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該中藥是由松蒿、天胡荽、桉葉、白芷、辛夷、蜈蚣蘭、防風、九節菖蒲、茶膏、甘草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
,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
技術介紹
變應性鼻炎(AR)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為10%?25%。變應性鼻炎分為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和季節性變應性鼻炎。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鼻癢、陣發性噴嚏、大量水樣鼻涕和鼻塞。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病程長、癥狀持續存在,嚴重者影響其生活質量。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常在悶熱天氣發作,或熱氣誘發,鼻黏膜腫,可伴咳嗽咽癢,口干煩熱,舌紅苔白或薄黃,脈弦數或弦滑。西醫西藥治療,靶點明確,控制增長快速、確切,使用方便,但不能治愈而需長期應用。而且此類藥物除出現頭暈等共濟失調問題外,其他副作用亦不能被忽視。專利技術人經過長期實踐得出采用中藥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能夠通過調整臟腑功能,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的目的,因而能取得長期的療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松蒿、天胡荽、桉葉、白芷、辛夷、蜈蚣蘭、防風、九節菖蒲、茶膏、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制備本專利技術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松蒿40 - 50份、天胡荽30 — 40份、桉葉30 - 40份、白芷20 - 30份、辛夷20 — 30份、蜈蚣蘭20 — 30份、防風20 — 30份、九節菖蒲5 — 10份、茶骨5 — 10份、甘草10 — 2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松蒿45份、天胡荽35份、桉葉35份、白芷25份、辛夷25份、蜈蟻蘭25份、防風25份、九節菖蒲6份、茶膏8份、甘草15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松蒿:微辛、性涼。歸肺、脾、胃經。清熱利濕,解毒。臨床用于黃疸,水腫,風熱感冒,口瘡,鼻炎,瘡市腫毒等癥。天胡荽:辛、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黃疸,痢疾,水腫,淋癥,目翳,喉腫,癰腫瘡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桉葉:辛、苦,性寒。歸肺、胃、脾、肝經。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化痰理氣,殺蟲止癢。臨床用于感冒,咳嗽,脘腹脹痛,腹瀉,痢疾,風濕病,濕疹,疥瘡等癥。白芷:辛、溫。歸肺、脾、胃經。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于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淵,濕勝久瀉,婦女白帶,癰疽瘡瘍,毒蛇咬傷等。辛夷:辛、溫。歸肺、胃經。散風寒、通鼻竅。用于鼻淵,風寒感冒之頭痛,鼻塞,流涕等。蜈蚣蘭:涼,微苦。歸肺、腎、膀胱經。清熱解毒,潤肺止血。臨床用于氣管炎,咳血,口腔炎,慢性鼻竇炎,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膽囊炎,小兒驚風等癥。防風: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發表散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用于感冒頭痛,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證等。九節菖蒲:辛、溫。歸心、肝、脾經?;甸_竅,安神,宣濕醒脾,解毒。臨床用于熱病神昏,癲癇,氣閉耳聾,多夢健忘,胸悶腹脹,食欲不振,風濕痹痛,癰疽,疥癬等癥。茶膏:苦、甘、涼。歸心、胃、肺經。清熱生津,寬胸開胃,醒酒怡神。臨床用于煩熱口渴,舌糜,口臭,喉痹等癥。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用于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屬中醫學“鼻鼽”范疇。其與肺、脾、腎三臟虛損,正氣不足有關。鼻為肺之上竅,肺氣虛則腠理疏松,衛表不固,易使風寒、異氣之邪侵襲鼻竅,邪正相搏,進而導致肺氣失宣、津液停聚,出現陣發性噴嚏、流涕、鼻塞等癥狀。脾主運化,脾氣虛弱,化生不足,則鼻竅失養,易受邪侵;脾主運化水液,脾虛則水濕不運,停聚鼻竅,致鼻塞、流涕、下鼻甲肥大。