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數控機床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及裁剪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包含:拉架、驅動裝置、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拉架與裁剪機固定連接;第二夾持部與拉架固定連接,并與第一夾持部相對設置,且第二夾持部與第一夾持部之間形成夾持空間;驅動裝置位于拉架與第一夾持部之間,與拉架活動連接,與第一夾持部固定連接,用于帶動第一夾持部在拉架與第二夾持部之間上下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將待裁剪材料傳送到精確的位置,進而提高裁剪精度,降低次品率,節省材料,減小損失。(*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數控機床
,公開了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及裁剪機。本技術中,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包含:拉架、驅動裝置、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拉架與裁剪機固定連接;第二夾持部與拉架固定連接,并與第一夾持部相對設置,且第二夾持部與第一夾持部之間形成夾持空間;驅動裝置位于拉架與第一夾持部之間,與拉架活動連接,與第一夾持部固定連接,用于帶動第一夾持部在拉架與第二夾持部之間上下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將待裁剪材料傳送到精確的位置,進而提高裁剪精度,降低次品率,節省材料,減小損失。【專利說明】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及裁剪機
本技術涉及數控機床
,特別涉及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及裁剪機。
技術介紹
目前,在一些皮革裁剪、布料裁剪等行業中,由于經常要根據生產的需要裁剪物料,而現代人由于對裁剪的工藝要求越來越高,在追求高質量裁剪的同時也要求高速的效率,比如剪切出不同形狀、不同角度、不同長度的布料或皮革,在很多時候都是需要通過工人的手工裁剪,難以保證裁剪的質量,同時效率也比較低,所以為了克服這種缺陷裁剪機孕育而生。 而裁剪機作為一種專門批量裁剪布料、皮革等材料的儀器,由于其具有較高的裁剪效率,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一些皮革、布料等行業中。其中,又以能夠實現自動裁剪功能的數控裁剪機為主。 無論是普通裁剪機還是數控裁剪機,在對布料、皮革等材料進行裁剪時,一般是通過傳送帶將待裁剪的材料傳送到裁剪臺,但是,傳送到裁剪臺的待裁剪材料的位置往往不夠精確,這樣,會對裁剪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導致次品率上升,浪費材料,特別是在對待裁剪材料進行批量裁剪時,會導致整批材料的裁剪質量受到影響,進而導致次品率急劇攀升,造成不可預見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及裁剪機,可以將待裁剪材料傳送到精確的位置,提高裁剪精度,降低次品率,節省材料,減小損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包含:拉架、驅動裝置、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 所述拉架與所述裁剪機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拉架固定連接,并與所述第一夾持部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第一夾持部之間形成夾持空間; 所述驅動裝置位于所述拉架與所述第一夾持部之間,與所述拉架活動連接,與所述第一夾持部固定連接,用于帶動所述第一夾持部在所述拉架與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上下運動。 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裁剪機,該裁剪機包含:裁剪臺與機頭行走機構;還包含至少兩個上述的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所述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設置在所述機頭行走機構上; 所述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分別位于所述裁剪臺的兩側,位置相對,且位置相對的兩個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之間的寬度等于所述裁剪臺的寬度。 本技術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是在機頭行走機構上設置至少兩個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用于夾持傳送帶并傳送到裁剪臺的預設位置;由于機頭行走機構運動的距離可以精確控制,每次運動的距離是一個確切的值,所以,上述的傳動定位裝置夾持的傳送帶每次運動的距離也可以被精確控制,這樣,待裁剪材料在裁剪臺的長度方向上的鋪設位置每一次都是精確的;而且,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分別位于裁剪臺的兩側,位置相對,且兩個位置相對的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之間的寬度等于裁剪臺的寬度,這樣,可以將傳送帶的位置限制在裁剪臺上,而不能超出裁剪臺的橫向范圍,即待裁剪材料在裁剪臺的寬度方向上的鋪設位置每一次也都是固定的、精確的。綜上所述,本技術無論在裁剪臺的縱向方向還是在裁剪臺的橫向方向,均可以將傳送帶精確地傳送到預設的位置,即可以將待裁剪材料傳送到精確的位置,進而提高裁剪精度,降低次品率,節省材料,減小損失。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可以為膜片氣缸、電磁閥或者液壓缸。膜片氣缸、電磁閥或者液壓缸是現有成熟的裝置,保證了本技術的可行性。而且,電磁閥或者液壓缸的工作介質是常溫液體,可以避免工作物質(即液體)泄露對待裁剪材料的不可逆轉的損害,并保證了本技術實施方式的多樣性。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含伸縮端;所述伸縮端與所述第一夾持部固定連接。在實際應用時,驅動裝置通過伸縮端驅動第一夾持部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部呈平板狀。采用呈平板狀的第一夾持部,可以增大第一夾持部與傳送帶的接觸面積,即增大傳送帶的受力面積,在受力大小相同的情況下,減小傳送帶被夾持部分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壓強,進而減小對傳送帶的破壞。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夾持部包含底盤與側壁;所述底盤與所述側壁一體設置;所述側壁為所述底盤在所述底壁邊緣位置處向上延伸形成。具體而言,底盤主要是支撐傳送帶,與第一夾持部配合使用,夾持傳送帶,而側壁用于限制傳送帶的位置,使傳送帶位于兩個第二夾持部之間,也就是,使傳送帶在裁剪臺的寬度方向上的鋪設位置是固定的、精確的。 進一步地,所述裁剪機包含傳送帶;所述第一夾持部與所述傳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傳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大于第二預設閾值。分別將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設置得足夠大,可以避免在夾持住并拖動傳送帶的過程中傳送帶打滑。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部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技術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具體如圖1?3所示,其中,裁剪機包含:傳送帶(未示出)、裁剪臺(未示出)與機頭行走機構7 ;傳送帶鋪設在裁剪臺上,用于傳送待裁剪材料;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設置在裁剪機的機頭行走機構7上,用于夾持傳送帶并傳送到裁剪臺的預設位置。 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包含:拉架1、固定部2、驅動裝置3、第一夾持部4、第二夾持部5與氣管接頭6。優選地,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3采用膜片氣缸。 其中,第一夾持部4呈圓盤狀。采用圓盤狀的第一夾持部4,可以增大第一夾持部4與傳送帶的接觸面積,即增大傳送帶的受力面積,在受力大小相同的情況下,減小傳送帶被夾持部分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壓強,進而減小夾持對傳送帶的破壞。尤其是,由于圓弧狀的邊緣與傳送帶接觸時對傳送帶的傷害最小,故而可以進一步降低對傳送帶的損害。進一步地,第一夾持部4的邊緣還可以做鈍化處理,這樣,可以進一步地降低第一夾持部4對傳送帶產生損害的可能性。 而且,第一夾持部4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大于第一預設閾值。將第一夾持部4的表面制作得足夠毛糙,使之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設置得足夠大,這樣,可以避免在夾持住并拖動傳送帶的過程中傳送帶打滑。特別是在對大尺寸的待裁剪的材料進行拖動時,由于待裁剪的材料的重量比較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裁剪機的傳動定位裝置包含:拉架、驅動裝置、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所述拉架與所述裁剪機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拉架固定連接,并與所述第一夾持部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第一夾持部之間形成夾持空間;?所述驅動裝置位于所述拉架與所述第一夾持部之間,與所述拉架活動連接,與所述第一夾持部固定連接,用于帶動所述第一夾持部在所述拉架與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上下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智勇,凌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