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涉及檢測紡織產品質量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使用光機電結合手段檢測衣物表面毛羽數量及其柔軟度的裝置,包括人體模型,觸力傳感器和光學圖像獲取單元,人體模型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殼體,空心殼體表面留有嵌裝孔;觸力傳感器嵌裝到嵌裝孔中,其感測面直徑與嵌裝孔對應,厚度與空心殼體的厚度一致;空心殼體內部配置光學圖像獲取單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高精度觸力傳感器獲取數據,采用光學圖像獲取單元獲取衣物表面毛羽與人體模型的接觸狀態圖像,操作方便簡單,實驗數據客觀且精準度高,可靠性強;用觸力傳感器直接獲取測量纖維和皮膚的接觸力而非摩擦力,與衣物實際穿著時毛羽對人體的接觸力影響更加接近。(*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
本技術涉及檢測紡織產品質量的方法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使用光機電結合手段檢測衣物表面毛羽數量及其柔軟度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紡織品的觸覺舒適性是影響紡織品的穿著舒適性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針織的毛、麻類衣服,在穿著時常常帶給人體皮膚刺癢感或刺扎感,從而引起生理或心理的不適感,進而影響消費者的選購。現有的毛羽柔軟性的評價手段主要包括主觀評價和客觀測試方法。主觀評價是通過人體測試,由參與者描述主觀感受,該方法具有主觀性,受不同人體皮膚和不同神經系統的敏感性不同、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實驗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待考證,因此,不同參與者的主觀評測結果通常沒有可比性。 在現有的織物柔軟度客觀測試方法中,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纖維壓縮彎曲性能測量的方法及裝置”(專利技術專利號:ZL200310109512.3授權公告號:CN1236299C)公開了一種纖維壓縮彎曲性能測量的方法及裝置,該技術采用高精度微力傳感器、多功上夾頭和能作水平與垂直運動的下夾持器組成的力-位移測量機構,可獲取纖維頭端應力和纖維軸向應變等數據及模擬人體皮膚的剌扎效果。采用光學系統實現同步把纖維軸向壓力下的變形轉換為數字圖象輸入計算處理,獲取纖維細度、握持長度、撓度和各點曲率與位移等變量并經計算機實時采集數據對測量參數進行控制,通過理論模型和算法軟件快速測定實時壓力、撓度、纖維彎曲形態等應變曲線和相關特征參數等。該方法通過測量單根纖維經壓縮產生一定彎曲形變時所受的力反應其柔軟度,獲取的數據與實際織物及其實際穿著的效果差距較大。 另一種現有的柔軟度客觀測試方法可參見PCT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測定衛生用紙和織物柔軟度的方法及裝置”(PCT國際申請號:PCT/EP2007/050628公開號:W0/2007/093484),該方法采用振動傳感器測定織物柔軟度,將織物試樣平鋪在測試腔上,利用測定裝置上的刮擦元件(scraper element)刮擦織物試樣,引起振動而產生聲音,通過振動傳感器記錄并進行頻譜或頻率分析,獲得反應織物柔軟度的相關參數。該方法測試過程中織物平鋪,不符合實際情況中人體穿著的形態,不能反應織物與人體皮膚接觸時毛羽受到壓力產生形變的相互作用關系,也不能反應毛羽對人體產生刺癢刺扎感。另外,該方法需要將織物裁剪成適當大小的試樣,損害了織物的服用性能。因此,該方法對于檢測衣物表面毛羽柔軟度也不具有實際參考作用。 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面料濕態貼體性快速客觀測試裝置及方法”(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201210163310.6公開號:CN102707040A)公開了一種面料濕態貼體性快速客觀測試裝置和方法,裝置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力值測量系統,機械傳動系統,試樣夾持系統和裝載人造皮膚的皮膚裝置,所述試樣夾持系統設置在所述皮膚裝置的對立側;所述試樣夾持系統還與機械傳動系統相連;計算機控制系統通過所述機械傳動系統控制試樣夾持系統移動從而令面料試樣與人造皮膚貼附或遠離,并通過力值傳感器進行實時檢測;所述力值傳感器與計算機相連;所述計算機控制系統用于實時檢測、控制并顯示貼附力-位移曲線,計算最大貼附力,單位面積貼附力,貼附功和黏著距離指標。本技術能夠客觀表征服用面料浸濕條件下對皮膚的貼附性能,直接反映人體對相應面料的濕態貼體程度的主觀觸覺感。該方法僅從貼附力的角度評價濕態面料整體對人體舒適性的影響,不能具體評價毛羽的作用。 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面料觸感舒適度測試方法以及其專用裝置”(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201210264712.5公開號:CN102818766A)公開了一種面料觸感舒適度測試方法及其專用裝置,測試方法為:首先選用一測試板,其上表面選用虛擬皮膚層;將測試板水平放置,將鋪設有面料的測試板一端向上緩慢抬起,當面料開始向下滑時立即停止抬起測試板,并記錄下此時測試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計算出靜摩擦系數具體數值,從而可以快速、準確的模擬表征被測面料與人體皮膚之間觸感舒適度。該方法僅從摩擦力的角度反應面料對人體舒適感的影響,未涉及接觸力和織物的毛羽柔軟度對人體舒適性的影響。 