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污泥濃縮罐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839396 閱讀: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1:0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泥濃縮罐,它包括罐體(3)、溢流口(19)、減速電機(1)、轉動桿(21)、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濃縮部主體(17)、濃縮液排水管(6)、下攪拌槳(8)、軸承座(9)、清洗噴淋管(10)、絮凝劑入口管(7)、橋架(13)、總污泥進口管(11)和絮凝物出口槽(22),轉動桿(21)下端開設有一注水孔(25),注水孔(25)底部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開口,轉動桿(21)下端與清洗噴淋管(10)密封連接,濃縮部主體(17)的固定環和游動環呈疊片式的安裝在鎖緊蓋(23)和尼龍座套(5)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防堵塞、濾液分離效率高和可自清洗的優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污泥濃縮罐
    本技術涉及污泥濃縮設備,特別是一種污泥濃縮罐。
    技術介紹
    污泥濃縮罐是污水處理的關鍵設備,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含水率較高,為了將污泥水中所含污泥分離壓濾成含水較少的泥餅,必須使用污泥濃縮裝置。污泥濃縮的方法有沉降法、氣浮法和離心法。在選擇濃縮方法時,除了各種方法本身的特點外,還應考慮污泥的性質、來源、整個污泥處理流程及最終處置方式等。如沉降法用于濃縮初沉淀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時效果較好。單純的剩余活性污泥一般用氣浮法濃縮,近年發展到部分采用離心法濃縮,而現有的離心濃縮罐易堵塞,效率較低,且不可自清洗,導致了設備檢修困難,生產成本增加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防堵塞、效率高和可自清洗的污泥濃縮罐。 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它包括罐體、溢流口、減速電機、轉動桿、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濃縮部主體、濃縮液排水管、下攪拌槳、軸承座、清洗噴淋管、絮凝劑入口管、橋架、總污泥進口管和絮凝物出口槽,罐體安裝在橋架上,罐體上端安裝有減速電機,罐體的底部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裝有軸承座,罐體的上側壁上開設有溢流口,罐體的上側壁上設置有絮凝物出口槽,罐體的底部安裝有總污泥進口管,罐體的下側壁上安裝有絮凝劑入口管,轉動桿上端與減速電機連接,轉動桿下端安裝在軸承座里,轉動桿主體上從上往下依次固定連接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下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和下攪拌槳之間的轉動桿上從上往下依次套裝有濃縮部主體和濃縮液排水管,濃縮液排水管上端與濃縮部主體下端密封連接,所述的濃縮部主體包括鎖緊蓋、固定環、游動環和尼龍座套,固定環和游動環呈疊片式的安裝在鎖緊蓋和尼龍座套之間,,濃縮部旋轉軸下端與尼龍座套固定連接。 所述的尼龍座套套裝在濃縮液排水管上端,且尼龍套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有一支撐板。 所述的濃縮液排水管上端與濃縮部主體下端通過濃縮部連接盤密封連接在一起,濃縮液排水管下端連接有一水管。 所述的罐體側壁上設置有一濾液排液槽,濾液排液槽內開設有兩個通孔,其中右邊通孔與濾液排放管密封連接,左邊通孔與水管的另一端密封連接。 所述的水管的中部設置有一蝶閥。 所述的罐體底部設置有清洗噴淋管。 所述的注水孔底部從上往下看位于濃縮部主體的四分之一處。 [0011 ] 所述的罐體底部設置有用于放空污泥的放空口管。 所述的上攪拌槳包括一橫梁和兩個攪拌葉片,橫梁中部與轉動桿固定連接,橫梁的兩端豎直方向向下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 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的污泥濃縮罐,濾液從濃縮部主體的固定環和游動環之間的間隙流入濃縮液排水管,由于游動環時刻保持旋轉,故防止了濃縮部主體堵塞,從而提高了濾液的分離效率,轉動桿開設有注水孔,可通過清洗噴淋管對濃縮部和罐體進行清洗,從而實現了污泥濃縮罐的自清洗。因而它具有防堵塞、濾液分離效率高和可自清洗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 圖中,1-減速電機,2-橫梁,3-罐體,4-攪拌葉片,5-尼龍座套,6_濃縮液排水管,7-絮凝劑入口管,8-下攪拌槳,9-軸承座,10-清洗噴淋管,11-總污泥進口管,12-放空口管,13-橋架,14-濾液排放管,15-水管,16-蝶閥,17-濃縮部主體,18-濾液排液槽,19-溢流口,20-濃縮部旋轉軸,21-轉動桿,22-絮凝物出口槽,23-鎖緊蓋,24-濃縮部連接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污泥濃縮罐,它包括罐體3、溢流口 19、減速電機1、轉動桿21、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濃縮部主體17、濃縮液排水管6、下攪拌槳8、軸承座9、清洗噴淋管10、絮凝劑入口管7、橋架13、總污泥進口管11和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安裝在橋架13上,罐體3上端安裝有減速電機1,罐體3的底部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裝有軸承座9,罐體3底部設置有清洗噴淋管10,罐體3的上側壁上開設有溢流口 