一個群組的群組識別碼,每個所述群組索引或每個所述群組識別碼映射于一個預定義的優先級值,以使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不同的用戶設備分配時頻資源;資源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的所述時頻資源;資源分配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本用戶設備所在的所述群組分配所述時頻資源;群組通信模塊,用于與分配到所述時頻資源的所述群組中的其它用戶設備進行群組通信。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用戶設備還包括:調度請求模塊,用于判斷是否有發送所述BSR所需的時頻資源,若否,則向基站設備發送調度請求SR,以使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發送所述BSR所需的時頻資源。結合第三方面的可能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群組索引與所述優先級值之間映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群組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側,所述方法包括:向基站設備發送緩沖區狀態報告BSR,所述BSR攜帶至少一個群組索引,每個所述群組索引對應于本用戶設備所在的至少一個群組的群組識別碼,每個所述群組索引或每個所述群組識別碼映射于一個預定義的優先級值,以使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不同的用戶設備分配時頻資源;獲取所述基站設備為本用戶設備分配的所述時頻資源;根據所述優先級值,為本用戶設備所在的所述群組分配所述時頻資源;與分配到所述時頻資源的所述群組中的其它用戶設備進行群組通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倩,雷藝學,張晨璐,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酷派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