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包括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頂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上方的多個上部噴頭和與各上部噴頭連接的上部壓縮空氣管道,底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下方的多個下部噴頭和與各下部噴頭連接的下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分別與外部壓縮空氣源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頂部吹掃機構和底部吹掃機構,可以同時或分別對有軌電車車底和車頂進行吹掃,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吹掃裝置只能吹掃車底的問題,節約土地資源和設備投資,縮短車輛吹掃檢修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鐵路機車維修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
技術介紹
有軌電車作為一種新型的交通方式,正在國內得到推廣和應用。地鐵等有軌電車車輛底部的電氣裝置在運行一段時間會會積聚大量粉塵,需及時予以清理以避免影響電車的正常運行。有軌電車車輛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如電器設備主要布置在車頂等,在車輛維修前,需要對車頂設備進行吹掃作業。目前,有軌電車車輛吹掃裝置已相對比較成熟,但是主要是針對有軌電車車輛的走行部和設備布置特點進行設計的,車輛吹掃裝置只能對車底進行吹掃,而無法實現對車頂的吹掃,給有軌電車車輛的吹掃作業帶來了不便。單獨增設一套車頂吹掃裝置不僅占用土地,增加設備投資成本,而且延長了車輛吹掃檢修的時間。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以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其既可以對有軌電車車底進行吹掃,也可以對有軌電車車頂進行吹掃。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用于對有軌電車車輛進行吹掃,包括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上方的多個上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上部噴頭連接的上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底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下方的多個下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下部噴頭連接的下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分別與外部壓縮空氣源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上方設有遮擋板,所述各上部噴頭陣列布置在所述遮擋板上,每列上部噴頭串聯成一上部支路,各上部支路并聯連接在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上。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下方間隔設有多道軌道柱,所述各下部噴頭陣列布置在所述多道軌道柱上,每列下部噴頭串聯成一下部支路,各下部支路并聯連接在所述下部壓縮空氣管道上。進一步地,所述除塵機構包括吸風管和設于吸風管入口處的除塵裝置。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下方還設有風管地溝,所述吸風管設于所述風管地溝內。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車輛在吹掃庫內進行吹掃,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均設于所述吹掃庫內。進一步地,每條支路上設有一電磁閥。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還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別與各電磁閥連接。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頂部吹掃機構和底部吹掃機構,可以同時或分別對有軌電車車底和車頂進行吹掃,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吹掃裝置只能吹掃車底的問題,節約土地資源和設備投資,縮短車輛吹掃檢修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將上部噴頭設置在遮擋板上,不需要另外增加頂部吹掃機構的固定裝置,結構簡單,節約設備成本。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各支路上設置電磁閥,各電磁閥可以通過中央控制器進行控制,從而可以根據車輛各部分積灰情況選擇性開啟和關閉相應噴頭,從而節約能源,而且可以避免壓縮空氣的持續性強力吹掃影響車輛電氣設備的使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沿A-A的剖視圖;圖3為圖1沿B-B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用于對有軌電車車輛進行吹掃,包括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其中,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上方的多個上部噴頭1和與各所述上部噴頭1連接的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連接有外部壓縮空氣源。所述底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下方的多個下部噴頭3和與各所述下部噴頭3連接的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所述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連接有外部壓縮空氣源。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連接同一外部壓縮空氣源,優選在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上分別設一控制閥,從而可以實現頂部吹掃機構和底部吹掃機構的獨立工作。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結構,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上方設有遮擋板9,所述各上部噴頭1陣列布置在所述遮擋板9上,每列上部噴頭1串聯成一上部支路,各上部支路并聯連接在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上。實際使用時,遮擋板9包括設于軌道兩側的直立部分和設于軌道上方的水平部分,所述各上部噴頭1即設置在所述水平部分上;所述的直立部分和水平部分的安裝位置應不侵入有軌電車的建筑界限,即不影響有軌電車在軌道上運行。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下方間隔設有多道軌道柱5,所述各下部噴頭3陣列布置在所述多道軌道柱5上,每列下部噴頭3串聯成一下部支路,各下部支路并聯連接在所述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上。即:多道軌道柱5沿軌道長度方向按均勻間隔布置,所述下部噴頭3的列數小于軌道柱5的列數,每列下部噴頭3設置在其中一列軌道柱5上。另外,上部壓縮空氣管道2設置在遮擋板9上,下部壓縮空氣管道4設置在軌道柱5上。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結構,所述除塵機構包括吸風管6和設于吸風管6入口處的除塵裝置8。進一步地,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下方還設有風管地溝7,所述吸風管6設于所述風管地溝7內。所述除塵裝置8可以包括吸塵罩和除塵器,任何可用于將含塵氣體進行過濾除塵的除塵器都可用于本實施例。實際使用時,本實施例提供的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可安裝在吹掃庫內,也可露天安裝。當有軌電車車輛在吹掃庫內進行吹掃時,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均設于所述吹掃庫內。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結構,每條上部支路和每條下部支路上均設有一電磁閥。所述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還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別與各電磁閥的工作電路連接。中央控制器通過控制各電磁閥的工作電路來控制相應電磁閥工作,從而控制相應支路進行吹掃作業。由于車輛不同部位積灰情況不同,若同時開啟所有噴頭進行吹掃,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壓縮空氣的持續性強力吹掃會對有軌電車的電氣設備造成影響甚至損壞,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可以根據車輛各部分積灰情況選擇性開啟和關閉相應噴頭,從而節約能源,不會對電氣設備造成影響。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可以采用現有的中央控制裝置,如PLC等,該中央控制器可接入有軌電車車輛檢修系統,實現完全自動化控制,且不需要額外進行編程控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頂部吹掃機構和底部吹掃機構,可以同時或分別對有軌電車車底和車頂進行吹掃,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吹掃裝置只能吹掃車底的問題,節約土地資源和設備投資,縮短車輛吹掃檢修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將上部噴頭1設置在遮擋板9上,不需要另外增加頂部吹掃機構的固定裝置,結構簡單,節約設備成本。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各支路上設置電磁閥,各電磁閥可以通過中央控制器進行控制,從而可以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用于對有軌電車車輛進行吹掃,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上方的多個上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上部噴頭連接的上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底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下方的多個下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下部噴頭連接的下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分別與外部壓縮空氣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有軌電車車輛吹掃系統,用于對有軌電車車輛進行吹掃,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吹掃機構、底部吹掃機構和除塵機構;所述頂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上方的多個上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上部噴頭連接的上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底部吹掃機構包括設于有軌電車軌道下方的多個下部噴頭和與各所述下部噴頭連接的下部壓縮空氣管道,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和下部壓縮空氣管道連接同一外部壓縮空氣源;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上方設有遮擋板,所述各上部噴頭陣列布置在所述遮擋板上,每列上部噴頭串聯成一上部支路,各上部支路并聯連接在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上;所述遮擋板包括設于軌道兩側的直立部分和設于軌道上方的水平部分,所述各上部噴頭和所述上部壓縮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水平部分上;所述有軌電車軌道下方間隔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應峰,繆東,周小斌,邱海波,舒冬,夏季,代剛,胡立翔,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