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刮片柔性壁圓孔內支撐雨刷葉片液壓式雨刮器,包括雨刮電機和雨刷驅動機構以及雨刷,其特征是:由兩個葉片擺動油缸之間通過液壓油管聯通并傳遞扭矩;在主動葉片擺動油缸上設有一正反轉齒輪間歇傳動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雨刮器的雨刷驅動機構用柔性管道液壓傳動,傳遞扭矩大,安裝時受結構限制小,并且是完全的封閉結構,尤其適合外部環境結構復雜以及遠距離傳動,且不受外部影響,避免了因外部障礙物導致雨刮電機燒毀的弊端,雨刮膠條為柔性壁支承能更好地與風擋玻璃貼合,三刮片結構是一般的單刮片刮除效率的三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所屬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雨刮器,屬汽車雨刮器領域,尤其是液壓傳動的雨刮器。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雨刮器的雨刷驅動機構多數為連趕傳動,其工作時的噪聲較大,并且,連趕傳動機構為敞開式,受外部影響較大,在工作時如遇到障礙物阻擋易導致雨刮電機燒毀;市場上的雨刮膠條的刮片的支承臺通常都是剛性的,由于風擋玻璃是曲面形狀,加之制造原因以及使用過程磨損等原因造成風擋玻璃表面不規則缺陷,在剛性支承下的刮片很難適應風擋玻璃表面的變化,而且只有一個刮片,在刮除的過程中刮凈度低,刮除效率差,不易快速刮凈,易造成視線模糊,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雨刮器驅動機構工作時噪聲較大,并且,連趕傳動機構為敞開式,受外部影響較大,在工作時如遇到障礙物阻擋易導致雨刮電機燒毀;雨刮膠條的刮片在剛性支承下的刮片很難適應風擋玻璃表面的變化,在刮除的過程中刮水效率低,不易快速刮凈,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三刮片柔性壁支承雨刷葉片液壓式雨刮器,它是一種完全封閉的結構,噪聲低,而且不受外部環境影響;雨刮膠條能更好地與風擋玻璃貼合,并能夠迅速刮凈。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刮片柔性壁圓孔內支撐雨刷葉片液壓式雨刮器,包括雨刮電機(36)和雨刷驅動機構(70)以及雨刷(31),其特征是:雨刷驅動軸(50)分為被動雨刷驅動軸(32)和主動雨刷驅動軸(49),并分別與被動葉片擺動油缸(34)的被動油缸軸(51)和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的主動油缸軸(52)同軸相接;被動油缸軸(51)和主動油缸軸(52)上分別設有被動油缸隔板(33)和主動油缸隔板(37),被動葉片擺動油缸(34)和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之間通過液壓油管(48)聯通并傳遞扭矩;在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上設有一正反轉齒輪間歇傳動機構(53),其結構為:在主動油缸軸(52)軸向一側設有同軸聯動的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在主動油缸軸(52)的徑向兩側對稱設置兩個半圓齒輪,即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分別與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交替嚙合;在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的軸向一側設置兩個分別與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同軸聯動的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在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之間設有一與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相嚙合的蝸桿(46),蝸桿(46)的一端與雨刮電機軸(45)相接。當蝸桿(46)轉動時會驅動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成反向運動,同時,同軸聯動的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也成反向運動,由于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與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是交替嚙合,當右半圓齒輪(41)與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嚙合時,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朝一個方向運動,而當左半圓齒輪(42)與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嚙合時,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朝相反方向運動,從而驅動雨刷作來回往復運動。液壓油管(48)為柔性管。所述雨刷(31),在雨刮膠條⑴的上部設有雨刮膠條固定卡槽(2),下部設有刮片(6),其特征是:在所述雨刮膠條固定卡槽(2)的底板(3)內沿雨刮膠條⑴的軸向左右對稱平行設置兩條管狀空腔,左腔體(17)和右腔體(16),形成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以及中隔壁(12),底板(3)和左腔體(17)以及右腔體(16)構成柔性壁支承結構(7);在底板(3)的兩側下端分別設有延柔性壁支承結構(7)軸向平行設置的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以及中刮片(14)。