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包括吸收塔、洗滌塔、膜式吸收器、冷凝器、液滴分離器、酸霧風機、收集罐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一端連接,液滴分離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入口連接,酸霧風機出口與洗滌塔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連接。該可以利用高溫的HCL氣體和水蒸氣低溫冷凝的特點,在進入洗滌塔之前先使大部分的酸霧冷凝成液態并進行收集,然后剩下的小部分酸霧經酸霧化塔洗滌吸收最后排放到大氣。(*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包括吸收塔、洗滌塔、膜式吸收器、冷凝器、液滴分離器、酸霧風機、收集罐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一端連接,液滴分離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入口連接,酸霧風機出口與洗滌塔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連接。該可以利用高溫的HCL氣體和水蒸氣低溫冷凝的特點,在進入洗滌塔之前先使大部分的酸霧冷凝成液態并進行收集,然后剩下的小部分酸霧經酸霧化塔洗滌吸收最后排放到大氣。【專利說明】 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 化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焙燒法酸再生有近百條,其酸霧凈化工藝都是首先采用吸收塔對酸霧進行吸收,之后剩余酸霧再經過洗滌塔洗滌凈化后排放到大氣,即浪費了能源同時又造成了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問題,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可以利用高溫的HCL氣體和水蒸氣低溫冷凝的特點,在進入洗滌塔之前先使大部分的酸霧冷凝成液態并進行收集,然后剩下的小部分酸霧經洗滌塔洗滌吸收最后排放到大氣的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 >j-U ρ?α裝直。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包括吸收塔、洗滌塔、膜式吸收器、冷凝器、液滴分離器、酸霧風機、收集罐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一端連接,液滴分離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入口連接,酸霧風機出口與洗滌塔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連接。 進一步,所述模式吸收器上還有第一冷卻水入口和第一冷卻水出口。 進一步,所述模式吸收器的下端還設有取樣出口,所述取樣出口通過閥門控制。 進一步,冷凝器上設有第二冷卻水入口和第二冷卻水出口。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因為酸霧是在酸液經過焙燒的過程中產生,所以利用酸霧低溫冷凝的特點,在進入洗滌塔之前首先經過膜式吸收器進一步的冷卻吸收,之后再經過冷凝器冷卻,使其溫度降低,由氣態變成液態,將大部分酸霧冷凝成液態并進行收集,最后剩余的小部分酸霧經洗滌塔洗滌吸收后排放到大氣,該裝置不僅實現了對酸霧的回收利用,節約了生產成本,同時也極大的降低了洗滌塔的負荷,使排放到大氣的酸霧完全達到國家要求。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技術的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的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包括吸收塔1、洗滌塔2、膜式吸收器3、冷凝器4、液滴分離器5、酸霧風機 6、收集罐7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I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3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3通過管道與冷凝器4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4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5 —端連接,液滴分離器5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6入口連接,酸霧風機6出口與洗滌塔2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5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7連接。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模式吸收器3上還有第一冷卻水入口和第一冷卻水出口,通過第一冷卻水入口和第一冷卻水出口可以冷卻水注入到模式吸收器內或者排出。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模式吸收器3的下端還設有取樣出口,所述取樣出口通過閥門控制。 優選的技術方案,冷凝器4上設有第二冷卻水入口和第二冷卻水出口,通過第二冷卻水入口和第二冷卻水出口可以將冷卻水注入到冷凝器中或者排出;冷凝器中對冷卻水的要求,冷卻水進水溫度小于等于30°C,冷卻水壓力0.25MPa?0.3MPa,不得超過0.3MPa,冷卻水流量200m3/h?700m3/h。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洗滌塔、膜式吸收器、冷凝器、液滴分離器、酸霧風機、收集罐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一端連接,液滴分離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入口連接,酸霧風機出口與洗滌塔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模式吸收器上還有第一冷卻水入口和第一冷卻水出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模式吸收器的下端還設有取樣出口,所述取樣出口通過閥門控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上設有第二冷卻水入口和第二冷卻水出口。【文檔編號】B01D53/18GK204159188SQ201420455793【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4日 【專利技術者】尤福軍, 王偉 申請人:尤福軍, 王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設有膜式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焙燒法酸再生酸霧回收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洗滌塔、膜式吸收器、冷凝器、液滴分離器、酸霧風機、收集罐和輸送管道,所述吸收塔上設有出口,出口通過管道與膜式吸收器連接,所述膜式吸收器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的一端連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與液滴分離器一端連接,液滴分離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酸霧風機入口連接,酸霧風機出口與洗滌塔連接,所述液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出口,出口與收集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尤福軍,王偉,
申請(專利權)人:尤福軍,王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