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樁基扶墻,其中:包括扶墻樁,扶墻樁包括至少兩根連接樁,每根連接樁至少通過一根扶墻桿與塔吊附著框固定連接,扶墻桿包括扶墻桿中空柱和扶墻桿連接柱,扶墻桿中空柱一端與連接樁固定連接,扶墻桿連接柱一端與塔吊附著框固定連接,扶墻桿中空柱的內徑和扶墻桿連接柱的外徑相吻合,扶墻桿中空柱上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中空柱通孔,扶墻桿連接柱上也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連接柱通孔,扶墻桿連接柱插入扶墻桿中空柱中時,連接柱通孔能與中空柱通孔對齊,并通過緊固件同時穿過兩孔將扶墻桿中空柱和扶墻桿連接柱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基礎穩定、結構簡單穩固、塔吊扶墻桿的長度可調節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
技術介紹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以一節一節的接長,好像一個鐵塔的形式,還叫塔式起重機,用來起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腳手管等施工原材料的設備,是建筑施工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而在設計塔吊時經常要考慮塔吊的安全問題,由于一般塔吊高度較高,而其基部的截面較小從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可能由于根基不穩而導致塔吊的傾倒;現在一般會在塔吊上安裝塔吊扶墻裝置,塔吊扶墻裝置通過套在塔身的扶墻框和連接在扶墻框和建筑物之間的扶墻臂以達到穩定。而在橋梁施工中,一般扶墻裝置沒有穩定的依托,難以架設,塔吊有可能由于根基不穩而傾倒,對施工安全及人民財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其次,由于塔吊和塔吊扶墻收到的水平推力更大,會有細微的橫向晃動,塔吊和塔吊扶墻之間的距離變的難以確定,導致塔吊扶墻桿難以安裝。目前橋梁施工中塔吊扶墻設計一直是個施工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現狀,而供一種基礎穩定、結構簡單穩固、塔吊扶墻桿的長度可調節的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其中:包括數根植入河底的扶墻粧,扶墻粧之間通過支架連為一體,扶墻粧包括至少兩根連接粧,每根連接粧至少通過一根扶墻桿與塔吊附著框固定連接,扶墻桿包括扶墻桿中空柱和扶墻桿連接柱,扶墻桿中空柱一端與連接粧固定連接,扶墻桿連接柱一端與塔吊附著框固定連接,扶墻桿中空柱的內徑和扶墻桿連接柱的外徑相吻合,扶墻桿中空柱上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中空柱通孔,扶墻桿連接柱上也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連接柱通孔,扶墻桿連接柱插入扶墻桿中空柱中時,連接柱通孔能與中空柱通孔對齊,并通過緊固件同時穿過兩孔將扶墻桿中空柱和扶墻桿連接柱連接固定。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上述的連接粧和塔吊附著框上均設置有連接座,扶墻桿中空柱和扶墻桿連接柱與相應的連接座連接固定。上述的扶墻粧數量為五根,其中兩根為連接粧,三根為定位粧。上述的支架包括有水平支架和斜支架。上述的塔吊附著框和支架均為鋼材制造。 上述的扶墻粧為鋼筋混凝土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采用了五根植入河底的鋼筋混凝土粧,通過粧來提供塔吊所需的穩定力,之間通過支架進行連接,支架再分為水平支架和斜支架,進一步進行桁架加固,整個結構非常穩固,扶墻粧和支架共同組成了粧基扶墻主體。扶墻粧通過扶墻桿與塔吊附著框固定,扶墻桿具有一根扶墻桿連接柱和一根扶墻桿中空柱,扶墻桿連接柱插入扶墻桿中空柱中,并通過中空柱通孔和連接柱通孔對齊然后螺栓同時穿過兩孔實現連接。由于扶墻桿連接柱和扶墻桿中空柱均軸向排布數個通孔,因此可以選擇不同位置的通孔進行固定,當選擇位置不同時,扶墻桿連接柱插入扶墻桿中空柱的深度也不同,實現整個塔吊扶墻桿的長度能伸縮、可調節,方便安裝,尤其適用于橋梁施工中塔吊和塔吊扶墻距離不完全確定的情況。本技術具有基礎穩定、結構簡單穩固、塔吊扶墻桿的長度可調節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A-A剖視圖;圖3是扶墻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1至圖3所示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附圖標記為:扶墻粧1、連接粧11、定位粧12、支架2、水平支架21、斜支架22、扶墻桿3、扶墻桿中空柱31、中空柱通孔31a、扶墻桿連接柱32、連接柱通孔32a、塔吊附著框4、連接座5。如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的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其中:包括數根植入河底的扶墻粧1,扶墻粧I之間通過支架2連為一體,扶墻粧I包括至少兩根連接粧11,每根連接粧11至少通過一根扶墻桿3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扶墻桿3包括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扶墻桿中空柱31 —端與連接粧11固定連接,扶墻桿連接柱32 —端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扶墻桿中空柱31的內徑和扶墻桿連接柱32的外徑相吻合,扶墻桿中空柱31上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中空柱通孔31a,扶墻桿連接柱32上也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連接柱通孔32a,扶墻桿連接柱32插入扶墻桿中空柱31中時,連接柱通孔32a能與中空柱通孔31a對齊,并通過緊固件同時穿過兩孔將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連接固定。