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設置在客車車頂?shù)呢搲簠^(qū)位置,該排氣裝置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提高公路客車在行駛過程中其車廂內的空氣質量。(*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設置在客車車頂?shù)呢搲簠^(qū)位置,該排氣裝置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本技術能夠提高公路客車在行駛過程中其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專利說明】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
本技術涉及客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及高等級公路的快速發(fā)展,國內大部分地級城市間均有高速公路或高等級公路;大部分縣級城市間有高等級公路或等級公路。公路的發(fā)展及公路等級和路面質量的提高,使得客車在公路上行駛的車速不斷提高。公路客車行駛速度一般會超過每小時50公里以上,特別在高速公路時則根據(jù)路段的要求將時速提升至每小時100公里。公路客車在公路上高速行駛就產生了可以利用的風速(氣流)。 公路客車對車廂內空氣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客車具有換氣、排氣功能。節(jié)能、環(huán)保,是客車的研究、發(fā)展方向。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以提高公路客車在行駛過程中其車廂內的空氣質量。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設置在客車車頂?shù)呢搲簠^(qū)位置,該排氣裝置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進一步包括以下優(yōu)選方案: 所述進氣隔柵和排氣隔柵均固定安裝所述殼體上。 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控排氣門的開關,該開關設置在客車的駕駛區(qū)。 所述殼體內的排氣通道為流線型結構。 本技術的優(yōu)點是:本技術這種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牢固耐用,保證了客車運行時的排氣功能,提高了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效果。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這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這種用于公路客車的細部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客車的行駛方向; 其中:1-客車車頂,2-殼體,3-進氣隔柵,4-排氣隔柵,5-電控排氣門,6_強制排風機,7-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出示出了本技術這種公路客車排氣裝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該排氣裝置設置在客車車頂I的負壓區(qū)位置,它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I上的殼體2,所述殼體2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3,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4,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6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5。 本例中,所述進氣隔柵3和排氣隔柵4均固定安裝所述殼體2上。而且在所述公路客車的駕駛區(qū)設置有控制所述電控排氣門5的開關7,如圖1。 再結合圖1和圖2所示,現(xiàn)將本實施例這種公路客車排氣裝置的工作原理介紹如下:客車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在外車頂形成氣流負壓,此時將所述電控排氣門5打開,因該排氣裝置恰好布置在車頂?shù)呢搲簠^(qū)位置,從而在客車高速行駛產生的氣流負壓作用下,使得客車車廂內的空氣通過殼體2內的排氣通道向外自然排氣(車廂內的空氣依次經過進氣隔柵3、排氣通道和排氣隔柵4向外排出),實現(xiàn)了車廂的換氣,保證了車廂內的空氣質量。當自然排氣量不足時,還可以通過開關2開啟強制排風機12強制排氣,增加排氣量。如需關閉排氣功能,只需關閉電控排氣門5即可。 為了減小排氣阻力,本例將所述殼體2內的排氣通道設置成流線型結構。而且所述電控排氣門5的開口向后,使氣流更加順暢,減小風阻。 為了保證客車車頂I處的氣流負壓值,需保證該排氣裝置前方無明顯凸起物遮擋。 本實施例中所說的“前”和“后”,是以客車的行駛方向為參照的。靠近車頭為前,遠離車頭為后。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人們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技術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設置在客車車頂(I)的負壓區(qū)位置,其特征在于:該排氣裝置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I)上的殼體(2),所述殼體(2)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3),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4),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5)。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隔柵(3)和排氣隔柵(4)均固定安裝所述殼體(2)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控排氣門(5)的開關(7),該開關(7)設置在客車的駕駛區(qū)。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內的排氣通道為流線型結構。【文檔編號】B60H1/24GK204123929SQ201420503176【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專利技術者】俞立新, 張育陳, 李中延, 勾寶利 申請人:金龍聯(lián)合汽車工業(yè)(蘇州)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公路客車的排氣裝置,設置在客車車頂(1)的負壓區(qū)位置,其特征在于:該排氣裝置包括固定在客車車頂(1)上的殼體(2),所述殼體(2)內具有連通客車內部和外界大氣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內部的進氣隔柵(3),該排氣通道的后端設置有位于客車外部的排氣隔柵(4),排氣通道內部設置有強制排風機(6)以及用于開啟/封閉排氣通道的電控排氣門(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俞立新,張育陳,李中延,勾寶利,
申請(專利權)人:金龍聯(lián)合汽車工業(yè)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