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LED懸吊燈燈體,包括安裝板及自安裝板兩側向外且向下延伸的側板;安裝板包括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相連接,第一安裝板自第二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二安裝板自第一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在第一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所述的側板為反射板,側板向內彎曲呈弧形;在側板的下端具有向內的第四抵擋邊,第四抵擋邊與側邊形成卡槽,卡槽內卡置有出光板,所述的出光板為擴散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能提高出光的均勻性,減少炫光。(*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LED懸吊燈,特別是LED懸吊燈中的殼體。
技術介紹
因LED具有使用壽命長、節能等優點,目前,傳統的燈具已經大部分被LED燈具所替換?,F在LED燈具的類型有很多,如面板燈、筒燈、射燈、懸吊燈、舞臺燈、景觀燈等等。上述的懸吊燈一般被使用在室內,大體由殼體、LED光源、燈盤及懸吊結構組成,如在申請號為201310335137.8申請日為2013年8月5日公開日為2013年11月20日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LED懸吊燈,并具體公開了包括反射罩、后蓋和面罩,所述反射罩由鋁合金一體拉伸成型,所述反射罩的截面呈M形,包括位于中間位置的安裝板和設于所述安裝板兩側的擋光板,所述安裝板包括左安裝板和右安裝板,所述左安裝板和右安裝板底部均設有用于安裝?LED?基板的容置槽。對于上述及現有的懸吊燈,反射罩一般為上小下大,而LED光源是安裝在安裝板上,因此,使得反射罩下部的面積與上部的面積不一致,造成懸吊燈的出光不均勻,雖然LED芯片具有發光角度,但還是會影響懸吊燈的出光均勻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提高發光均勻度,減少炫光的LED懸吊燈燈體。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LED懸吊燈燈體,包括殼體,殼體包括安裝板及自安裝板兩側向外且向下延伸的側板;安裝板包括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相連接,第一安裝板自第二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二安裝板自第一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在第一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所述的側板為反射板,側板向內彎曲呈弧形;在側板的下端具有向內的第四抵擋邊,第四抵擋邊與側邊形成卡槽,卡槽內卡置有出光板,所述的出光板為擴散板。上述結構,所述的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對應的LED光源安裝位用于安裝LED光源,由于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傾斜設置,因此,對于側板來說,其入射到側板上的入射角會增大,而由于側板為弧形,因此,也就增大了光的出射角度,使得有更多的光線能夠被反射和照射到殼體的兩側,從而使出光的亮度更加的均勻;另外,LED光源發光后,LED光源的部分光直接從殼體底部經擴散板射出,另一部分經側板反射后從殼體底部經擴散板射出,因此,LED光會在殼體內被混合,從而提高了出光色彩的均勻度,同時,擴散板一方面能進一步提高出光的均勻性,另一方面能起到減少炫光的作用。進一步的,第一安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6°,第二安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6°;側板的半徑為140-160mm。采用上述角度的配合,能使出光的均勻性達到最佳的效果。進一步的,在側板的外側面上設有橫向延伸的二組以上的筋條組,每一組筋條組包括二個以上的具有間距的筋條。所述的殼體通常是通過拉伸成型,而由于側板的厚度較小,同時側板又為弧形,因此,在拉伸過程中,殼體很容易變形,但當設置了筋條后,就可以大大的減小殼體在拉伸過程中的變形可能性,從而提高了殼體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LED懸吊燈的立體圖。圖2為LED懸吊燈的分解圖。圖3為LED懸吊燈的俯視圖。圖4為圖3中A-A剖視圖。圖5為殼體的端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4所示,LED懸吊燈包括殼體1、下端蓋2、上蓋3、上端蓋4、燈盤5、LED光源6、出光板7及懸吊裝置8。如圖5所示,殼體1包括安裝板11及自安裝板兩側向外且向下延伸的側板12。安裝板11包括第一安裝板1101和第二安裝板1102,第一安裝板1101與第二安裝板1102相連接,第一安裝板1101自第二安裝板1102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一安裝板110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6°,優選5°。