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光纖包含有一玻璃管(2),該玻璃管(2)的一端套裝有膠管(4),且玻璃管(2)的管腔靠近膠管(4)的一端塞有一反光體(1),一彌散纖芯(3)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彌散纖芯(3)的一端與反光體(1)相接近,另一端上套裝有反射環(5),傳輸光纖的一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相接近。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及其制作方法,發光強度高、均勻性好、所需加工精度低且封裝簡單、成本低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醫治腫瘤的光纖彌散器及其制作方法,屬于醫療器械
技術介紹
光纖彌散器用于將傳輸光纖傳導來的激光進行散射,經散射后的激光照射到光敏藥物,激發光敏藥物產生藥效,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但是,常規的光纖彌散器的發光強度低,光纖彌散器前端和后端發光均勻性差,如中國專利CN02250236.X?公開的一種“組織間照射光動力治療專用光纖器件”,從而使得光敏藥物產生的藥效較低,治療腫瘤效果不理想;并且,傳統光纖彌散器的傳輸光纖和彌散纖芯是一體式,如中國專利ZL201220253015.5公開的“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傳輸光纖和膠管之間采用螺紋連接,從而使得這種一體式光纖彌散器加工難度大、封裝難且工藝制作精度低、成本高;為此亟需一種發光強度高、均勻性好、所需加工精度低且封裝簡單、成本低廉的光纖彌散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發光強度高、均勻性好、所需加工精度低且封裝簡單、成本低廉的柱狀光纖彌散器及其制作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所述光纖包含有一玻璃管,該玻璃管的一端套裝有膠管,且玻璃管的管腔靠近膠管的一端塞有一反光體,一彌散纖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內,且彌散纖芯的一端與反光體相接近,另一端上套裝有反射環,傳輸光纖的一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內,且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套裝有反射環的一端的端面相接近。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套裝有反射環的一端的端面成一角度相耦合。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所述反光體和反射環的材質均為金屬,且反光體和反射環表面鍍有銀;上述反光體和反射環構成一諧振腔結構。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所述反光體和反射環的材質包含但不限于銅或鋁。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步驟1、彌散纖芯制作;將蒙砂粉和鹽酸按比例配制成蒙砂液,將一光纖去除包層后浸入上述熟化后的蒙砂液中進行粗化制成彌散纖芯;步驟2、在步驟1中制成的彌散纖芯外表面上涂覆藍寶石粉末;?步驟3、在一玻璃管的右端套裝上膠管;步驟4、將一反光體塞入玻璃管的左端,并使得其平緩滑動至玻璃管右端膠管處;步驟5、將一反射環套裝在步驟2中加工好的彌散纖芯的左端上,然后將該彌散纖芯的右端插入玻璃管中,并且使得彌散纖芯的右端和反光體靠近,以增加反射效率;步驟6、將一傳輸光纖插入玻璃管中,并使得該傳輸光纖的端面與彌散纖芯的左端端面相靠近;并在傳輸光纖和玻璃管之間封裝上固化封裝膠。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1中,蒙砂粉和鹽酸的重量比3:1。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2中,通過粘合劑將藍寶石粉末粘附固定于彌散纖芯的表面。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該粘合劑采用Epo-Tek301環氧光學膠水;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上述傳輸光纖的端面與彌散纖芯的左端的端面呈一角度相耦合。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還包含有步驟7、傳輸光纖的自由端上安裝上SMA905連接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將彌散纖芯和傳輸光纖分離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并且兩者之間通過固化封裝膠和玻璃管封裝固定,從而替代常規的一體式結構以及螺紋連接方式;同時,在彌散纖芯一端套裝上反射環,另一端靠近有一反光體,不但可以通過CT掃描對其實現精確定位,而且還可以利用反射環和反光體構成一諧振腔結構,使得激光得以加強利用,使得激光更為均勻發散,有助于激發藥物的藥性,提高治療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反光體1、玻璃管2、彌散纖芯3、膠管4、反射環5、固化封裝膠6。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所述光纖包含有一玻璃管2,該玻璃管2的一端套裝有膠管4,且玻璃管2的管腔靠近膠管4的一端塞有一反光體1,一彌散纖芯3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彌散纖芯3的一端與反光體1相接近,另一端上套裝有反射環5,傳輸光纖的一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相接近,優選的,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成一定角度相耦合;具體的講,上述反光體1和反射環5的材質均為金屬(如銅或者鋁),且反光體1和反射環5表面鍍有銀;上述反光體1和反射環5在使用過程中構成定位點(通過CT掃描可對其進行精確定位),同時其還構成一諧振腔,從而使得激光強度得以增加;所述玻璃管2為石英玻璃管;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步驟1、彌散纖芯制作;將蒙砂粉和鹽酸按3:1的重量比配制成蒙砂液,并熟化12小時,將一直徑為400um,長度為20nm的光纖去除包層后浸入上述熟化后的蒙砂液中進行粗化制成彌散纖芯;步驟2、在步驟1中制成的彌散纖芯外表面上涂覆藍寶石粉末,涂覆藍寶石粉末的作用在于起到散射光的作用;并且通過粘合劑將藍寶石粉末粘附固定于彌散纖芯的表面,該粘合劑采用Epo-Tek301環氧光學膠水;步驟3、在一玻璃管的右端套裝上膠管;步驟4、將一反光體(優選的,選用金屬材質制成的反光體)塞入玻璃管的左端,并使得其平緩滑動至玻璃管右端膠管處;步驟5、將一反射環(優選的,選用金屬材質制成的反射環)套裝在步驟2中加工好的彌散纖芯的左端上,然后將該彌散纖芯的右端插入玻璃管中,并且使得彌散纖芯的右端和反光體靠近,以增加反射效率;步驟6、將一傳輸光纖插入玻璃管中,并使得該傳輸光纖的端面與彌散纖芯的左端端面呈一角度相耦合;并在傳輸光纖和玻璃管之間封裝上固化封裝膠;步驟7、傳輸光纖的自由端上安裝上SMA905連接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專利的一個優化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構思所做的任何改動或改進,均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包含有一玻璃管(2),該玻璃管(2)的一端套裝有膠管(4),且玻璃管(2)的管腔靠近膠管(4)的一端塞有一反光體(1),一彌散纖芯(3)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彌散纖芯(3)的一端與反光體(1)相接近,另一端上套裝有反射環(5),傳輸光纖的一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相接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包含有一玻璃管(2),該玻璃管(2)的一端套裝有膠管(4),且玻璃管(2)的管腔靠近膠管(4)的一端塞有一反光體(1),一彌散纖芯(3)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彌散纖芯(3)的一端與反光體(1)相接近,另一端上套裝有反射環(5),傳輸光纖的一端插至于上述玻璃管(2)內,且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相接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特征在于:傳輸光纖插至于玻璃管(2)內的一端的端面與彌散纖芯(3)套裝有反射環(5)的一端的端面成一角度相耦合。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體(1)和反射環(5)的材質均為金屬,且反光體(1)和反射環(5)表面鍍有銀;上述反光體(1)和反射環(5)構成一諧振腔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體(1)和反射環(5)的材質包含但不限于銅或鋁。
5.一種柱狀光纖彌散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1、彌散纖芯制作;將蒙砂粉和鹽酸按比例配制成蒙砂液,將一光纖去除包層后浸入上述熟化后的蒙砂液中進行粗化制成彌散纖芯;
步驟2、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霞,張恩隆,劉禮華,趙軒,方玄,蘇武,寧強,金愛紅,吉俊兵,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法爾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法爾勝泓昇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