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
[0001 ] 本技術涉及一種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
技術介紹
在石油、天然氣、水源和礦藏的鉆探過程中,都需要用到鉆桿。鉆桿的結構雖然簡單,但是其要達到的質量要求卻比較高。通常鉆桿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磨損,從而導致鉆桿之間無法正常連接,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鉆桿接頭處設置保護套來防止鉆桿接頭磨fe。 為了增加鉆桿保護套的鎖緊力,在傳統(tǒng)保護套上需要開設定位孔,通過在定位孔內插入杠桿旋轉,便于保護套鎖緊鉆桿接頭處。而傳統(tǒng)的鉆桿保護套的開孔是在保護套成型完成之后再進行內襯沖孔,生產(chǎn)效率較低,且需要再次整形。因此尋求一種先沖孔后進行保護套成型的鉆桿保護套生產(chǎn)工藝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適用于先沖孔后進行保護套成型的鉆桿保護套生產(chǎn)工藝的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 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它包括頂板、底板、升降板、支架、壓塊、內襯塊、壓板、導向柱、限位桿、下模座、下模、拉伸緩沖彈簧、壓縮緩沖彈簧以及液壓缸,所述導向柱位于頂板與底板之間,所述升降板套設于導向柱上,所述液壓缸向下布置于頂板上,液壓缸的伸縮端連接升降板,所述壓塊的頂部與升降板連接,內襯塊的頂部與壓塊的底部連接,所述下模座設置于底板上,所述下模設置于下模座上,所述限位桿于下模座的四角向上布置,所述限位桿的頂部設置有限位螺母,所述壓板套設于限位桿上,所述壓縮緩沖彈簧套設于限位桿上,壓縮緩沖彈簧位于壓板下方,所述下模頂部向下開設有圓柱形的模腔,所述下模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它包括頂板(1)、底板(2)、升降板(3)、支架(4)、壓塊(5)、內襯塊(6)、壓板(7)、導向柱(8)、限位桿(9)、下模座(17)、下模(10)、拉伸緩沖彈簧(11)、壓縮緩沖彈簧(12)以及液壓缸(13),所述導向柱(8)位于頂板(1)與底板(2)之間,所述升降板(3)套設于導向柱(8)上,所述液壓缸(13)向下布置于頂板(1)上,液壓缸(13)的伸縮端連接升降板(3),所述壓塊(5)的頂部與升降板(3)連接,內襯塊(6)的頂部與壓塊(5)的底部連接,所述下模座(17)設置于底板(2)上,所述下模(10)設置于下模座(17)上,所述限位桿(9)于下模座(17)的四角向上布置,所述限位桿(9)的頂部設置有限位螺母(14),所述壓板(7)套設于限位桿(9)上,所述壓縮緩沖彈簧(12)套設于限位桿(9)上,壓縮緩沖彈簧(12)位于壓板(7)下方,所述下模(10)頂部向下開設有圓柱形的模腔,所述下模(10)的頂部設置有環(huán)形凸臺(15),所述壓板(7)的中部設置有圓形通道,所述壓板(7)的底部位于圓形通道的外圍開設有環(huán)形翻邊槽(16),支架(4)安裝于升降板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鉆桿保護套外翻邊整形裝置,它包括頂板(I)、底板(2)、升降板(3)、支架(4)、壓塊(5)、內襯塊(6)、壓板(7)、導向柱(8)、限位桿(9)、下模座(17)、下模(10)、拉伸緩沖彈簧(11)、壓縮緩沖彈簧(12)以及液壓缸(13),所述導向柱(8)位于頂板(I)與底板(2)之間,所述升降板(3)套設于導向柱(8)上,所述液壓缸(13)向下布置于頂板(I)上,液壓缸(13)的伸縮端連接升降板(3),所述壓塊(5)的頂部與升降板(3)連接,內襯塊(6)的頂部與壓塊(5)的底部連接,所述下模座(17)設置于底板(2)上,所述下模(10)設置于下模座(17)上,所述限位桿(9)于下模座(17)的四角向上布置,所述限位桿(9)的頂部設置有限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鄭銀良,鄭衛(wèi)良,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德瑪斯特鉆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