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紗線或織物表面特征的光學與力學組合測量方法及裝置”(專利技術專利號:ZL200510025902.1授權公告號:CN100580452C)公開了一種用于紗線或織物的表面毛羽、表觀厚度、壓縮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光學與力學組合測量方法及裝置。該方法是通過導紗輥托起和羅拉牽引試樣,使用髙分辨率數碼CCD攝像器動態攝取試樣表面毛羽形態并獲得毛羽數量;通過驅動壓縮塊壓縮導紗輥上托起的試樣,測量試樣的表觀厚度;通過驅動壓縮桿豎直往復壓縮支撐塊上的試樣,測量試樣壓縮性能和壓縮回彈性;通過羅拉牽引試樣水平方向移動,測量試樣的摩擦性能。實現該方法的裝置是由底板,載物臺,定位桿,導紗輥,壓縮塊,一對前羅拉,壓塊,支撐塊,一對后羅拉,盛樣桶,高分辨率數碼CCD攝像器,分別與壓縮塊、壓塊和支撐塊相連的力傳感器,羅拉牽引機構,位移驅動機構,力及形態數據采集、控制和處理系統以及計算機構成。該技術方案通過光學與力學的組合,實現紗線、繩類和織物的表面毛羽、表觀厚度、壓縮性能和摩擦性能的綜合原位分析,可用于紗線可織造性能和織物風格等的評價。但是,受其檢測裝置的結構限制,該技術方案不能實現衣物在穿著狀態的毛羽柔軟度和穿著舒適性的檢測。 通過PCT申請進入中國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用于服裝購買、制作和修改的人體模型、方法和系統”(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201180053045.X公開號:CN103260447A)公開了一種供使用者便利地制作、修改和/或購買服裝的人體模型、方法和系統。所述人體模型包括:大體上仿制服裝和/或裝飾物的預期用戶體型的軀體,所述軀體包括外體輪廓;連接至所述軀體的多個傳感器,其用于提供與所述人體模型相配的服裝和/或裝飾物的一個或多個定量性能指示;以及連接至所述傳感器的數據傳輸界面,其是可操作的用于傳輸服裝和/或裝飾物的一個或多個定量性能指示。該技術方案雖然能夠用于提供服裝的合體度和/或舒適度指標,但該方案不能直觀反應衣物表面毛羽柔軟度對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并且其人體模型結構復雜成本高昂。 綜上所述,現有的織物柔軟度和舒適度客觀測試方法和測試裝置,都不能解決衣物表面毛羽柔軟度對人體舒適性影響進行客觀測試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用于衣物表面毛羽柔軟度檢測的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采用光學與力學組合測量方式,在人體模型穿著狀態下檢測衣物表面毛羽對人體舒適性的影響,提供被檢測衣物穿著狀態下的毛羽柔軟度力學和穿著舒適度定量性能指標,解決衣物表面毛羽柔軟度及其對人體舒適性影響進行客觀定量測試的技術冋題。 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一種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包括人體模型,觸力傳感器和光學圖像獲取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人體模型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殼體,空心殼體的表面留有若干對應于人體模型關鍵部位的嵌裝孔; 所述觸力傳感器的感測面直徑與所述的嵌裝孔對應,感測面的厚度與空心殼體的厚度一致,觸力傳感器嵌裝到嵌裝孔中之后,其感測面與人體模型的外表面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包括人體模型,觸力傳感器和光學圖像獲取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體模型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殼體,空心殼體的表面留有若干對應于人體模型關鍵部位的嵌裝孔;所述觸力傳感器的感測面直徑與所述的嵌裝孔對應,感測面的厚度與空心殼體的厚度一致,觸力傳感器嵌裝到嵌裝孔中之后,其感測面與人體模型的外表面平齊;在人體模型空心殼體內部,配置CCD/CMOS攝像頭和LED光源組成的光學圖像獲取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包括人體模型,觸力傳感器和光學圖像獲取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人體模型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殼體,空心殼體的表面留有若干對應于人體模型關鍵部位的嵌裝孔; 所述觸力傳感器的感測面直徑與所述的嵌裝孔對應,感測面的厚度與空心殼體的厚度一致,觸力傳感器嵌裝到嵌裝孔中之后,其感測面與人體模型的外表面平齊; 在人體模型空心殼體內部,配置CCD/CMOS攝像頭和LED光源組成的光學圖像獲取單J L.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表面毛羽觸力和圖像采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體模型的外表面覆蓋有一層透明的仿真皮膚薄膜,所述仿真皮膚薄膜的表面形態與人體皮膚表面形態一致,可以降低仿真皮膚與真實皮膚差異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仿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瑞旗,李惠,張旭靖,劉宇清,陳雁,陳忠偉,何愛芳,邱洪生,奚錫,王慧,
申請(專利權)人: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