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它包括機架、塑料片材、調整機構和涂硅油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膠輥、鋼輥和硅油管,膠輥和鋼輥豎向滾動接觸,調整輥和膠輥水平滾動接觸,塑料片材夾在膠輥和鋼輥之間;調整輥上方設置硅油管,硅油管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上述裝置結構簡單、節省原料,并且具有使涂覆在薄膜表面的硅油層均勻、厚度適中的特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它包括機架、塑料片材、調整機構和涂硅油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膠輥、鋼輥和硅油管,膠輥和鋼輥豎向滾動接觸,調整輥和膠輥水平滾動接觸,塑料片材夾在膠輥和鋼輥之間;調整輥上方設置硅油管,硅油管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上述裝置結構簡單、節省原料,并且具有使涂覆在薄膜表面的硅油層均勻、厚度適中的特點?!緦@f明】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薄膜生產設備,特別是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
技術介紹
生產塑料薄膜時,在成卷前,需在薄膜表面進行涂硅油處理,起到隔離薄膜的作用,使成卷后相鄰的薄膜之間不粘連。生產時塑料薄膜由若干輥輪輸送至涂硅油裝置,表面涂覆硅油后,經過卷輪成卷。目前涂硅油裝置一般采用壓縮空氣將硅油通過噴嘴直接噴射到薄膜表面。由于噴射孔數量有限,噴射孔附近區域硅油多,遠離噴射孔區域硅油少,造成噴涂不均勻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另外由于壓縮空氣的壓力大,硅油易四處飛濺,浪費原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在薄膜上涂敷硅油的裝置,可以使薄膜表面的硅油層均勻且厚度適中,具有結構簡單、節省原料的特點。 本技術的技術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它包括機架、塑料片材、調整機構和涂硅油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膠輥、鋼輥和硅油管,膠輥和鋼輥豎向滾動接觸,調整輥和膠輥水平滾動接觸,塑料片材夾在膠輥和鋼輥之間;調整輥上方設置硅油管,硅油管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 上述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所述調整機構包括調節膠輥和鋼輥間距的下壓氣缸、調節膠輥和調整輥間距的調整氣缸;所述兩個下壓氣缸的活塞桿分別與膠輥兩端的軸承座連接,兩個調整氣缸的活塞桿分別與調整輥兩端的軸承座連接。 上述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所述硅油管通過調節閥連接到硅油箱上。 上述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所述機架底部設置回收槽。 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水平排列的調整輥和膠輥相對旋轉、擠壓,將硅油管中流出的硅油經過調整輥涂在膠輥上,并隨著膠輥與鋼輥的相對旋轉,在薄膜上涂敷一層均勻的薄層硅油。使薄膜易于成卷,不粘連,產品質量好。上述裝置結構簡單,運轉性能穩定。調整輥與膠輥相互擠壓,使調整輥上多余的硅油流到回收槽,節省硅油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的側視圖。 圖中各標號清單為:1、機架,2、塑料片材,3、調整輥,4、膠輥,5、鋼輥,6、調整氣缸,7、下壓氣缸,8、硅油箱,9、調節閥,10、電機,11、硅油管,12、軸承,13、回收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機架1、塑料片材2、涂硅油機構和調整機構。機架I上安裝有涂硅油機構和調整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3、膠輥4、鋼輥5和硅油管11。其中膠輥4和鋼輥5豎向排列、滾動接觸,上方的膠輥4用橡膠材料制成,具有彈性。下方的鋼輥5采用金屬鋼材制成。塑料片材2夾在膠輥4和鋼輥5之間。調整輥3和膠輥4水平排列、滾動接觸。在調整輥3和膠輥4之間靠近調整輥3的位置安裝有與輥輪平行的硅油管11,硅油管11通過調節閥9連接到硅油箱8上。