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大蒜剝皮機,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顯著提高大蒜剝皮干凈度的大蒜剝皮機,包括機架、驅動電機,在機架上設有傾斜的圓筒狀機殼,機殼內設有滾筒,滾筒通過軸環或軸承設置在機殼內部,在滾筒的外壁設有與驅動齒輪相配合的外齒圈,所述滾筒內壁設置篩孔,滾筒下端的篩孔孔徑大于中上部篩孔孔徑、小于普通蒜瓣的尺寸;所述的滾筒內放置砂粒或木球,砂粒或木球的粒徑小于滾筒下端的篩孔的孔徑、大于滾筒上端的篩孔的孔徑;滾筒下端下方設置砂粒收集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剝皮速度顯著提升,且剝出來的蒜瓣外形規則完整,品相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大蒜剝皮機及大蒜剝皮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大蒜剝皮機。
技術介紹
大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保健、抗病、殺菌等功效,因此深受大眾喜愛。但大蒜在加工成食品前需要進行剝皮處理,手工剝皮費時、費力、效率低。現有技術中的大蒜剝皮機有間斷生產的,待一批大蒜剝皮結束后才能打開大蒜出口,將剝好皮的大蒜取出。這種間歇式的作業模式,產量小,效率低,不能滿足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的需要。也有連續化進行剝皮的設備,設備主體為內壁粗糙的滾筒,靠滾筒轉動起到將大蒜摩擦剝皮,同時靠風力分離蒜皮。這種設備生產能力更大。但現有技術中的大蒜剝皮設備都存在剝皮不凈的問題,或者確保剝皮干凈的情況下,則容易將大蒜揉爛。損傷的大蒜容易沾染污垢不易洗凈,還降低了剝皮處理的產率,這都影響了剝皮的效果,影響大蒜進一步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大蒜剝皮機及大蒜剝皮方法,該剝皮機能顯著提高大蒜剝皮的干凈度,同時避免損傷大蒜。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大蒜剝皮機,包括機架、驅動電機,在機架上設有傾斜的圓筒狀機殼,機殼內設有滾筒,滾筒通過軸環或軸承設置在機殼內部,在滾筒的外壁設有與驅動齒輪相配合的外齒圈,驅動齒輪與驅動電機連接;滾筒上端開口為進料出皮口,下端開口為大蒜出口;在大蒜出口設有吹皮風管,吹皮風管的出風口指向進料出皮口;滾筒內壁設置篩孔,滾筒下端的篩孔孔徑大于中上部篩孔孔徑、小于普通蒜瓣的尺寸;所述的滾筒內放置光滑砂粒或木球,砂粒或木球的粒徑小于滾筒下端的篩孔的孔徑、大于滾筒上端的篩孔的孔徑;滾筒下端下方設置砂粒或木球收集機構。優選的,所述的滾筒內放置圓柱形軟棒,軟棒的上端固接連桿,連桿連接旋轉接頭,旋轉接頭與機架上、設置在進料出皮口外的立柱連接。優選的,所述的機殼中上部的底弧面上設有多個布風孔,各布風孔通過布風盒與風管聯通。優選的,所述的進料出皮口設有進料斗,進料斗的出料口靠近滾筒底弧面并與連桿的活動區域相離。優選的,所述的軟棒由棉布袋和內部的顆粒狀填充物構成,填充物為砂礫、木屑或兩者的混合物;或者軟棒由木棒包裹海綿或硅膠,然后包裹棉布構成。相應的,本專利技術的大蒜剝皮方法,核心在于:將大蒜蒜瓣、木球或砂粒一起在滾筒中滾動使蒜皮剝離,同時沿著與蒜瓣流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吹風去除蒜皮;并且滾筒內放置長度方向與滾筒長度方向相同的軟棒,軟棒端部與連桿固定,連桿外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在滾筒之外;軟棒由棉布袋和內部的顆粒狀填充物構成,填充物為砂礫、木屑或兩者的混合物;或者軟棒由木棒包裹海綿或硅膠,然后包裹棉布構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大蒜剝皮機實現了以流水作業的方式對大蒜進行剝皮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結構簡單。大蒜由滾筒上端口與砂粒或木球一起進入滾筒,在滾筒的滾動下,大蒜、砂粒或木球或進一步結合軟棒的作用進行擠壓、摩擦,使得蒜皮和蒜肉分離。在風力作用下蒜皮由滾筒上端口排出。篩孔一方面增加滾筒筒壁的粗糙度,另一方面可以配合布風盒增加吹風的效果。砂粒或木球可以使得大蒜之間和大蒜與砂粒或木球之間柔性擠壓,加強蒜皮分離效果;然后在滾筒下部與剝凈后的大蒜相分離;最終獲得外形完好,剝凈度高的蒜瓣。砂粒或木球在滾筒下端流出滾筒收集起來可重復利用。本專利技術的剝皮速度顯著提升,且剝出來的蒜瓣外形規則完整,品相極佳。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的高效大蒜剝皮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有傾斜的圓筒狀機殼3,機殼3位置固定。