本專利技術中松蒿清熱利濕、解毒,為本方君藥,天胡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桉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白芷祛風除濕、通竅,辛夷散風寒、通鼻竅,蜈蚣蘭清熱解毒,防風發表散風、利濕,九節菖蒲開竅、安神、利濕、解毒,茶膏清熱生津、寬胸解毒,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濕、祛風通竅,解毒益氣之功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對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具有獨特的療效。本專利技術中藥于2009年至2012年臨床觀察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71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71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31.3歲。2、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①以陣發性鼻癢,連續噴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為主要癥狀。伴有失嗅、眼癢、咽喉癢等癥。②起病迅速。癥狀一般持續數分鐘至數十分鐘。間歇期無噴嚏及鼻塞??刹l蕁麻疹、哮喘等病。③常因接觸花粉、煙塵、化學氣體等致敏物質而發病,有時環境溫度變化亦可誘發。④鼻腔檢查黏膜多為蒼白,少數充血,鼻甲腫脹。發作時有較多分泌物。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臨床癥狀為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常在悶熱天氣發作,或熱氣誘發,鼻黏膜腫,可伴咳嗽咽癢,口干煩熱,舌紅苔白或薄黃,脈弦數或弦滑。3、治療方法 3.1處方:松蒿45g、天胡荽35g、桉葉35g、白芷25g、辛夷25g、蜈蚣蘭25g、防風25g、九節菖蒲6g、茶膏Sg、甘草15g。3.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工藝制成湯劑,每日I劑,每日2次,7天為I療程。4、治療結果: 4.1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 治愈:鼻塞、鼻癢及噴嚏癥狀消失,鼻腔黏膜淡紅或灰黯,鼻腔內無異常分泌物; 顯效:鼻塞、鼻癢、噴嚏及流清涕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僅受寒后偶可出現,鼻腔黏膜淡紅或灰黯,鼻腔內無異常分泌物,或有少許黏白涕; 有效:鼻塞、噴嚏及流清涕癥狀較前減輕,鼻黏膜蒼白灰黯或淡紅; 無效:服藥后癥狀無變化。4.2結果:71例患者中,治愈41例(57.7 % ),顯效15例(21.1 % ),有效10例(14.1% ),無效5例(7.1% ),總有效率為92.9%。5、典型病例 5.1車某,男,35歲,噴嚏反復發作,清涕量多,口干煩熱,鼻癢,易感冒,檢查:鼻黏膜色淡,面色白,舌紅,苔白,脈滑。服用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I個療程,鼻癢、噴嚏、流清涕均基本消失,癥狀明顯改善;繼續服用2個療程,癥狀消失,舌質正常,半年后隨訪無復發。5.2熊某,女,29歲,鼻塞,時有清涕,鼻部畏風明顯,遇寒后有噴嚏,無發熱惡寒。檢查:鼻黏膜潮紅,雙下鼻甲腫脹,四肢困倦,舌紅,苔黃,脈弦滑。服用本專利技術藥物,每日I劑,I個療程后,夜間偶有鼻塞,打噴嚏、清涕均基本消失,舌質正常,繼續服用I個療程,諸癥全除,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對本專利技術沒有限制。實施例1,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是由松蒿40g、天胡荽30g、桉葉30g、白]E 20g、辛夷20g、蜈蟻蘭20g、防風20g、九節菖蒲5g、茶膏5g、甘草1g制成。實施例2,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是由松蒿45g、天胡荽35g、桉葉35g、白]E 25g、辛夷25g、蜈蟻蘭25g、防風25g、九節菖蒲6g、茶膏8g、甘草15g制成。實施例3,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是由松蒿50g、天胡荽40g、桉葉40g、白]E 30g、辛夷30g、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肺經蘊熱型變應性鼻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松蒿40-50份、天胡荽30-40份、桉葉30-40份、白芷20-30份、辛夷20-30份、蜈蚣蘭20-30份、防風20-30份、九節菖蒲5-10份、茶膏5-10份、甘草10-2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洪軍,張愛芬,趙娜,
申請(專利權)人:劉洪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