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中引腳扶正夾具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于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上述引腳扶正夾具能夠對元件引腳進行扶正,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其中引腳扶正夾具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于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上述引腳扶正夾具能夠對元件引腳進行扶正,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在電子裝配領域中,經常涉及到電路板組件的裝配,電路板(印制板)上往往需要裝配上電阻、電容、芯片、三極管或者連接器等等帶引腳元件,通過壓接或焊接完成帶引腳元件與電路板的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從而實現相應的電路功能或者用來實現與外界其他元器件的電氣連接。但是,帶引腳元件在封裝制造、運輸、周轉、拆封等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元件引腳折彎變形的情況,安裝時,變形的元件引腳將無法與電路板上的插裝孔一一對應,導致裝配困難或者無法裝配。特別是對于元件引腳較多的帶引腳元件,例如連接器,即使只有一只元件引腳折彎變形,整個元件的裝配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若在裝配過程中直接用手扶正變形元件引腳,必將影響裝配速度和生產效率,還會對裝配質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元件引腳折斷或接觸不良。對于同時有多只元件引腳變形的元件,需要同時將多只元件引腳全部對齊,操作十分不便,給裝配作業帶來很大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引腳扶正夾具,能夠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同時,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本專利技術中引腳扶正夾具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引腳扶正夾具,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于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 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于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于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于元件引腳的長度。 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并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并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 本專利技術中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并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 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于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列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一梳形板上第一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于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行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二梳形板上第二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于元件引腳的長度,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沿元件弓I腳的長度方向重疊布置。 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并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并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所述行方向和列方向相互垂直。 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引腳扶正夾具的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引腳扶正夾具的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于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因此,裝配帶引腳元件時,通過引腳扶正夾具可以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并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從而使對應的元件引腳對準電路板上或元件上的插裝孔,從而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梳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梳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0_第一梳形板,11-第一梳柄,12-第一梳齒,13-第一邊緣梳齒,20-第二梳形板,21-第二梳柄,22-第二梳齒,23-第二邊緣梳齒,30-兀件引腳。【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如圖f圖3所示,是一種用于將印制板矩形連接器安裝到印制板上的引腳扶正夾具,該印制板矩形連接器上的引腳以矩形陣列的形式設置有沿行方向排列的多行和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列,各行與各列相互垂直。該夾具為組件形式,由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構成。 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均為平板形狀。第一梳形板10包括第一梳柄11,第一梳柄11上懸伸固定有一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12,所述第一梳齒12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30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12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30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在第一梳齒12的間隔排列方向上,第一梳形板10的兩端還設有用于扶正成列元件引腳30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的第一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只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于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九峰,熊宇,郝彬,崔淑娟,吳曉鳴,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