機殼3內設有滾筒4,滾筒4通過軸環或軸承設置在機殼3內部,并可以做回轉運動。實際中可以根據經驗調整機殼3和滾筒4的斜度。在滾筒4的外壁設有與驅動齒輪5相配合的外齒圈6,驅動齒輪5與驅動電機2連接;這樣電機2就可以驅動滾筒4滾動。滾筒4上端開口為大蒜的進料出皮口,下端開口為大蒜剝皮后的出口;在大蒜出口設有吹皮風管7,吹皮風管7的出風口指向進料出皮口,也就是與大蒜剝皮過程中的運動方向相反。并且所述滾筒4內壁設置兩種規格的篩孔9、10,滾筒4下端的篩孔10孔徑大于中上部篩孔9孔徑、小于普通蒜瓣的尺寸。所述的滾筒4內放置光滑砂粒或木球15,為描述方便,以下僅以木球15為例。木球15的粒徑小于滾筒4下端的篩孔10的孔徑、大于滾筒4上端的篩孔9的孔徑;滾筒4下端下方設置木球收集機構或稱砂粒收集機構。利用本專利技術的大蒜剝皮機給大蒜剝皮時,大蒜由滾筒4上端口、也就是進料出皮口,與木球15一起進入滾筒4。在滾筒4的滾動下,蒜瓣、木球15相互作用進行擠壓、摩擦,使得蒜皮和蒜肉分離。在吹皮風管7的吹風作用下蒜皮由滾筒4上端口排出。篩孔9、10增加滾筒4筒壁的粗糙度;木球15可以使得大蒜之間和大蒜與木球15之間柔性擠壓,加強蒜皮分離效果;然后在滾筒4下部與剝凈后的大蒜相分離。獲得外形完好,剝凈度高的蒜瓣。為進一步增強蒜皮剝離效果,所述的滾筒4內放置圓柱形軟棒8,軟棒8的上端固接連桿,連桿連接旋轉接頭16,旋轉接頭16與機架1上、設置在進料出皮口外的立柱連接。所述的軟棒8由棉布袋和內部的顆粒狀填充物構成,填充物為砂礫、木屑或兩者的混合物。或者軟棒8由木棒包裹海綿或硅膠,然后包裹棉布構成。這樣大蒜蒜瓣、木球15與軟棒8共同擠壓、摩擦能起到更好的剝皮效果;仍然避免損傷蒜瓣。圖1中為了線條清晰僅在機殼3中部的剖視部位示意了篩孔9、10和木球15,但實際上整個滾筒4中都應有篩孔9、10和木球15。木球15在滾筒4下端經由篩孔10流出滾筒4收集起來可重復利用。本專利技術的收集機構非常簡單,就是在機殼3下端連接一個料斗11將木球15集中即可。同時還在滾筒4下端固定設置一個出料斗12便于大蒜出料。為了避免兩個料斗相互干涉,滾筒4可以伸出機殼3適當的長度,出料斗12通過懸臂連接在機架1或者機殼3上。進一步的改進例如:所述的機殼3中上部的底弧面上設有多個布風孔,各布風孔通過布風盒13與風管聯通。篩孔9、10可以配合布風盒13增加吹皮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在所述的進料出皮口設置進料斗14,進料斗14的出料口靠近滾筒4底弧面并與連桿的活動區域相離。這樣便于加料同時不影響出皮的效果,也避免干涉連桿的活動。本專利技術的剝皮速度顯著提升,且剝出來的蒜瓣外形規則完整,品相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大蒜剝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驅動電機(2),在機架(1)上設有傾斜的圓筒狀機殼(3),機殼(3)內設有滾筒(4),滾筒(4)通過軸環或軸承設置在機殼(3)內部,在滾筒(4)的外壁設有與驅動齒輪(5)相配合的外齒圈(6),驅動齒輪(5)與驅動電機(2)連接;滾筒(4)上端開口為進料出皮口,下端開口為大蒜出口;在大蒜出口設有吹皮風管(7),吹皮風管(7)的出風口指向進料出皮口;滾筒(4)內壁設置篩孔(9、10),滾筒(4)下端的篩孔(10)孔徑大于中上部篩孔(9)孔徑、小于普通蒜瓣的尺寸;所述的滾筒(4)內放置光滑砂粒或木球(15),砂粒或木球(15)的粒徑小于滾筒(4)下端的篩孔(10)的孔徑、大于滾筒(4)上端的篩孔(9)的孔徑;滾筒(4)下端下方設置砂粒或木球(15)收集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大蒜剝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驅動電機(2),在機架(1)上設有傾斜的圓筒狀機殼(3),機殼(3)內設有滾筒(4),滾筒(4)通過軸環或軸承設置在機殼(3)內部,在滾筒(4)的外壁設有與驅動齒輪(5)相配合的外齒圈(6),驅動齒輪(5)與驅動電機(2)連接;滾筒(4)上端開口為進料出皮口,下端開口為大蒜出口;在大蒜出口設有吹皮風管(7),吹皮風管(7)的出風口指向進料出皮口;滾筒(4)內壁設置篩孔(9、10),滾筒(4)下端的篩孔(10)孔徑大于中上部篩孔(9)孔徑、小于普通蒜瓣的尺寸;所述的滾筒(4)內放置光滑砂粒或木球(15),砂粒或木球(15)的粒徑小于滾筒(4)下端的篩孔(10)的孔徑、大于滾筒(4)上端的篩孔(9)的孔徑;滾筒(4)下端下方設置砂粒或木球(15)收集機構;所述的滾筒(4)內放置圓柱形軟棒(8),軟棒(8)的上端固接連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華,
申請(專利權)人:張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