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
本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骨科醫用醫療器具,尤其涉及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
技術介紹
現在的骨科復位手術中一般采用的骨干撐開器,需將組織切開后進行復位固定。這種傳統的方法對于骨干骨折雖然有效,但容易造成較大傷害,容易導致軟組織和骨膜玻璃廣泛,對骨頭的后期恢復不利,甚至容易造成骨的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再者,骨干撐開器撐開加壓復位操作困難,不靈活,容易造成手術時間延長,患者失血量大,耐受性變差。 撐開復位后,還需通過普通外固定鋼釘結合環形外固定架進行二次固定。普通的外固定半針因為沒有手柄,所以使用起來費時費力,很不方便;所采用的半針為普通的密螺紋式的鋼釘,更適合用于骨干部位的復位,遇到骨干后端靠近關節骨的擰入復位固定手術時,密螺紋式的半針并不合適,容易對骨質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其至少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適合微創手術等優點,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它包括復位半針、固定桿和用于連接和固定復位半針和固定桿的固定栓,所述復位半針的上端設有呈圓周狀分布的凹槽,構成可以卡位的卡環,復位半針的下半部分分布有螺紋,復位半針帶卡環的上端部設有手柄,卡環與手柄內下端的卡口相配合固定在手柄的下端內部,使復位半針可以從手柄上安裝或拆卸。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45度。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桿的一端為為帶螺紋的螺紋桿。 進一步地,所述復位半針可以為帶螺紋的半針。 與現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復位半針(1)、固定桿(2)和用于連接和固定復位半針(1)和固定桿(2)的固定栓(3),所述復位半針(1)的上端設有呈圓周狀分布的凹槽,構成可以卡位的卡環(5),復位半針(1)的下半部分分布有螺紋,復位半針(1)帶卡環(5)的上端部設有手柄(4),卡環(5)與手柄(4)內下端的卡口相配合固定在手柄(4)的下端內部,使復位半針(1)可以從手柄(4)上安裝或拆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臨時撐開固定復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復位半針(1)、固定桿(2)和用于連接和固定復位半針(I)和固定桿(2)的固定栓(3),所述復位半針(I)的上端設有呈圓周狀分布的凹槽,構成可以卡位的卡環(5),復位半針(I)的下半部分分布有螺紋,復位半針(I)帶卡環(5)的上端部設有手柄(4),卡環(5)與手柄(4)內下端的卡口相配合固定在手柄(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國印,
申請(專利權)人:超微上海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