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包括用于卡在杯口邊沿的蓋沿以及設置在蓋沿內側的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其中,所述盛裝腔的底部封閉,頂部敞口;所述吸管通道的底部和頂部設有讓吸管通過的通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杯蓋不但具有普通蓋杯蓋的功能,而且還能夠盛裝食品,使得人們在休閑時,可以在杯中同時享用飲品和小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提高生活品質,尤其是在周圍沒有地方放置盛裝食品的容器時,顯得更加方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
本技術涉及一種杯蓋,具體涉及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
技術介紹
一次性杯子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必需品。部分一次性杯使用時還配有一次性杯蓋,該杯蓋主要用于覆蓋杯口,防止杯中飲品逸出以及飲品被污染。在生活中,例如在電影院看電影時,人們在使用一次性杯飲用飲品的同時,常常還會食用其他食品,該食品需要盛裝在其他容器中,需要一手拿著杯子,一手從其他地方拿取食品,不夠方便,尤其是周圍沒有地方放置盛裝食品的容器時,顯得更加不便。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上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該杯蓋不但具有普通蓋杯蓋的功能,而且還能夠盛裝食品。 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在杯口邊沿的蓋沿以及設置在蓋沿內側的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其中,所述盛裝腔的底部封閉,頂部敞口 ;所述吸管通道的底部和頂部設有讓吸管通過的通道。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具有從蓋沿處向下延伸的部分和向上延伸的部分。采用該優(yōu)選方案的作用在于,盛裝腔從蓋沿處向下延伸,盛裝食品時重心靠下,使得杯蓋不易傾翻;而盛裝腔中向上延伸的部分則可以增加盛裝的空間。 優(yōu)選地,所述向下延伸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向上延伸的部分的高度。使得杯子和杯蓋裝配在一起時,整體高度不會過高。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盛裝腔和吸管通道的側壁構成圓筒結構,該圓筒中設有隔片將其內部空間分割成所述的盛裝腔和吸管通道。這樣結構簡單,生產時便于注塑成型。 優(yōu)選地,所述圓筒的上端大、下端小。通常一次性杯的上端大,下端小,圓筒也采用相似的形狀,便于裝入到杯子中。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吸管通道的底部敞口,頂部設有頂蓋,該頂蓋中設有便于吸管插入的裂縫。這樣便于吸管的插入,同時對吸管通道的頂部進行封蓋,確保飲品不會逸出,不會被污染。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蓋沿的形狀與杯口邊沿的形狀相一致。使得兩者能夠充分貼合,確保連接牢固,提高密封性。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盛裝腔的頂部設有蓋體。這樣可以在不使用時將盛裝腔蓋住,防止食品被污染。 本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吸管通道中位于蓋沿以下的部分為去除了壁體的空缺空間。由于吸管通道的作用在于讓吸管通過,因此將吸管通道中位于蓋沿以下的部分設置為去除了壁體的空缺空間,不影響吸管的使用,并且,這樣可以讓多個本技術的杯蓋疊合在一起放置,節(jié)省空間,便于包裝。 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本技術的杯蓋蓋在一次性杯上,其中,所述蓋沿卡進在杯口邊沿上;將吸管從吸管通道中插入杯內,并將零食裝入到盛裝腔中,從而可以一邊飲用杯內的飲品,一邊從盛裝腔中拿取零食,相當方便。 本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該杯蓋不但具有普通蓋杯蓋的功能,而且還能夠盛裝食品,使得人們在休閑時,可以在杯中同時享用飲品和小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提高生活品質,尤其是在周圍沒有地方放置盛裝食品的容器時,顯得更加方便。 2、該杯蓋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重復使用,節(jié)能環(huán)保。 【附圖說明】 圖1?圖5為本技術的一次性杯的杯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為主視圖,圖2為俯視圖,圖3為仰視圖,圖4為圖2的A-A剖視圖,圖5為立體圖。 圖6和圖7為圖1?圖5所示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tài)圖,其中,圖6為立體圖,圖7為剖視圖。 圖8為一次性杯的杯蓋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7,本實施例的一次性杯8的杯蓋包括用于卡在杯口邊沿9的蓋沿2以及設置在蓋沿2內側的盛裝腔3和吸管通道4,其中,所述盛裝腔3的底部封閉,頂部敞口 ;所述吸管通道4的底部和頂部設有讓吸管10通過的通道。 參見圖1?圖7,所述盛裝腔3和吸管通道4具有從蓋沿2處向下延伸的部分和向上延伸的部分。其作用在于,盛裝腔3從蓋沿2處向下延伸,盛裝食品時重心靠下,使得杯蓋不易傾翻;而盛裝腔3中向上延伸的部分則可以增加盛裝的空間。所述向下延伸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向上延伸的部分的高度,使得杯子和杯蓋裝配在一起時,整體高度不會過高。 參見圖1?圖7,所述盛裝腔3和吸管通道4的側壁構成圓筒I結構,該圓筒I中設有隔片7將其內部空間分割成所述的盛裝腔3和吸管通道4,這樣結構簡單,生產時便于注塑成型。所述圓筒I的上端大、下端小,通常一次性杯8的上端大,下端小,圓筒I也采用相似的形狀,便于裝入到杯子中。 參見圖1?圖7,所述吸管通道4的底部敞口,頂部設有頂蓋5,該頂蓋5中設有便于吸管10插入的裂縫6,這樣便于吸管10的插入,同時對吸管通道4的頂部進行封蓋,確保飲品不會逸出,不會被污染。所述蓋沿2的形狀與杯口邊沿9的形狀相一致,使得兩者能夠充分貼合,確保連接牢固,提高密封性。 參見圖1?圖7,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本技術的杯蓋蓋在一次性杯8上,其中,所述蓋沿2卡進在杯口邊沿9上;將吸管10從吸管通道4中插入杯內,并將零食裝入到盛裝腔3中,從而可以一邊飲用杯內的飲品,一邊從盛裝腔3中拿取零食,相當方便。 實施例2 參見圖8,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吸管通道中位于蓋沿以下的部分為去除了壁體的空缺空間,相當于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去掉位于蓋沿下方的吸管通道壁體。由于吸管通道的作用在于讓吸管通過,因此將吸管通道中位于蓋沿以下的部分設置為去除了壁體的空缺空間,不影響吸管的使用,并且,這樣可以讓多個本技術的杯蓋疊合在一起放置,節(jié)省空間,便于包裝。 本實施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盛裝腔的頂部設有蓋體,這樣可以在不使用時將盛裝腔蓋住,防止食品被污染。 本實施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 上述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內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技術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在杯口邊沿的蓋沿以及設置在蓋沿內側的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其中,所述盛裝腔的底部封閉,頂部敞口;所述吸管通道的底部和頂部設有讓吸管通過的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在杯口邊沿的蓋沿以及設置在蓋沿內側的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其中,所述盛裝腔的底部封閉,頂部敞口 ;所述吸管通道的底部和頂部設有讓吸管通過的通道。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裝腔和吸管通道具有從蓋沿處向下延伸的部分和向上延伸的部分。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延伸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向上延伸的部分的高度。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杯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裝腔和吸管通道的側壁構成圓筒結構,該圓筒中設有隔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池艷輝,
申請(專利權)人:池艷輝,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