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包括兩個下座和兩個固定座,下座的上方設置有上座,上座和下座之間設有左右旋螺桿,上座的頂部連接有前下壓板,前下壓板的上方設有前上壓板,前上壓板與前下壓板之間側邊位置處設置有壓簧,前上壓板上連接有緊定螺桿,緊定螺桿的頂部連接有螺母,前上壓板與前下壓板之間中間位置處夾裝有多條脫料條;固定座的豎直中間位置處設有豎直凹槽,豎直凹槽內設有后上壓板和后下壓板,豎直凹槽內設有上調節塊和下調節塊,上調節塊上螺紋連接有上調節螺釘,下調節塊上螺紋連接有下調節螺釘。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合理,占用空間小,提高了帶料剪切質量,能夠很好的保證帶料的品質,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帶材縱剪
,尤其是涉及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帶材縱剪領域,縱剪機組中滾剪機剪切多條帶料后對帶料的剪切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脫料方式通常是脫料架裝在左右牌坊的外側,拖料條的長度比較長,由于脫料條比較長,與帶料的接觸面積大,對于帶料的表面劃傷也比較大;對于剪切厚而窄的帶料,由于脫料條太長,強度不好容易斷裂。脫料條的上前下壓板長度比較長,裝卸很不方便。因此傳統的板式脫料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點對剪切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操作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體積小,占用空間小,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帶料剪切質量,能夠很好的保證帶料的品質,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在滾剪機底座上的兩個下座以及分別安裝在縱剪機組中滾剪機的活動牌坊內側和固定牌坊內側的兩個固定座,所述下座的上方設置有上座,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間設置有與上座和下座均螺紋連接的左右旋螺桿,所述上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前下壓板,所述前下壓板的上方設置有前上壓板,所述前上壓板與前下壓板之間側邊位置處設置有壓簧,所述前下壓板上螺紋連接有伸入所述壓簧內且穿過所述前上壓板的緊定螺桿,所述緊定螺桿的頂部連接有螺母,所述前上壓板與前下壓板之間中間位置處夾裝有多條脫料條;所述固定座的豎直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豎直凹槽,所述豎直凹槽內設置有用于夾裝多條所述脫料條的后上壓板和后下壓板,位于所述后上壓板上方的豎直凹槽內設置有上水平凹槽,所述上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上調節塊,所述上調節塊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上壓板的上調節螺釘,位于所述后下壓板下方的豎直凹槽內設置有下水平凹槽,所述下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下調節塊,所述下調節塊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下壓板的下調節螺釘。上述的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壓板通過螺釘與所述上座的頂部固定連接。上述的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簧的數量、所述緊定螺桿的數量和所述螺母的數量均為兩個。上述的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多條所述脫料條上下交錯布設。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2、本專利技術的體積小,占用空間小,整體位于縱剪機組中滾剪機的活動牌坊和固定牌坊的內側,脫料條的長度較短,與帶料的接觸面積小,不易劃傷帶料,能夠很好的保證帶料的品質,而且脫料條在剪切厚而窄的帶料時不容易發生斷裂;前上壓板、前下壓板、后上壓板和后下壓板的長度均較短,裝卸非常方便。3、本專利技術的前端和后端均可以調節脫料高度,能夠很好地保證多條帶料從刀縫中順利脫出,提高了帶料剪切質量。4、本專利技術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帶料縱剪機組中,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體積小,占用空間小,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帶料剪切質量,能夠很好的保證帶料的品質,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向視圖。圖3為圖1的B向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螺母;?????????2—前上壓板;??????3—脫料條;4—前下壓板;?????5—上座;??????????6—左右旋螺桿;7—下座;?????????8-1—上調節螺釘;??8-2—下調節螺釘;9-1—上調節塊;???9-2—下調節塊;????10-1—后上壓板;10-2—后下壓板;??11—固定座;???????12—壓簧;13—緊定螺桿;????14—活動牌坊;?????15—固定牌坊;16—豎直凹槽。