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電腦橫機,包括有機架和針床托架成套,在針床托架成套上安裝有第一機頭和第二機頭,在機架上安裝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帶動第一機頭和第二機頭在針床托架成套上沿著同一方向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第一機頭通過第一連接塊固定在同步帶上,第二機頭通過第二連接塊固定在同步帶上,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在連接桿兩端分別設有正反螺紋,在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設有與連接桿對應端的螺紋相配合的螺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該電腦橫機的兩個機頭之間通過連接桿相互連接固定,可提高機頭的行走同步性,需要調節兩機頭之間的距離時,只需要旋轉連接桿就可以使兩機頭同步相對或者相向移動,調節非常方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編織橫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的電腦橫機。
技術介紹
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按照機頭個數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單機頭電腦橫機和雙機頭電腦橫機,雙機頭電腦橫機是在同一臺針織橫機中安裝兩個機頭,可以同步編織相同花型的織物,由于其工作效率較高,目前已得到了廣泛應用。雙機頭電腦橫機在工作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兩個機頭行走的同步性,而且有時候也需要對兩個機頭之間的距離進行微調,使機頭之間的距離能滿足設定的要求。目前的雙機頭電腦橫機一般通過同步帶帶動兩個機頭同步移動,但由于兩個機頭往往都獨立地固定在同步帶上,因而不容易對兩個機頭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此外,由于雙機頭電腦橫機的尺寸一般較大,且安裝同步帶的兩個帶輪往往設置在橫機的兩側,因而同步帶較長,特別是長久使用后容易產生同步帶松懈現象,從而影響到雙機頭移動的同步性和可靠性,進而影響產品的加工精度。另外,電腦橫機的尺寸變大后,對橫機的整體結構強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提供一種雙機頭行走同步性高且便于對兩個機頭之間的相互距離進行調節的新型的電腦橫機。本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結構強度高的新型的電腦橫機。本技術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新型的電腦橫機,包括有機架和安裝在機架上的針床托架成套,在所述的針床托架成套上安裝有第一機頭和第二機頭,在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帶動所述第一機頭和第二機頭在針床托架成套上沿著同一方向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機頭通過第一連接塊固定在同步帶上,所述的第二機頭通過第二連接塊固定在同步帶上,所述的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桿兩端分別設有正反螺紋,在所述的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設有與連接桿對應端的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優選地,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在所述的第一螺柱上設有正旋外螺紋,在所述的第二螺柱上設有反旋外螺紋,在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在所述的第一螺套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柱上的正旋外螺紋相配合的正旋內螺紋,在所述的第二螺套上設有與所述第二螺柱上的反旋外螺紋相配合的反旋內螺紋。當然,也可以在連接桿的兩端設置正反內螺紋,而在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分別設置相應的正反外螺紋。為了避免同步帶產生松弛現象,在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一張緊輪,且所述張緊輪位于所述同步帶的下方并與同步帶的中間段相抵。當然,張緊輪也可以有多個并沿著同步帶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從而對同步帶起到更好的張緊作用。本技術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電腦橫機在所述的機架上固定有豎向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所述的第一支架支撐在橫機置紗板的中部,所述的第二支架支撐在天線臺固定桿的中部。