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生態養殖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38224905 閱讀: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態養殖系統,涉及養殖尾水處理技術。該系統包括:養殖區,其由若干個養殖池組成;沉淀區,用于接收由養殖區中排出來的尾水;其中設有組合式掛片過濾結構;電化學反應裝置,用于對從沉淀區流出來的尾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降解處理,使其轉化成可供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無害物質;尾水處理區,用于以降解處理后的尾水養殖浮游植物,以獲得具有浮游植物的凈化水;水質提優區,用于對凈化水進行PH值和溶氧度的調節,以獲取目標水體。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實現了尾水的高效率的生態處理,還實現了養殖用水的循環使用,節省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了養殖的經濟效益。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態養殖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生態養殖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是世界上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唯一國家,為人們生活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水產品,為國富民強做出了巨大貢獻。據2021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達6300余億元,養殖產量達5200余萬噸,全國養殖面積7000余萬畝,其中淡水養殖面積5000余萬噸。池塘養殖是我國水產養殖的主要載體,對我國水產養殖意義十分重大。自上個世紀70
    ?
    80年代,我國池塘養殖得到突飛猛進發展,養殖面積逐步擴大,養殖技術日漸成熟,尤其是養殖產量從原先幾百斤提高至幾千公斤,極大解決了我國人民吃魚難問題。
    [0003]但是,水產養殖也面臨突出的問題,如片面追求產量而進行大量的餌料和藥物的投放。這些不異常的喂養方式會對水質產生嚴重污染。而且外排的養殖尾水也會污染環境。隨著池塘養殖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越來越重視,國家提倡水產綠色健康高質量發展,不但要養殖產量高、品質好和健康的水產品,還要注重養殖生態和環境保護,保證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生活和產品的需求。因此,傳統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污染已經不適合發展需求,急需轉型。
    [0004]然而從目前的水產品養殖業來看,大多的養殖基地并不注重尾水的處理和循環利用,一般采用直進直排的方式對池塘進行換水。對排出的尾水也只作沉淀、降解處理,待達標后即排放。但在現行水養殖發展和環境保護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下,所能排放的水體標準越來越高,這樣直進直排的換水方式勢必帶來更高的養殖成本。若不進行轉型,其所帶來后果將是造成一些養殖基地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差,甚至面臨被關停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態養殖系統,不僅實現了尾水的高效率的生態處理,還實現了養殖用水的循環使用,節省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0006]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包括,
    [0007]養殖區,其由若干個養殖池組成,所述養殖池的底部設有用于排污的排放結構;
    [0008]沉淀區,用于接收由養殖區中排出來的尾水;其中設有組合式掛片過濾結構,以對所述尾水進行過濾的同時,減緩尾水的流動速度并增加尾水的流動路徑;
    [0009]電化學反應裝置,用于對從沉淀區流出來的尾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降解處理,使其轉化成可供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無害物質;
    [0010]尾水處理區,用于以降解處理后的尾水養殖浮游植物,以獲得具有浮游植物的凈化水;
    [0011]水質提優區,用于根據所述養殖區中養殖魚類品種對水質的要求,對所述具有浮
    游植物的凈化水進行PH值和溶氧度的調節,以獲取目標水體;將所述目標水體輸送至養殖區。
    [0012]所述排放結構包括排污管和位于養殖池底部的漏斗狀池底;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與漏斗狀池底的底部相連接,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與沉淀區相連通。
    [0013]所述組合式掛片過濾結構包括繩索和過濾網片;所述沉淀區上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相對布置,所述進水管與養殖區相連通;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的沉淀區上掛設有若干均勻布置的繩索,每個所述繩索的下方均掛設有若干延伸至沉淀區中的過濾網片,且相鄰兩個所述繩索上的過濾網片錯位布置;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的軸心方向均與過濾網片的平面垂直。