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間隔設置在滾剪機底座上的兩個下座7以及分別安裝在縱剪機組中滾剪機的活動牌坊14內側和固定牌坊15內側的兩個固定座11,所述下座7的上方設置有上座5,所述上座5和下座7之間設置有與上座5和下座7均螺紋連接的左右旋螺桿6,所述上座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前下壓板4,所述前下壓板4的上方設置有前上壓板2,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側邊位置處設置有壓簧12,所述前下壓板4上螺紋連接有伸入所述壓簧12內且穿過所述前上壓板2的緊定螺桿13,所述緊定螺桿13的頂部連接有螺母1,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中間位置處夾裝有多條脫料條3;所述固定座11的豎直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豎直凹槽16,所述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用于夾裝多條所述脫料條3的后上壓板10-1和后下壓板10-2,位于所述后上壓板10-1上方的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上水平凹槽,所述上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上調節塊9-1,所述上調節塊9-1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上壓板10-1的上調節螺釘8-1,位于所述后下壓板10-2下方的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下水平凹槽,所述下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下調節塊9-2,所述下調節塊9-2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下壓板10-2的下調節螺釘8-2。本實施例中,所述前下壓板4通過螺釘與所述上座5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壓簧12的數量、所述緊定螺桿13的數量和所述螺母1的數量均為兩個。多條所述脫料條3上下交錯布設。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是:根據剪切線的高低同時調節兩個左右旋螺桿6,可以調節前脫料高度,裝入多條脫料條3后,用上調節螺釘8-1和下調節螺釘8-2相配合調節后脫料高度,前后高度調好后用緊定螺桿13和螺母1配合鎖緊脫料條3前端,并用上調節螺釘8-1和下調節螺釘8-2配合鎖緊脫料條3后端,帶料夾裝在上下交錯布設的脫料條3之間,能夠從刀縫中順利脫出。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專利技術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在滾剪機底座上的兩個下座(7)以及分別安裝在縱剪機組中滾剪機的活動牌坊(14)內側和固定牌坊(15)內側的兩個固定座(11),所述下座(7)的上方設置有上座(5),所述上座(5)和下座(7)之間設置有與上座(5)和下座(7)均螺紋連接的左右旋螺桿(6),所述上座(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前下壓板(4),所述前下壓板(4)的上方設置有前上壓板(2),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側邊位置處設置有壓簧(12),所述前下壓板(4)上螺紋連接有伸入所述壓簧(12)內且穿過所述前上壓板(2)的緊定螺桿(13),所述緊定螺桿(13)的頂部連接有螺母(1),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中間位置處夾裝有多條脫料條(3);所述固定座(11)的豎直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豎直凹槽(16),所述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用于夾裝多條所述脫料條(3)的后上壓板(10?1)和后下壓板(10?2),位于所述后上壓板(10?1)上方的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上水平凹槽,所述上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上調節塊(9?1),所述上調節塊(9?1)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上壓板(10?1)的上調節螺釘(8?1),位于所述后下壓板(10?2)下方的豎直凹槽(16)內設置有下水平凹槽,所述下水平凹槽內設置有下調節塊(9?2),所述下調節塊(9?2)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頂緊所述后下壓板(10?2)的下調節螺釘(8?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縱剪機組脫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在滾剪機底座
上的兩個下座(7)以及分別安裝在縱剪機組中滾剪機的活動牌坊(14)
內側和固定牌坊(15)內側的兩個固定座(11),所述下座(7)的上方
設置有上座(5),所述上座(5)和下座(7)之間設置有與上座(5)和
下座(7)均螺紋連接的左右旋螺桿(6),所述上座(5)的頂部固定連
接有前下壓板(4),所述前下壓板(4)的上方設置有前上壓板(2),
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側邊位置處設置有壓簧(12),
所述前下壓板(4)上螺紋連接有伸入所述壓簧(12)內且穿過所述前上
壓板(2)的緊定螺桿(13),所述緊定螺桿(13)的頂部連接有螺母(1),
所述前上壓板(2)與前下壓板(4)之間中間位置處夾裝有多條脫料條(3);
所述固定座(11)的豎直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豎直凹槽(16),所述豎直凹
槽(16)內設置有用于夾裝多條所述脫料條(3)的后上壓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鎖莉,馬軍政,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機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