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1)和固定安裝于底盤(1)上的頂蓋(5);所述底盤(1)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4),上方設置有若干條輻射狀的長油槽(3);所述頂蓋(5)中設置有浸油槽(8),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3)對應的、通過上油道(10)與長油槽(3)連通的短油槽(6);頂蓋(5)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6)連通并與浸油槽(8)相通的環形槽(9)。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實現對蝸輪沿圓周均勻注油、保證蝸輪蝸桿在嚙合過程中的潤滑,防止蝸輪由于沒有油脂潤滑而出現剔齒、塑性變形等故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注油設備,特別是一種與注油泵、定量閥配合使用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
技術介紹
汽車刮水器的蝸輪是雨刮減速機構的重要零部件,該零件是塑料件,既需要傳遞扭矩,還必須要滿足150萬次的壽命要求,在整個壽命過程中不能出現剔齒、塑性變形等,一旦失效,整個產品就會失效,對此,蝸輪必須要進行涂油作為潤滑。以前,汽車刮水器蝸輪的制造商是采用手工在蝸輪蝸桿處涂油,這種涂油方式的結果是效率低下,浪費油脂,更為嚴重的是在一部分齒上涂了油,而其他的大部分齒上并沒有得到涂油,影響了蝸輪的使用壽命及產品的使用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對蝸輪沿圓周均勻注油、保證蝸輪蝸桿在嚙合過程中的潤滑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與注油泵、定量閥配合使用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包括注油泵、與之通過油管連接的定量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和固定安裝于底盤上的頂蓋;所述底盤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上方設置有若干條輻射狀的長油槽;所述頂蓋中設置有浸油槽,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對應的、通過上油道與長油槽連通的短油槽;頂蓋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連通并與浸油槽相通的環形槽。上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中:長油槽至少為12條。上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中:所述短油槽的遠離圓心端與大氣相通。上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中:所述底盤和頂蓋通過螺釘固定。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在固體金屬上開油槽代替以往采用油管的的傳輸方式,傳輸更加有效,不易產生堵塞、油管干涉等問題;通過注油泵,給油脂加壓,將油脂壓縮到定量閥中,設置定量閥注油的時間,油脂每次定量注入,通過下油道、輻射狀的長油槽、上油道、輻射狀的短油槽,再通過環形槽的均勻化涂抹,當蝸輪齒槽油脂注滿后,注滿后的油脂沿環形槽傳輸到下一個齒槽,這樣,就保證了蝸輪的每個齒槽都注上油脂,提高了齒輪的潤滑和嚙合性能,防止蝸輪由于沒有油脂潤滑而出現剔齒、塑性變形等故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頂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圖中標記:1、底盤;2、下螺紋孔;3、長油槽;4、下油道;5、頂蓋;6、短油槽;7、上螺紋孔;8、浸油槽;9、環形槽;10、上油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提出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實施例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與注油泵、定量閥配合使用,構成如圖1到4所示,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I和固定安裝于底盤I上的頂蓋5 ;所述底盤I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4,上方設置有12條輻射狀的長油槽3,四周設置有12處下螺紋孔2 ;所述頂蓋5中心處設置有浸油槽8,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3對應的、通過上油道10與長油槽3連通的12條短油槽6,短油槽6的遠離圓心端與大氣相通;頂蓋5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6連通并與浸油槽8相通的環形槽9 ;頂蓋5四周設置有與底盤I上的下螺紋孔2對應的上螺紋孔7。圖5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的原理示意圖。通過注油泵,給油脂加壓,將油脂壓縮到定量閥中,設置定量閥注油的時間,油脂每次定量注入,通過油管進入下油道4、輻射狀的長油槽3、上油道4、輻射狀的短油槽10,再通過環形槽9的均勻化涂抹,當蝸輪齒槽油脂注滿后,注滿后的油脂沿環形槽傳輸到下一個齒槽,這樣,就保證了蝸輪的每個齒槽都注上油脂,提高了齒輪的潤滑和嚙合性能,防止蝸輪由于沒有油脂潤滑而出現剔齒、塑性變形等故障。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I)和固定安裝于底盤(I)上的頂蓋(5);所述底盤(I)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4),上方設置有若干條輻射狀的長油槽(3);所述頂蓋(5)中設置有浸油槽(8),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3)對應的、通過上油道(10)與長油槽(3)連通的短油槽(6);頂蓋(5)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6)連通并與浸油槽(8)相通的環形槽(9)。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油槽(3)至少為12條。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油槽(6)的遠離圓心端與大氣相通。4.如以上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I)和頂蓋(5)通過螺釘固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1)和固定安裝于底盤(1)上的頂蓋(5);所述底盤(1)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4),上方設置有若干條輻射狀的長油槽(3);所述頂蓋(5)中設置有浸油槽(8),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3)對應的、通過上油道(10)與長油槽(3)連通的短油槽(6);頂蓋(5)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6)連通并與浸油槽(8)相通的環形槽(9)。本技術能實現對蝸輪沿圓周均勻注油、保證蝸輪蝸桿在嚙合過程中的潤滑,防止蝸輪由于沒有油脂潤滑而出現剔齒、塑性變形等故障。【IPC分類】F16H57-04【公開號】CN204344890【申請號】CN201420834232【專利技術人】盧振羽, 王國文 【申請人】貴陽萬江航空機電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蝸輪圓周均勻注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定量閥通過油管連接的底盤(1)和固定安裝于底盤(1)上的頂蓋(5);所述底盤(1)內下方設置有與定量閥連接的下油道(4),上方設置有若干條輻射狀的長油槽(3);所述頂蓋(5)中設置有浸油槽(8),四周壁內設置有與長油槽(3)對應的、通過上油道(10)與長油槽(3)連通的短油槽(6);頂蓋(5)的四周壁內中還設置有將短油槽(6)連通并與浸油槽(8)相通的環形槽(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振羽,王國文,
申請(專利權)人:貴陽萬江航空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