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1)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5),所述的主機體(1)上設有螺套(2);在所述的鑄模環(5)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4),所述的雙頭螺柱(4)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2)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3),所述的螺母(3)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1)緊固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小口徑水冷離心機主機體上增加螺套,與雙頭螺柱擰緊,實現主機體與鑄模環的連接緊固。采用螺套機構,防止主機體的損壞,節省維修時間,更換簡便,從而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1)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5),所述的主機體(1)上設有螺套(2);在所述的鑄模環(5)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4),所述的雙頭螺柱(4)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2)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3),所述的螺母(3)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1)緊固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小口徑水冷離心機主機體上增加螺套,與雙頭螺柱擰緊,實現主機體與鑄模環的連接緊固。采用螺套機構,防止主機體的損壞,節省維修時間,更換簡便,從而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緦@f明】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
本專利技術屬于冶金工業生產設備的
。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規格DN80?300的水冷離心機用主機體與鑄模環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由于冷卻循環水密封需要,在小口徑鑄管(DN80?300)水冷離心機插口支撐處,其管模插口支撐與主機體采用鑄模環進行密封。生產不同管徑鑄管產品時,需更換管模及配套的鑄模環。 在現有技術中,小口徑水冷離心機鑄模環與主機體是用雙頭螺柱進行連接,主機體上直接鉆螺孔,雙頭螺柱一端與主機體緊固。由于工作環境問題,雙頭螺柱需時常更換,在拆下時,易導致主機體上螺孔損壞,不易修復,無法保證安裝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其目的是確保連接結構不易損壞,方便修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專利技術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所述的主機體上設有螺套;在所述的鑄模環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所述的雙頭螺柱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所述的螺母將鑄模環與主機體緊固連接。 所述的螺套的一端設有凸緣,該凸緣卡在主機體與鑄模環連接的相反的面上。 在鑄模環與主機體緊固連接的狀態下,所述的螺套上的螺孔開口端,低于所述主機體與鑄模環的連接表面。 所述的螺套與主機體采用過渡配合。 在所述的螺套的橫截面上,所述的主機體與鑄模環的配合面為矩形,或者為正六邊形。 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小口徑水冷離心機主機體上增加螺套,與雙頭螺柱擰緊,實現主機體與鑄模環的連接緊固。采用螺套機構,防止主機體的損壞,節省維修時間,更換簡便,從而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附圖所內容及圖中的標記如下: 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主機體,2、螺套,3、螺母,4、雙頭螺柱,5、鑄模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如圖1所示結構,為本專利技術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I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5。該連接結構應用于小口徑鑄管(DN80?300)水冷離心機插口支撐處。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克服其缺陷,實現確保連接結構不易損壞,方便修復的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所述的主機體I上設有螺套2 ;在所述的鑄模環5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4,所述的雙頭螺柱4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2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3,所述的螺母3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I緊固連接。 該螺套2是一種可拆卸的螺套,單獨進行加工。通過在小口徑水冷離心機主機體上增加螺套,然后再通過雙頭螺柱4擰緊,實現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連接緊固。采用螺套結構,防止主機體的損壞,節省維修時間,更換簡便,從而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 通過雙頭螺栓4的一端與螺套2擰緊,另一端通過螺母3擰緊。在不同規格鑄管生產中,在雙頭螺柱4損壞時,拆下螺套2及雙頭螺柱4,換上相應備件后,擰緊螺母3,實現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連接緊固。 所述的螺套2的一端設有凸緣,該凸緣卡在主機體I與鑄模環5連接的相反的面上。該凸緣起到在軸向將螺套2卡緊,使得雙頭螺柱4能夠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I緊固連接。 在鑄模環5與主機體I緊固連接的狀態下,所述的螺套2上的螺孔開口端,低于所述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連接表面。 所述的螺套2與主機體I采用過渡配合。方便其進行安裝和拆卸,并保證圓周上螺孔與螺栓穿孔的同軸度。 在所述的螺套2的橫截面上,所述的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配合面為矩形,或者為正六邊形。 采用矩形,或者為正六邊形的配合,防止擰緊螺母3時,螺套2產生旋轉而使螺母和雙頭螺栓無法擰緊。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專利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I)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機體(I)上設有螺套(2);在所述的鑄模環(5)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4),所述的雙頭螺柱(4)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2)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3),所述的螺母(3)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⑴緊固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2)的一端設有凸緣,該凸緣卡在主機體(I)與鑄模環(5)連接的相反的面上。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鑄模環(5)與主機體(I)緊固連接的狀態下,所述的螺套(2)上的螺孔開口端,低于所述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連接表面。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2)與主機體(I)采用過渡配合。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套(2)的橫截面上,所述的主機體(I)與鑄模環(5)的配合面為矩形,或者為正六邊形?!疚臋n編號】B22D13/02GK104338914SQ201410587054【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專利技術者】王金秀, 張永明 申請人: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冷離心機主機體連接結構,將管模插口支撐與所述的主機體(1)連接,所述的管模插口支撐設有鑄模環(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機體(1)上設有螺套(2);在所述的鑄模環(5)上設有螺栓穿孔,在所述的螺栓穿孔中設置雙頭螺柱(4),所述的雙頭螺柱(4)的一端旋入所述的螺套(2)的螺孔;另一端旋上螺母(3),所述的螺母(3)將鑄模環(5)與主機體(1)緊固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金秀,張永明,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