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便型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和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被動鏈輪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主動鏈輪安裝在主軸上,主軸安裝在車架的中部下方的軸承座上,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均套裝在傳動鏈條上,輕便型自行車還包括杠桿機構,杠桿機構包括支點和傳動桿,支點固定在車架上,傳動桿的一端與腳踩板固定連接,腳踩板的下端與復位件的上端連接,復位件的下端固定在車架上,傳動桿的另一端設有齒形結構,齒形結構以支點為圓心,支點到傳動桿一端的距離比到傳動桿另一端的距離大,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的外齒嚙合,齒形結構的齒形為棘齒,主動鏈輪的外齒為棘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騎行較為便捷,運動性能良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輕便型自行車
[0001 ] 本技術涉及自行車結構,尤其是一種自行車。
技術介紹
現有的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和驅動機構,其中,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所述被動鏈輪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所述主動鏈輪安裝在主軸上,所述主軸安裝在車架的中部下方的軸承座上,所述主軸上安裝腳踏板,通過騎行者的腳踩所述腳踏板,轉動腳踏板帶動所述主動鏈輪轉動,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上均套裝傳動鏈條,由于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均采用棘輪式結構,所述主動鏈輪正轉時可以帶動鏈條聯動,當主動鏈輪反轉時不會與鏈條聯動。 現有的傳動結構,如果需要進行較快的加速或者上坡等情況,騎行者需要花費較大的力量,對于運動型自行車,通過設計不同外徑大小的被動鏈輪進行調節。存在的缺陷:騎行者騎行較為費力,運動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已有自行車的騎行較為費力,運動性能較差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騎行較為便捷,運動性能良好的輕便型自行車。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輕便型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和驅動機構,其中,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所述被動鏈輪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所述主動鏈輪安裝在主軸上,所述主軸安裝在車架的中部下方的軸承座上,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均套裝在傳動鏈條上,所述輕便型自行車還包括杠桿機構,所述杠桿機構包括支點和傳動桿,所述支點固定在所述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腳踩板固定連接,所述腳踩板的下端與復位件的上端連接,所述復位件的下端固定在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設有齒形結構,所述齒形結構以所述支點為圓心,所述支點到傳動桿一端的距離比到傳動桿另一端的距離大,所述齒形結構與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嚙合,所述齒形結構的齒形為棘齒,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為棘輪。 本技術中,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構成單向傳動關系,假設齒形結構正向轉動時,可以帶動所述主動鏈輪轉動;當齒形結構反向轉動時,其與主動鏈輪之間是空套的,相互之間不聯動;因此,選用了棘輪和棘齒,齒形結構上的齒形中的單個齒形為棘爪結構,與主動鏈輪的外齒構成單向結構。 進一步,所述杠桿機構有兩套,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的一端與左腳踩板固定連接,另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的一端與右腳踩板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鏈輪的兩側分別設有左外齒和右外齒,所述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另一端的齒形結構與所述左外齒哨合,所述另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另一端的齒形結構與所述右外齒哨合。 更進一步,所述主軸上安裝腳踏板,所述支點到傳動桿的另一端的連桿為伸縮桿結構,包括中桿和伸縮桿,所述中桿的一端與所述支點固定連接,所述中桿的另一端上可伸縮地套裝所述伸縮桿的內端,所述車架上安裝用于調節伸縮桿伸縮的調節組件,所述伸縮桿的外端上安裝所述齒形結構。該處的腳踏板可以有,也可以沒有。該處的伸縮桿實現了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之間的離合狀態,起到了離合器的作用,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離合機構來實現。 再進一步,所述車架上安裝蓄電池和電動機,所述蓄電池與所述電動機的電源線連接,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安裝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鏈輪嚙合,在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設有離合器。通過離合器的不同狀態,例如當伸縮桿收縮時,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分離,杠桿機構不產生驅動力;此時,離合器閉合狀態,由電動機提供動力;當然,當杠桿機構提供動力時,伸縮桿處于伸長狀態,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哨合,此時,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電動機不提供動力;總之,通過伸縮桿和離合器的設置,可以對動力源進行選擇。 在所述車架的前部和兩側安裝風能發電模塊,所述車架的頂部安裝光伏電池板,所述光伏電池板、風能發電模塊均與所述蓄電池的內部充電接口連接。 所述蓄電池設有外部充電接口。 所述車架頂部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裝所述光伏電池板和風能發電模塊。例如選擇支架的兩側、前部或后部安裝風能發電裝置,或者支架的頂部安裝光伏電池板;也可以根據需要,在支架的其他位置安裝光伏電池板和風能發電模塊。 所述車架上部安裝至少兩個座椅,所述每個座椅的前方設有左腳踩板和右腳踩板,所述車架中部下方設有至少兩個主動鏈輪。主動鏈輪也可以根據需要安裝在車架其他位置,可以由至少兩個騎行者同步或輪流提供動力。 本技術的后輪可以由一個,也可以由兩個,兩個后輪可以分別由一個主動鏈輪來驅動,也可以由單一的主動鏈輪來驅動。 所述車架的座椅上安裝體重檢測模塊,所述車架的把手上安裝心跳檢測模塊,所述車架上安裝消耗能量檢測模塊,所述體重檢測模塊、心跳檢測模塊和消耗能量檢測模塊均與智能控制器連接,所述智能控制器安裝在車架上。 