19,罐體3的上側壁上設置有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的底部安裝有總污泥進口管11,罐體3的下側壁上安裝有絮凝劑入口管7,轉動桿21上端與減速電機I連接,轉動桿21下端安裝在軸承座9里,轉動桿21主體上從上往下依次固定連接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下攪拌槳8,上攪拌槳包括一橫梁2和兩個攪拌葉片4,橫梁2中部與轉動桿21固定連接,橫梁2的兩端豎直方向向下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4,濃縮部旋轉軸20和下攪拌槳8之間的轉動桿21上從上往下依次套裝有濃縮部主體17和濃縮液排水管6,濃縮液排水管6上端與濃縮部主體17下端通過濃縮部連接盤24密封連接在一起,濃縮液排水管6下端連接有一水管15,所述的濃縮部主體17包括鎖緊蓋23、固定環、游動環和尼龍座套5,固定環和游動環呈疊片式的安裝在鎖緊蓋23和尼龍座套5之間,濃縮部旋轉軸20下端與尼龍座套5固定連接,尼龍座套5套裝在濃縮液排水管6上端,且尼龍套6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有一支撐板。罐體3側壁上設置有一濾液排液槽18,濾液排液槽18內開設有兩個通孔,其中右邊通孔與濾液排放管14密封連接,左邊通孔與水管15的另一端密封連接,水管15的中部設置有一蝶閥16。罐體3底部設置有用于放空污泥的放空口管12。 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流入濃縮罐底部的污泥通過安裝在罐體3底部的下攪拌槳8與高分子絮凝劑充分混合后并緩緩上升。混合物在緩緩上升的過程中絮凝體和濾液被分離,形成堅硬粗大的絮凝體,濾液通過濃縮部主體17的固定環和游動環之間的間隙流入濃縮液排水管6,再通過水管15輸送到濾液排液槽18,然后再通過濾液排放管14流入處理廠。升高到濃縮罐上端的混合物在上攪拌槳的旋轉作用下形成更大面積的絮凝體。濾液和絮凝體分離之后,濾液通過位于罐體3上方側壁上的溢流口流入濾液排液槽18,然后再通過濾液排放管14流入處理廠,濃縮污泥則流入絮凝物出口槽22被輸送至脫水機。設備檢修或清洗時,通過放空口管12將濃縮罐里面的污泥排放,關閉蝶閥16,清水通過清洗噴淋管10進入罐體3,打開減速電機1,通過攪拌槳將罐體3清洗干凈,打開放空口管12閥門,污水從放空口管12流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泥濃縮罐,它包括罐體(3)、溢流口(19)、減速電機(1)、轉動桿(21)、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濃縮部主體(17)、濃縮液排水管(6)、下攪拌槳(8)、軸承座(9)、清洗噴淋管(10)、絮凝劑入口管(7)、橋架(13)、總污泥進口管(11)和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安裝在橋架(13)上,罐體(3)上端安裝有減速電機(1),罐體(3)的底部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裝有軸承座(9),罐體(3)的上側壁上開設有溢流口(19),罐體(3)的上側壁上設置有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的底部安裝有總污泥進口管(11),罐體(3)的下側壁上安裝有絮凝劑入口管(7),其特征在于:轉動桿(21)上端與減速電機(1)連接,轉動桿(21)下端安裝在軸承座(9)里,轉動桿(21)主體上從上往下依次固定連接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下攪拌槳(8),濃縮部旋轉軸(20)和下攪拌槳(8)之間的轉動桿(21)上從上往下依次套裝有濃縮部主體(17)和濃縮液排水管(6),濃縮液排水管(6)上端與濃縮部主體(17)下端密封連接,所述的濃縮部主體(17)包括鎖緊蓋(23)、固定環、游動環和尼龍座套(5),固定環和游動環呈疊片式的安裝在鎖緊蓋(23)和尼龍座套(5)之間,濃縮部旋轉軸(20)下端與尼龍座套(5)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泥濃縮罐,它包括罐體(3)、溢流口( 19)、減速電機(I)、轉動桿(21)、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濃縮部主體(17)、濃縮液排水管(6)、下攪拌槳(8)、軸承座(9)、清洗噴淋管(10)、絮凝劑入口管(7)、橋架(13)、總污泥進口管(11)和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 )安裝在橋架(13 )上,罐體(3 )上端安裝有減速電機(I),罐體(3 )的底部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裝有軸承座(9),罐體(3)的上側壁上開設有溢流口(19),罐體(3)的上側壁上設置有絮凝物出口槽(22),罐體(3)的底部安裝有總污泥進口管(11),罐體(3)的下側壁上安裝有絮凝劑入口管(7),其特征在于:轉動桿(21)上端與減速電機(I)連接,轉動桿(21)下端安裝在軸承座(9)里,轉動桿(21)主體上從上往下依次固定連接上攪拌槳、濃縮部旋轉軸(20)、下攪拌槳(8),濃縮部旋轉軸(20)和下攪拌槳(8)之間的轉動桿(21)上從上往下依次套裝有濃縮部主體(17)和濃縮液排水管(6),濃縮液排水管(6)上端與濃縮部主體(17)下端密封連接,所述的濃縮部主體(17)包括鎖緊蓋(23)、固定環、游動環和尼龍座套(5),固定環和游動環呈疊片式的安裝在鎖緊蓋(23)和尼龍座套(5)之間,濃縮部旋轉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永建,朱旭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凱亞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97性无码区免费|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高清无码A.|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软件|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