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及裝置
本公開涉及信息查詢
,尤其涉及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很多領域提供了信息查詢服務,比如對于很多物流公司,會提供物流進度查詢服務,這種服務通常需要用戶輸入物流單號才能查詢。通常,用戶如果想確保能查詢到物流進度,只能提前記錄好物流單號,在想要查詢時使用物流單號來查詢,但是有時候用戶會忘記記錄、或者即使記錄了又可能會忘記記錄在了哪里,從而,導致查詢失敗率很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及裝置,用以降低查詢失敗率、使得查詢過程簡單方便。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包括: 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 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 當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合法時,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 顯示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可包括: 接收輸入的通訊號碼; 所述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包括: 判斷所述通訊號碼是否為當前通訊設備的設備通訊號碼; 當所述通訊號碼是所述設備通訊號碼時,確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合法的; 當所述通訊號碼不是所述設備通訊號碼時,向所述通訊號碼發送第一驗證碼,并顯示驗證碼輸入提示;接收輸入的第二驗證碼,判斷所述第二驗證碼與第一驗證碼是否匹配;當所述第二驗證碼與第一驗證碼匹配時,確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當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合法時,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顯示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 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當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合法時,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 顯示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包括: 接收輸入的通訊號碼; 所述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包括: 判斷所述通訊號碼是否為當前通訊設備的設備通訊號碼; 當所述通訊號碼是所述設備通訊號碼時,確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合法的; 當所述通訊號碼不是所述設備通訊號碼時,向所述通訊號碼發送第一驗證碼,并顯示驗證碼輸入提示;接收輸入的第二驗證碼,判斷所述第二驗證碼與第一驗證碼是否匹配;當所述第二驗證碼與第一驗證碼匹配時,確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合法的。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包括: 接收輸入的通訊地址; 所述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包括: 判斷所述通訊地址是否為當前通訊設備的綁定地址; 當所述通訊地址是所述綁定地址時,確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合法的。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 在所述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匹配的物流信息,以及查詢與當前通訊設備的設備通訊號碼匹配的物流信息; 當所述與所述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匹配的物流信息與所述當前通訊設備的設備通訊號碼匹配的物流信息一致時,顯示該物流信息; 將所述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綁定至所述當前通訊設備。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綁定至所述當前通訊設備,包括: 判斷所述當前通訊設備的綁定地址的數量是否小于預設數量; 當所述數量小于預設數量時,將所述首次輸入的通訊地址綁定至所述當前通訊設備。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輸入的查詢時間范圍; 所述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包括: 在網絡側的至少一個物流信息庫中查詢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和所述查詢時間范圍匹配的物流信息; 所述顯示所述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匹配的物流信息,包括: 顯示與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和所述查詢時間范圍匹配的物流信息。7.一種物流信息獲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標識接收模塊,用于接收輸入的用戶身份標識; 合法性驗證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對應的合法性驗證規則,驗證所述用戶身份標識是否合法; 第一查詢模塊,用于當所述用戶身份標識合法時,在網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權雪梅,王廣健,陳思,
申請(專利權)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