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輸出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和數據時間變化曲線圖模塊,所述數據輸出模塊與顯示裝置連接,所述數據輸出模塊與顯示器連接,所述顯示器安裝在位于車架前部上。例如顯示器可以安裝在車架前部的把手上,也可以安裝在其他位置。該方案能夠實現人體生理參數的實時監測,進行實時的顯示以及進行保存,并且可以將該數據發送給遠程醫療中心進行健康監測;當然,也可以采集其他需要的生理參數進行監測,對于其他類型的生理參數的傳感器,其安裝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本技術的技術構思為:通過杠杠機構的設計,將騎行者下壓在腳踩板的力量進行有效放大,根據需要可放到2?10倍,并將杠桿被動端設計成齒形結構,該齒形結構能夠與主動鏈輪進行嚙合傳動,進而帶動主動鏈輪傳動; 左右兩側的腳踩板,可以分別驅動主動鏈輪的半圈,這樣騎行者的左右腳可以先后循環向所述主動鏈輪供應動力。 當左邊腳踩板踩踏到底時,復位彈簧被壓縮到位;當騎行者的左腳放開,復位彈簧將左邊腳踩板,左邊腳踩板位于杠桿的一端,杠桿的另一端為齒形結構,由于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棘輪)之間也是單向配合關系,當齒形結構向上運動時,能夠帶動主動鏈輪轉動;當所述齒形結構向下復位時,不會帶動主動鏈輪反正,齒形結構上的齒均為棘齒形;右邊腳踩板的工作過程與左邊腳踩板相同。 進一步,所述主動鏈輪上也可以具有腳踏板,所述杠桿靠近齒形結構側為伸縮桿,該伸縮桿起到了離合的作用;當騎行者需要用到傳動的腳踏板時,可以將伸縮桿縮回,這樣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分離,騎行者通過腳踏板提供動力;當需要通過杠杠驅動時,則只要將伸縮桿伸出,使得齒形結構與主動鏈輪嚙合,則可以實現杠杠驅動;再者,還可以增加電動驅動機構,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安裝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鏈輪嚙合,在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設計離合器。 更進一步,所述車架上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和風能發電裝置,所述太陽能發電裝置和風能發電裝置均與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電動機連接,能夠有效采集風能和太陽能。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騎行較為便捷,運動性能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是輕便型自行車的結構圖。 圖2是主動鏈輪的傳動示意圖。 圖3是主動鏈輪的截面圖。 圖4是伸縮桿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支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圖5,一種輕便型自行車,包括車架1、前輪2、后輪3和驅動機構,其中,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4和被動鏈輪5,所述被動鏈輪5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所述主動鏈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便型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和驅動機構,其中,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所述被動鏈輪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所述主動鏈輪安裝在主軸上,所述主軸安裝在車架的中部下方的軸承座上,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均套裝在傳動鏈條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輕便型自行車還包括杠桿機構,所述杠桿機構包括支點和傳動桿,所述支點固定在所述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腳踩板固定連接,所述腳踩板的下端與復位件的上端連接,所述復位件的下端固定在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設有齒形結構,所述齒形結構以所述支點為圓心,所述支點到傳動桿一端的距離比到傳動桿另一端的距離大,所述齒形結構與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嚙合,所述齒形結構的齒形為棘齒,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為棘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輕便型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和驅動機構,其中,驅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所述被動鏈輪安裝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軸上,所述主動鏈輪安裝在主軸上,所述主軸安裝在車架的中部下方的軸承座上,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均套裝在傳動鏈條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輕便型自行車還包括杠桿機構,所述杠桿機構包括支點和傳動桿,所述支點固定在所述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腳踩板固定連接,所述腳踩板的下端與復位件的上端連接,所述復位件的下端固定在車架上,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設有齒形結構,所述齒形結構以所述支點為圓心,所述支點到傳動桿一端的距離比到傳動桿另一端的距離大,所述齒形結構與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嚙合,所述齒形結構的齒形為棘齒,所述主動鏈輪的外齒為棘輪。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型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機構有兩套,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的一端與左腳踩板固定連接,另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的一端與右腳踩板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鏈輪的兩側分別設有左外齒和右外齒,所述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另一端的齒形結構與所述左外齒嚙合,所述另一套杠桿結構的傳動桿另一端的齒形結構與所述右外齒嚙合。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輕便型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上安裝腳踏板,所述支點到傳動桿的另一端的連桿為伸縮桿結構,包括中桿和伸縮桿,所述中桿的一端與所述支點固定連接,所述中桿的另一端上可伸縮地套裝所述伸縮桿的內端,所述車架上安裝用于調節伸縮桿伸縮的調節組件,所述伸縮桿的外端上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翁小翠,
申請(專利權)人:翁小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