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其能夠包括平板狀主體部分,其具有預定的厚度;以及樞轉臂,其一端固定至支撐桿而另一端在設置有彈性構件的切割面上與連接構件接合。當主體部分旋轉時,彈性構件與樞轉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觸。該遮陽板還能夠包括夾子,其從側面連接至主體部分且將樞轉臂的外側牢固套接在支撐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其中用于夾子的支撐結構安裝至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并且聯接至鉸接于車輛頂篷的樞轉臂,由此該支撐結構得以改進從而將遮陽板的偏轉和夾子的浮動減至最小。
技術介紹
通常,車輛的內部包括不同種類的各種便利裝置或者設備,其定位在方便乘客使用的位置。在這些裝置或者設備中,遮陽板通過部分地阻擋太陽光線通過擋風玻璃或者側門玻璃(以下稱為“側窗”)進入車輛的內部空間以作為前排乘客的遮光罩而被提供。這種類型的遮陽板通常儲存于折疊位置而與內部頂篷緊密接觸,并且從頂篷打開而在輻射陽光的方向上旋轉以在陽光進入車輛的內部的時候阻擋光線。韓國技術公開號第20-2010-0003528U號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包括:夾子,樞轉地安裝于車輛內部的樞轉臂布置成穿過該夾子;以及支架,夾子固定于該支架,其中夾子包括包裹和支撐樞轉臂的罩子,以及插入罩子的板式彈簧,其下端固定而上端彈性支撐樞轉臂,其中板式彈簧包括:支撐部分,該支撐部分當樞轉臂在罩子內部向上/向下移動的同時支撐樞轉臂;第一彈性部分,該第一彈性部分在支撐部分的兩側向下彎曲;第二彈性部分,該第二彈性部分在第一彈性部分的端部向下彎曲;以及第三彈性部分,該第三彈性部分在第二彈性部分的端部向上彎曲且其端部形成為自由端。然而,關于上述車輛遮陽板,包裹遮陽板的支撐軸的夾子和旋轉遮陽板的旋轉軸形成于遮陽板的內部,而因此遮陽板的厚度增加,導致凈空空間的減少。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厚度減小的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其能夠滿足兩門轎跑設計中的審美趨勢同時還能夠附加地確保車輛的內部空間。公開于該專利技術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一般
技術介紹
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前述與現有技術相關的問題和/或其他問題,并且提供一種厚度減小的遮陽板,其能夠滿足兩門轎跑設計中的審美趨勢同時還能夠附加地確保車輛的內部空間。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車輛的遮陽板能夠包括:平板狀主體部分,其具有預定的厚度;樞轉臂,其一端固定至支撐桿而另一端在設置有彈性構件的切割面上與連接構件接合,其中當主體部分旋轉時,彈性構件與樞轉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觸;以及夾子,其從側面地(sideways)連接至主體部分且將樞轉臂的外側牢固地套接(collar)在支撐桿。由剛性材料形成的剛性桿能夠沿樞轉臂的長度方向插入樞轉臂中。彈性構件能夠為板式彈簧,在彈性構件通過主體部分的旋轉與樞轉臂的切割面接觸時,通過向下按壓樞轉臂而保持主體部分的旋轉后的狀態。樞轉臂能夠固定至支撐桿的一端,而向下延伸的翼形單元形成于支撐桿的另一端,以使得當主體部分圍繞樞轉臂旋轉時,主體部分由翼形單元支撐。翼形單元能夠分別形成于主體部分的兩側。通孔能夠穿過夾子的側表面形成,而凸起能夠形成于樞轉臂上,其中該凸起安裝到該通孔。夾子能夠通過要被聯接的多個分離部分的組合而形成。支撐桿能夠為矩形柱體,其中其長度可調節。連接構件的一端能夠聯接至車身而其另一端能夠聯接至樞轉臂。連接構件能夠成形為“L”字母的形狀。開口表面能夠朝向車輛的內部在主體部分上形成,而延伸部分能夠設置于主體部分上且由主體部分的最外面形成,該主體部分的最外面朝向該開口表面以預定長度沿著該開口表面的邊界延伸。鏡子能夠插入開口表面的內側,其中通過該延伸部分防止該鏡子從主體部分分離。用于打開或關閉鏡子的門能夠設置于開口表面上,以使得當門滑動時通過該延伸部分引導該門。票夾能夠形成于主體部分的一側上。通過納入本文的附圖以及隨后與附圖一起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原理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和裝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清楚或更為具體地得以說明。【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將會參考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這些實施例對在本文中僅通過下面示例的方式給出的附圖進行闡述,因此對本專利技術是非限制性的,其中: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的用于車輛的遮陽板的視圖。