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遮擋裝置,所述遮擋裝置具有固定裝置以及遮具,所述固定裝置具有固定架、臺板、調整型立架以及遮具固定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遮具安裝過程中,不會對控制柜造成損壞,同時安裝過程較為簡單,效率較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遮擋裝置,所述遮擋裝置具有固定裝置以及遮具,所述固定裝置具有固定架、臺板、調整型立架以及遮具固定座。本技術遮具安裝過程中,不會對控制柜造成損壞,同時安裝過程較為簡單,效率較高。【專利說明】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
本技術涉及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
技術介紹
在廢舊金屬回收場所,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需要遮具進行遮蔽,現有的安裝方法是在控制柜頂部打孔安裝,對柜體破壞較為嚴重,由于遮具需水平安裝(防塵、防雨及遮陽,由于廠區揚塵從上方往下沉積,水平狀態的遮具防護效果較好,雨水及陽光類似。),在調整水平狀態時,多通過添加墊塊的方式進行,安裝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遮擋裝置,所述遮擋裝置具有固定裝置以及遮具,所述固定裝置具有固定架、臺板、調整型立架以及遮具固定座; 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平行設置的前側板以及后側板,所述前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前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前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前側板的側面設置前側板長槽,所述前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前側板,所述前側板側方設置前側板螺紋孔,所述前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前固定螺栓,所述后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后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后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與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對應,所述后側板的側面設置后側板長槽,所述后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后側板,所述后側板側方設置后側板螺紋孔,所述后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后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左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左側,設置左側板,所述左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左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左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左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左側板側方設置左側板螺紋孔,所述左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左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右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右側,設置右側板,所述右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右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右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右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右側板定位孔與所述左側板定位孔對應,所述右側板側方設置右側板螺紋孔,所述右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右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形成可拆卸式方框結構,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柜體的頂部側面,且側板的交匯處,通過在對應的定位通孔內設置緊固螺栓緊固; 所述臺板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前、后側板上; 所述立架具有分設在臺板頂面左右側的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具有位于底部的第一桿狀件、位于中部的第二桿狀件以及位于頂部的第三桿狀件,所述第一桿狀件的頂部具有螺紋孔,所述第二桿狀件的底部設置帶螺紋的凸柱,所述第二桿狀件的頂部設置連接頭,所述連接頭包括柱狀體以及設置在柱狀體頭部的盤狀體,所述凸柱兩相對側分別設置平面結構,所述平面結構上設置刻度,所述刻度側設置數字標記,所述第二桿狀件中部設置調節螺母,所述第三桿狀件的底部具有用于埋置所述連接頭的凹部,且第二桿狀件的頭部在第三桿狀件的底部處可周向轉動,所述第二桿狀件底部的凸柱與所述第一桿狀件頂部的螺紋孔連接; 所述遮具固定座設置在兩調節桿上,每根調節桿頂部與所述遮具固定座活動連接,所述遮具固定座上表面左右側分別設置帶螺紋的連接桿,每根連接桿上套設帶螺紋的套筒,所述遮具固定座上設置水平指示器; 所述遮具具有骨架以及表面涂設疏水涂層的表層,所述骨架具有橫向設置的主骨架,所述主骨架的前后側,對稱布置若干側方骨架,所述側方骨架向下傾斜設置,所述主骨架的兩端,分別豎向設置等長的遮具連接桿,所述遮具連接桿的底部周向設置外螺紋,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骨架表面,位于左側的遮具連接桿與遮具固定座上位于左側的連接桿頂部對應,并通過套筒連接,位于右側的遮具連接桿與遮具固定座上位于右側的連接桿頂部對應,并通過套筒連接。 進一步:所述前固定螺栓、后固定螺栓、左固定螺栓以及右固定螺栓靠近柜體的一端,均設置由橡膠材料制成的觸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遮具安裝過程中,不會對控制柜造成損壞,同時安裝過程較為簡單,效率較高。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固定架俯視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前側板主視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臺板等結構主視不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中調節桿局部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中凸柱處局部放大圖。 圖6為實施例中套筒連接結構示意圖,套筒上下分別為遮具連接桿與連接桿。 圖7為實施例中骨架俯視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中骨架右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前側板,11前側板長槽,2后側板,3左側板,31左側板定位通孔,32左緊固螺栓,4右側板,5臺板,T調節桿,6第一桿狀件,7第二桿狀件,71凸柱,710平面結構,711刻度,72調節螺母,73連接頭,8第三桿狀件,8遮具固定座,81連接桿,82套筒,9遮具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參見圖1到8,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包括柜體與遮擋裝置,所述遮擋裝置具有固定裝置以及遮具,所述固定裝置具有固定架、臺板以及調整型立架、遮具固定座。