在硅油管11面向調整輥3 —側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硅油從硅油箱8中流出,經過調節閥9從硅油管11的小孔中均勻噴出。噴射到調整輥3上的硅油在與膠輥4擠壓過程中均勻鋪展到膠輥4上,膠輥4上的硅油隨著膠輥4旋轉涂覆到塑料片材2上。涂硅油后塑料片材2由卷輪卷成筒狀。機架I的底部設置回收槽13,調整輥3輥體上多余的硅油流入回收槽13中。 所述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膠輥4兩端的下壓氣缸7和設置在調整輥3兩端的調整氣缸6。調整輥3、膠輥4和鋼輥5兩端均設有軸承12和軸承座,軸承座安裝在機架I兩側的架體內。兩個下壓氣缸7分別固定在機架I頂部的兩端,下壓氣缸7的活塞桿分別與膠輥4兩端的軸承座連接。隨著活塞桿的伸縮,膠輥4可以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動。兩個調整氣缸6分別固定在機架I側面上部的兩端,調整氣缸6的活塞桿與調整輥3兩端的軸承座連接。隨著活塞桿的伸縮,調整輥3可以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動,從而調節膠輥4與調整輥3間的距離,進而調整膠輥4上硅油層的厚度。鋼輥5的一端設置電機10和減速器,減速器帶動鏈輪驅動鋼輥5旋轉。鋼輥5再通過相互接觸的作用依次驅動膠輥4和調整輥3旋轉。 以下對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做進一步說明: 下壓氣缸7的活塞桿回縮,與之相連的膠輥4向上移動,將塑料片材2放入膠輥4和鋼輥5之間。下壓氣缸7伸出活塞桿,膠輥4向下移動,將固定在膠輥4和鋼輥5之間的塑料片材2壓緊。調節調整氣缸6的活塞桿伸出的長度,使膠輥4與調整輥3之間的距離適合。 將按比例加水的硅油注入硅油箱8中,通過調節閥9控制硅油流出量,使從硅油管11的小孔中噴出的硅油量能夠浸潤調整輥3的輥體。通過調整輥3旋轉將硅油傳遞給膠輥4,由于膠輥4的彈性作用,使膠輥4在涂覆一層硅油的同時,將過多的硅油擠出,擠出的硅油流入回收槽13中,進行回收利用。隨著膠輥4旋轉,使與其接觸的塑料片材2均勻地涂上薄層硅油。涂好硅油后,片材向前運動卷在卷輪上。【權利要求】1.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I)、塑料片材(2)、調整機構和涂硅油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3)、膠輥(4)、鋼輥(5)和硅油管(11),膠輥(4)和鋼輥(5)豎向滾動接觸,調整輥(3)和膠輥(4)水平滾動接觸,塑料片材(2)夾在膠輥(4)和鋼輥(5)之間;調整輥(3)上方設置硅油管(11),硅油管(11)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機構包括調節膠輥(4)和鋼輥(5)間距的下壓氣缸(7)、調節膠輥(4)和調整輥(3)間距的調整氣缸(6);所述兩個下壓氣缸(7)的活塞桿分別與膠輥兩端的軸承座連接,兩個調整氣缸(6)的活塞桿分別與調整輥兩端的軸承座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管(11)通過調節閥(9)連接到硅油箱(8)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底部設置回收槽(13)。【文檔編號】B05C1/08GK204107761SQ201420462061【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6日 【專利技術者】李志輝, 李俊芹 申請人:河北金達塑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薄膜上涂覆硅油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1)、塑料片材(2)、調整機構和涂硅油機構,所述涂硅油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調整輥(3)、膠輥(4)、鋼輥(5)和硅油管(11),膠輥(4)和鋼輥(5)豎向滾動接觸,調整輥(3)和膠輥(4)水平滾動接觸,塑料片材(2)夾在膠輥(4)和鋼輥(5)之間;調整輥(3)上方設置硅油管(11),硅油管(11)的管壁上均勻分布若干小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輝,李俊芹,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金達塑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