圖2為圖1中示出的遮陽板的支撐桿、夾子、樞轉臂以及連接構件的分解透視圖。圖3為沿圖1中的線A-A剖開的樞轉臂的詳細剖面圖。圖4為圖1中示出的翼形單元部分的詳細視圖。圖5為沿圖1中的線B-B剖開的遮陽板主體的剖面圖。圖6為沿圖1中的線C-C剖開的剖面圖。應當了解,附圖呈現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各個示例性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簡化表示,從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繪制的,本文所公開的本專利技術的各個示例性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在附圖中,附圖標記在全部的幾個附圖中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將詳細參考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方案,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并在下文中描述。當本專利技術結合示例性實施方案描述時,應當理解,現有描述不應當使得本專利技術受到這些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限制。相反地,本專利技術旨在不僅覆蓋這些示例性實施方案,而且覆蓋各種替代方案、修改、等同方案以及其他實施方案,這些替代方案、修改、等同方案以及其他實施方案能夠被包括于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及范疇內。本文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專利技術。在本文中使用的單數形式“一個”以及“該”、“所述”也要包括復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進一步可以理解,術語“包括”在用于本文時,指明所述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個或者多個其他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組合的存在或者增加。在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相關列出項中的任一個以及所有項的組合。下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參考附圖對用于車輛的遮陽板進行描述。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遮陽板的視圖。圖2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的支撐桿600、夾子500、樞轉臂300以及連接構件800的分解透視圖。圖3為沿圖1中的線A-A剖開的樞轉臂的詳細剖面圖。圖4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的翼形單元部分的詳細視圖。圖5為沿圖1中的線B-B剖開的遮陽板主體的剖面圖。圖6為沿圖1中的線C-C剖開的剖面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包括:平板狀主體部分100,其具有預定的厚度;樞轉臂300,其中一端固定至支撐桿600而另一端在截面上與連接構件800接合,該截面被切割形成切割面310且其中設置有彈性構件550,當主體部分100旋轉時,彈性構件550與樞轉臂300的外周的表面接觸;以及夾子500,其從側面地連接至主體部分100以將樞轉臂300的外側牢固地套接(collar)在支撐桿600上。主體部分100在垂直或者水平的方向上繞作為旋轉的中心軸線的樞轉臂300旋轉,并且用于阻擋陽光或者光線進入車輛的內部空間。根據相關技術,樞轉臂彎曲而形成“L”形,而本專利技術的樞轉臂300形成形。支撐桿600形成為矩形,例如是柱形或者條形,且進一步能夠形成為以類似天線的方式縮回或者延伸至各種長度。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支撐桿600、樞轉臂300以及連接構件800分別地形成。然而,它們中的兩個或者更多部件也可以整體形成或者一體形成。樞轉臂300設置成一端固定至支撐桿600而另一端在區段(sect1n)上與連接構件800接合,該區段被切割形成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車輛的遮陽板,其包括:平板狀主體部分,所述平板狀主體部分具有預定厚度;樞轉臂,所述樞轉臂的一端固定至支撐桿而所述樞轉臂的另一端在設置有彈性構件的切割面上與連接構件接合,其中當主體部分旋轉時,所述彈性構件與樞轉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觸;以及夾子,所述夾子從側面連接至所述主體部分并且將樞轉臂的外側牢固地套接在支撐桿。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車承權,鄭大瀷,
申請(專利權)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