刮片在柔性壁支承結構支承下能夠更好地適應風擋玻璃的曲面變化,更好地貼合使刮凈度增加,兩條管狀空腔在保證柔性壁柔度的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抗過度變形并保持穩定的作用,而三刮片結構是一般的單刮片刮除效率的三倍。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的壁厚從壁的上下端向中間呈由厚逐漸變薄的漸變狀。左柔性壁⑷和右柔性壁(5)的中部向外凸起。這種設計使柔性壁支承結構具有良好的柔度的同時又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以及中刮片(14)的上端分別設有左刮片倒梯形支承臺(9)和右刮片倒梯形支承臺(8)以及中刮片倒梯形支承臺(15)。倒梯形支承臺設計是防止刮片倒伏,起支撐和加強作用,增強刮片的韌度并兼有防止柔性壁支承結構過度變形的作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雨刮器的雨刷驅動機構用柔性管道液壓傳動,傳遞扭矩大,體積小,響應迅速,由于柔性管道液壓傳動,安裝時受結構限制小,并且是完全的封閉結構,工作時噪聲低,尤其適合外部環境結構復雜以及遠距離傳動,能夠適應不同車型,且不受外部影響,避免了因外部障礙物導致雨刮電機燒毀的弊端,有效地降低了車內噪聲,提高了車輛運行時內部的舒適性;刮片在柔性支承結構的支承下與雨風擋玻璃的曲面貼合度更好,從而提高雨刮片的刮凈度,兩條管狀空腔在保證柔性壁柔度的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抗過度變形并保持穩定的作用,三刮片結構是一般的單刮片刮除效率的三倍,刮除效率提高,能夠迅速給駕駛者提供清晰透明的視線區域,給安全行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實際應用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正反轉齒輪間歇傳動機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正反轉齒輪間歇傳動機構圖軸測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正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主動葉片擺動油缸剖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雨刷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雨刮膠條橫截面圖。圖中1.雨刮膠條,2.雨刮膠條固定卡槽,3.雨刮膠條卡槽底板,4.左柔性壁,5.右柔性壁,6.刮片,7.柔性壁支承結構,8.右刮片倒梯形支承臺,9.左刮片倒梯形支承臺,10.左刮片,11.右刮片,12.中隔壁,13.柔性壁底板,14.中刮片,15.中刮片倒梯形支承臺,16.右腔體,17.左腔體,31.雨刷,32.被動雨刷驅動軸,33.被動油缸葉片,34.被動葉片擺動油缸,36.雨刮電機,37.主動油缸葉片,38.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9.右驅動齒輪,40.左驅動齒輪,41.右半圓齒輪,42.左半圓齒輪,43.右驅動齒輪軸,44.左驅動齒輪軸,45.雨刮電機軸,46.蝸桿,47.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8.液壓油管,49.主動雨刷驅動軸,50.雨刷驅動軸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刮片柔性壁圓孔內支撐雨刷葉片液壓式雨刮器,包括雨刮電機(36)和雨刷驅動機構(70)以及雨刷(31),其特征是:雨刷驅動軸(50)分為被動雨刷驅動軸(32)和主動雨刷驅動軸(49),并分別與被動葉片擺動油缸(34)的被動油缸軸(51)和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的主動油缸軸(52)同軸相接;被動油缸軸(51)和主動油缸軸(52)上分別設有被動油缸隔板(33)和主動油缸隔板(37),被動葉片擺動油缸(34)和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之間通過液壓油管(48)聯通并傳遞扭矩;在主動葉片擺動油缸(47)上設有一正反轉齒輪間歇傳動機構(53),其結構為:在主動油缸軸(52)軸向一側設有同軸聯動的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在主動油缸軸(52)的徑向兩側對稱設置兩個半圓齒輪,即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分別與主動油缸驅動齒輪(38)交替嚙合;在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的軸向一側設置兩個分別與右半圓齒輪(41)和左半圓齒輪(42)同軸聯動的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在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之間設有一與右驅動齒輪(39)和左驅動齒輪(40)相嚙合的蝸桿(46),蝸桿(46)的一端與雨刮電機軸(45)相接;所述雨刷(31),在雨刮膠條(1)的上部設有雨刮膠條固定卡槽(2),下部設有刮片(6),在所述雨刮膠條固定卡槽(2)的底板(3)內沿雨刮膠條(1)的軸向左右對稱平行設置兩條管狀空腔,左腔體(17)和右腔體(16),形成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以及中隔壁(12),底板(3)和左腔體(17)以及右腔體(16)構成柔性壁支承結構(7);在底板(3)的兩側下端分別設有延柔性壁支承結構(7)軸向平行設置的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以及中刮片(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陳學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