第二安裝板1102自第一安裝板1101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二安裝板1102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6°,優選5°。在第一安裝板1101與第二安裝板1102的連接處設有向下的且沿殼體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連接件13,第一連接件13的下部設有向兩側延伸的第一抵擋邊14,第一抵擋邊14與第一安裝板1101之間形成有卡槽,第一抵擋邊14與第二安裝板1102之間形成有卡槽;在第一安裝板1101的外側底部設有向下的且沿殼體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連接件15,第二連接件15的下部設有向第一抵擋邊14延伸的第二抵擋邊16,第二抵擋邊16與第一安裝板1101之間形成有卡槽;在第二安裝板1102的外側底部設有向下的且沿殼體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連接件17,第三連接件17的下部設有向第一抵擋邊14的第三抵擋邊18,第三抵擋邊18與第二安裝板1102之間形成有卡槽。在第一安裝板1101的底部位于兩卡槽之間形成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安裝板1102的底部位于兩卡槽之間形成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連接件15的下部設有向外側彎曲延伸的第一筋條19,第一筋條19與連接在第一安裝板的側板12之間形成螺絲安裝位111;在第三連接件17的下部設有向外側彎曲延伸的第二筋條110,第二筋條110與連接在第二安裝板的側板之間形成有螺絲安裝位112。所述的側板12為反射板,側板12向內彎曲呈弧形,側板12的半徑為140-160mm,優選150mm。在側板12的外側面上設有橫向延伸的二組以上的筋條組,每一組筋條組包括二個以上的具有間距的筋條121。側板12的下端內側設有螺栓安裝位122。在側板的下端具有向內的第四抵擋邊113,第四抵擋邊113與側邊12形成卡槽。下端蓋2通過螺釘緊固到螺絲安裝位111、112和113固定到殼體1的兩端。上蓋3卡置在殼體1的上部。上端蓋4通過螺釘固定在上蓋3的兩端,在上蓋3內安裝有電源。燈盤5設在殼體1的下部。在LED光源安裝位上卡置有卡入到卡槽內的所述的LED光源6,由于第一安裝板1101和第二安裝板1102均為傾斜的,因此,LED光源也為傾斜的。出光板7兩側邊卡置在側板下端所形成的卡槽內,所述的出光板7為擴散板。懸吊裝置8安裝在殼體上,且穿過上蓋3。如圖4所示,箭頭為光的出射方向。由于第一安裝板1101和第二安裝板1102傾斜設置,因此,對于側板12來說,其入射到側板12上的入射角會增大,而由于側板12為弧形,因此,也就增大了光的出射角度,使得有更多的光線能夠被反射和照射到殼體1的兩側,從而使出光的亮度更加的均勻;另外,LED光源發光后,LED光源的部分光直接從殼體1底部經擴散板射出,另一部分經側板12反射后從殼體1底部經擴散板射出,因此,LED光會在殼體內被混合,從而提高了出光色彩的均勻度。同時,擴散板一方面能進一步提高出光的均勻性,另一方面能起到減少炫光的作用。另外,殼體1通常是通過拉伸成型,而由于側板12的厚度較小,同時側板12又為弧形,因此,在拉伸過程中,殼體1很容易變形,但當設置了筋條121后,就可以大大的減小殼體在拉伸過程中的變形可能性,從而提高了殼體質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懸吊燈燈體,包括殼體,殼體包括安裝板及自安裝板兩側向外且向下延伸的側板;其特征在于:安裝板包括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相連接,第一安裝板自第二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二安裝板自第一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在第一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所述的側板為反射板,側板向內彎曲呈弧形;在側板的下端具有向內的第四抵擋邊,第四抵擋邊與側邊形成卡槽,卡槽內卡置有出光板,所述的出光板為擴散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LED懸吊燈燈體,包括殼體,殼體包括安裝板及自安裝板兩側向外且向下延伸的側板;其特征在于:安裝板包括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相連接,第一安裝板自第二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第二安裝板自第一安裝板向外且向上傾斜;在第一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在第二安裝板的底部具有LED光源安裝位;所述的側板為反射板,側板向內彎曲呈弧形;在側板的下端具有向內的第四抵擋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高,熊飛,吳芳明,余勁,周金龍,馬成章,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萊帝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