實施例中,連接粧11和塔吊附著框4上均設置有連接座5,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與相應的連接座5連接固定。實施例中,扶墻粧I數量為五根,其中兩根為連接粧11,三根為定位粧12。實施例中,支架2包括有水平支架21和斜支架22。實施例中,塔吊附著框4和支架2均為鋼材制造。實施例中,扶墻粧I為鋼筋混凝土粧。本技術的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采用了五根植入河底的鋼筋混凝土粧,通過粧來提供塔吊所需的穩定力,之間通過支架2進行連接,支架2再分為水平支架21和斜支架22,進一步進行桁架加固,整個結構非常穩固。扶墻粧I通過扶墻桿3與塔吊附著框固定,扶墻桿3具有一根扶墻桿連接柱32和一根扶墻桿中空柱31,扶墻桿連接柱32插入扶墻桿中空柱31中,并通過中空柱通孔31a和連接柱通孔32a對齊然后螺栓同時穿過兩孔實現連接。由于扶墻桿連接柱32和扶墻桿中空柱31均軸向排布數個通孔,因此可以選擇不同位置的通孔進行固定,當選擇位置不同時,扶墻桿連接柱32插入扶墻桿中空柱31的深度也不同,實現整個塔吊扶墻桿的長度能伸縮、可調節,方便安裝,尤其適用于橋梁施工中塔吊和塔吊扶墻距離不完全確定的情況。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技術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其特征是:包括數根植入河底的扶墻粧(I),所述的扶墻粧(I)之間通過支架(2)連為一體,所述的扶墻粧(I)包括至少兩根連接粧(11),每根所述的連接粧(11)至少通過一根扶墻桿(3)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3)包括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 —端與連接粧(11)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 —端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的內徑和扶墻桿連接柱(32)的外徑相吻合,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上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中空柱通孔(31a),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上也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連接柱通孔(32a),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插入扶墻桿中空柱(31)中時,所述的連接柱通孔(32a)能與中空柱通孔(31a)對齊,并通過緊固件同時穿過兩孔將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連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粧(11)和塔吊附著框(4)上均設置有連接座(5),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與相應的連接座(5)連接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粧基扶墻,其特征是:所述的扶墻粧(I)數量為五根,其中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橋梁施工用塔吊樁基扶墻,其特征是:包括數根植入河底的扶墻樁(1),所述的扶墻樁(1)之間通過支架(2)連為一體,所述的扶墻樁(1)包括至少兩根連接樁(11),每根所述的連接樁(11)至少通過一根扶墻桿(3)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3)包括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一端與連接樁(11)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一端與塔吊附著框(4)固定連接,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的內徑和扶墻桿連接柱(32)的外徑相吻合,所述的扶墻桿中空柱(31)上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中空柱通孔(31a),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上也沿軸向方向開設有數個連接柱通孔(32a),所述的扶墻桿連接柱(32)插入扶墻桿中空柱(31)中時,所述的連接柱通孔(32a)能與中空柱通孔(31a)對齊,并通過緊固件同時穿過兩孔將扶墻桿中空柱(31)和扶墻桿連接柱(32)連接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偉,彭楠,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龐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