為了進一步提高電腦橫機的結構強度,在所述的針床托架成套上安裝有天桿支撐座,橫機天桿的兩端安裝在天桿支撐座上,在天桿上沿著天桿的長度方向設有加強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電腦橫機的兩個機頭之間通過連接桿相互連接固定,可提高機頭的行走同步性,且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有正反螺紋,相應地在兩機頭的連接部位上分別設有與連接桿兩端的正反螺紋相配合的螺紋,需要調節兩機頭之間的距離時,只需要旋轉連接桿就可以使兩機頭同步相對或者相向移動,調節非常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中B部的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中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中C部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2中D部的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電腦橫機包括機架1,在機架I上安裝有針床托架成套2和驅動電機(圖中未示),在機架I的左右兩側各固定有一個同步帶輪5,同步帶6安裝在上述兩同步帶輪5上,驅動電機驅動同步帶輪5轉動進而帶動同步帶6移動,第一機頭3安裝在針床托架成套2上并通過第一連接塊7固定在同步帶6上,第二機頭4安裝在針床托架成套2上并通過第二連接塊8固定在同步帶6上,這樣,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第一機頭3和第二機頭4能隨著同步帶6沿著同一方向同步移動。結合圖3至圖5所示,為了進一步提高兩機頭的行走同步性,第一機頭3與第二機頭4通過剛性的連接桿9相連接。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頭3與第二機頭4之間的連接結構如下:連接桿9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有第一螺柱91和第二螺柱92,在第一螺柱91上設有正旋外螺紋,在第二螺柱92上設有反旋外螺紋,在第一連接塊7和第二連接塊8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螺套71和第二螺套81,在第一螺套71上設有與第一螺柱91上的正旋外螺紋相配合的正旋內螺紋,在第二螺套81上設有與第二螺柱92上的反旋外螺紋相配合的反旋內螺紋。這樣,需要調節第一機頭3與第二機頭4之間的距離時,只需要旋轉連接桿9就可以使兩機頭同步相對或者相向移動,調節非常方便。結合圖6所示,由于該電腦橫機的同步帶6較長,為避免出現同步帶6松弛現象,本實施例中,在機架I上安裝有張緊輪10,且該張緊輪10位于同步帶6的下方并與同步帶6的中間段相抵。當然,也可以設置多個張緊輪10,并在同步帶6的下方沿著同步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結合圖7所示,為了提高橫機的結構強度,在機架I上固定有豎向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且第一支架11支撐在橫機置紗板13的中部,第二支架12支撐在天線臺固定桿14的中部。這樣,第一支架11可以對置紗板13起到支撐作用,第二支架12可以對天線臺固定桿14起到支撐作用。另外,為了提高天桿16的結構強度,本實施例中,在針床托架成套2上安裝有天桿支撐座15,天桿16的兩端安裝在天桿支撐座15上,在天桿16上沿著天桿的長度方向設有加強筋161。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對本技術進行多種改型或改進,這些均被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新型的電腦橫機,包括有機架(I)和安裝在機架上的針床托架成套(2),在所述的針床托架成套(2)上安裝有第一機頭(3)和第二機頭(4),在所述的機架(I)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6)帶動所述第一機頭(3)和第二機頭(4)在針床托架成套(2)上沿著同一方向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機頭(3)通過第一連接塊(7)固定在同步帶(6)上,所述的第二機頭(4)通過第二連接塊(8)固定在同步帶(6)上,所述的第一連接塊(X)和第二連接塊(8)通過連接桿(9)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桿(9)兩端分別設有正反螺紋,在所述的第一連接塊(7)和第二連接塊(8)上設有與連接桿(9)對應端的螺紋相配合的螺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電腦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9)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有第一螺柱(91)和第二螺柱(92),在所述的第一螺柱(91)上設有正旋外螺紋,在所述的第二螺柱(92)上設有反旋外螺紋,在所述第一連接塊(7)和第二連接塊(8)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螺套(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的電腦橫機,包括有機架(1)和安裝在機架上的針床托架成套(2),在所述的針床托架成套(2)上安裝有第一機頭(3)和第二機頭(4),在所述的機架(1)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6)帶動所述第一機頭(3)和第二機頭(4)在針床托架成套(2)上沿著同一方向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機頭(3)通過第一連接塊(7)固定在同步帶(6)上,所述的第二機頭(4)通過第二連接塊(8)固定在同步帶(6)上,所述的第一連接塊(7)和第二連接塊(8)通過連接桿(9)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桿(9)兩端分別設有正反螺紋,在所述的第一連接塊(7)和第二連接塊(8)上設有與連接桿(9)對應端的螺紋相配合的螺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波杰,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夢之星針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