    [0014]所述沉淀區中放養有底棲性軟體動物。
    [0015]所述沉淀區中放養有濾食性魚類。
    [0016]所述尾水處理區中設有若干個藻種區;每個所述藻種區中均培養有浮游植物苗種,且若干個所述藻種區中的浮游植物苗種均錯時培養。
    [0017]所述尾水處理區上設有透明的塑料大棚。
    [0018]所述尾水處理區中安裝有紅橙光的光源,且所述光源安裝在尾水處理區水深的三分之二至六分之五處。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
    [0021]1.通過養殖區、沉淀區、電化學反應裝置、尾水處理區、水質提優區構成一套完成的尾水處理、水體循環生態體系,不僅實現了尾水的高效率的生態處理,還實現了養殖用水的循環使用,節省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0022]2.通過錯位布置以及與水流方向垂直布置的過濾網片,使得尾水流過過濾網片時,能對其中的顆粒物質進行過濾,進而使其沉淀;而且也實現了減緩尾水的流動速度并增加尾水的流動路徑,有效的提高了沉淀效果。
    [0023]3.在沉淀區中放養底棲性軟體動物和濾食性魚類,以通過生物清理的方式對尾水中的沉淀有機物和懸浮的顆粒有機物進行清除,既降低了餌料的浪費,也提高了經濟效益。
    [0024]4.采用浮游植物對尾水處理區水體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生物清除,避免了采用化學藥物造成水體二次污染的問題。而且浮游植物還可隨著水體循環回流至養殖池中,為養殖池中的魚苗提供額外的食物來源,起到了降低養殖成本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生態養殖系統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養殖池透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沉淀池透視結構示意圖。
    [0028]其中:1
    ?
    養殖區、2
    ?
    沉淀區、3
    ?
    電化學反應裝置、4
    ?
    尾水處理區、5
    ?
    藻種區、6
    ?
    水質提優區、11
    ?
    養殖池、12
    ?
    漏斗狀池底、13
    ?
    排污管、21
    ?
    進水管、22
    ?
    出水管、23
    ?
    繩索、24
    ?
    過濾網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但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0030]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由養殖區1、沉淀區2、電化學反應裝置3、尾水處理區4、水質提優區6組成。以該生態養殖系統總占地面積為200畝為例,養殖區1占整體區域總面積的50%,沉淀區2占15%,尾水處理區4占30%,水質提優區6占5%。
    [0031]參閱圖2,養殖區1占地為100畝,其由若干個養殖池11組成。養殖池11水深3.5米,養殖池11的底部設有用于排污的排放結構。具體的,排放結構包括排污管13和位于養殖池11底部的漏斗狀池底12。排污管13的一端與漏斗狀池底12的底部相連接,排污管13的另一端與沉淀區2相連通。通過這樣的設置,克服了平底養殖池排污困難的問題。而各養殖池11通過排污管13將尾水排放至沉淀區2,以進行沉淀處理。
    [0032]為確保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養殖池11設置為正六邊形結構,可保證養殖池11之間的無縫對接。較圓形的養殖池11,其土地利用率高;而較矩形的養殖池11,其好處在于養殖池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養殖區(1),其由若干個養殖池(11)組成,所述養殖池(11)的底部設有用于排污的排放結構;沉淀區(2),用于接收由養殖區(1)中排出來的尾水;其中設有組合式掛片過濾結構,以對所述尾水進行過濾的同時,減緩尾水的流動速度并增加尾水的流動路徑;電化學反應裝置(3),用于對從沉淀區(2)流出來的尾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降解處理,使其轉化成可供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無害物質;尾水處理區(4),用于以降解處理后的尾水養殖浮游植物,以獲得具有浮游植物的凈化水;水質提優區(6),用于根據所述養殖區(1)中養殖魚類品種對水質的要求,對所述具有浮游植物的凈化水進行PH值和溶氧度的調節,以獲取目標水體;將所述目標水體輸送至養殖區(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結構包括排污管(13)和位于養殖池(11)底部的漏斗狀池底(12);所述排污管(13)的一端與漏斗狀池底(12)的底部相連接,所述排污管(13)的另一端與沉淀區(2)相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式掛片過濾結構包括繩索(23)和過濾網片(24);所述沉淀區(2)上設有進水管(21)和出水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劍鐘明蘭,何杰,何瓊玉,莫昌平,王寧,鐘進,何英梅,龐寶生楊柳絲,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來賓鑫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相關技術
      暫無相關專利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