(部分控制柜安裝于斜面等非水平的場地,故安裝后的控制柜是處于傾斜狀態,遮具是否水平需自行調整) 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平行設置的前側板以及后側板,所述前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前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前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前側板的側面設置前側板長槽,所述前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前側板,所述前側板側方設置前側板螺紋孔,所述前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前固定螺栓,所述后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后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后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與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對應,所述后側板的側面設置后側板長槽,所述后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后側板,所述后側板側方設置后側板螺紋孔,所述后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后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左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左側,設置左側板,所述左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左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左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左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左側板側方設置左側板螺紋孔,所述左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左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右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右側,設置右側板,所述右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右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右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右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右側板定位孔與所述左側板定位孔對應,所述右側板側方設置右側板螺紋孔,所述右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右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形成可拆卸式方框結構,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柜體的頂部側面,且側板的交匯處,通過在對應的定位通孔內設置緊固螺栓緊固。所述前固定螺栓、后固定螺栓、左固定螺栓以及右固定螺栓的頭部(靠近柜體的一端),均設置由橡膠材料制成的觸頭。 在緊固在柜體頂部側圍時,首先需要調整前后左右側板形成一個適合大小的方框,方框套在柜體頂部側圍處,然后通過前后左右固定螺栓固定,緊固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切割設備控制柜,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遮擋裝置,所述遮擋裝置具有固定裝置以及遮具,所述固定裝置具有固定架、臺板、調整型立架以及遮具固定座;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平行設置的前側板以及后側板,所述前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前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前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前側板的側面設置前側板長槽,所述前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前側板,所述前側板側方設置前側板螺紋孔,所述前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前固定螺栓,所述后側板上表面設置若干后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后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前側板定位通孔與所述后側板定位通孔對應,所述后側板的側面設置后側板長槽,所述后側板長槽沿著前后方向貫穿所述后側板,所述后側板側方設置后側板螺紋孔,所述后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后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左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左側,設置左側板,所述左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左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左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左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左側板側方設置左側板螺紋孔,所述左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左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長槽的右側以及所述后側板長槽的右側,設置右側板,所述右側板的上表面設置若干右側板定位通孔,所述右側板定位通孔沿著所述右側板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右側板定位孔與所述左側板定位孔對應,所述右側板側方設置右側板螺紋孔,所述右側板螺紋孔內設置右固定螺栓,所述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形成可拆卸式方框結構,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柜體的頂部側面,且側板的交匯處,通過在對應的定位通孔內設置緊固螺栓緊固;所述臺板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前、后側板上;所述立架具有分設在臺板頂面左右側的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具有位于底部的第一桿狀件、位于中部的第二桿狀件以及位于頂部的第三桿狀件,所述第一桿狀件的頂部具有螺紋孔,所述第二桿狀件的底部設置帶螺紋的凸柱,所述第二桿狀件的頂部設置連接頭,所述連接頭包括柱狀體以及設置在柱狀體頭部的盤狀體,所述凸柱兩相對側分別設置平面結構,所述平面結構上設置刻度,所述刻度側設置數字標記,所述第二桿狀件中部設置調節螺母,所述第三桿狀件的底部具有用于埋置所述連接頭的凹部,且第二桿狀件的頭部在第三桿狀件的底部處可周向轉動,所述第二桿狀件底部的凸柱與所述第一桿狀件頂部的螺紋孔連接;所述遮具固定座設置在兩調節桿上,每根調節桿頂部與所述遮具固定座活動連接,所述遮具固定座上表面左右側分別設置帶螺紋的連接桿,每根連接桿上套設帶螺紋的套筒,所述遮具固定座上設置水平指示器;所述遮具具有骨架以及表面涂設疏水涂層的表層,所述骨架具有橫向設置的主骨架,所述主骨架的前后側,對稱布置若干側方骨架,所述側方骨架向下傾斜設置,所述主骨架的兩端,分別豎向設置等長的遮具連接桿,所述遮具連接桿的底部周向設置外螺紋,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骨架表面,位于左側的遮具連接桿與遮具固定座上位于左側的連接桿頂部對應,并通過套筒連接,位于右側的遮具連接桿與遮具固定座上位于右側的連接桿頂部對應,并通過套筒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方蘭,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合川區何茗機械加工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