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夾子裝置(1),其由夾子(20)以及夾子(20)所夾裝的被安裝部件(10)構成,在夾子裝置(1)中,夾子(20)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自由端;第2部件,其與第1部件相對并具有自由端;夾裝爪,其分別形成于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上,用于夾裝在被安裝部件(10)上;伸出部,其形成在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中的至少一個上,與夾裝爪相比位于自由端側,并伸出至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之間。被安裝部件(10)具有引導壁,該引導壁沿著規定的夾子插入方向形成,在使夾子(20)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上時與伸出部的側邊相對而限制伸出部的寬度方向的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專利摘要】一種夾子裝置(1),其由夾子(20)以及夾子(20)所夾裝的被安裝部件(10)構成,在夾子裝置(1)中,夾子(20)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自由端;第2部件,其與第1部件相對并具有自由端;夾裝爪,其分別形成于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上,用于夾裝在被安裝部件(10)上;伸出部,其形成在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中的至少一個上,與夾裝爪相比位于自由端側,并伸出至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之間。被安裝部件(10)具有引導壁,該引導壁沿著規定的夾子插入方向形成,在使夾子(20)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上時與伸出部的側邊相對而限制伸出部的寬度方向的移動。【專利說明】夾子以及夾子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夾裝于被安裝部件上的夾子以及具有被安裝部件以及夾子的夾子裝置。
技術介紹
在汽車內將裝飾零部件等被安裝部件安裝于車體側的安裝部件的情況下,使用裝飾夾子(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的零部件安裝用夾子具有將彈簧板折回成V字狀而形成的一對相對片,該一對相對片具有開放端和折回端。在該夾子的一對相對片的靠近開放端的部分形成有能夠與安裝孔卡合的防脫部,從一對相對片的靠近折回端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卡止被安裝部件的樹脂制突起部的卡止部。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 - 72108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在專利文獻I中所記載的技術中,在將樹脂制突起部插入一對相對片之間時,夾子能夠在寬度方向上自由地移動,直到樹脂制突起部與夾子的位于折回端側的卡止部接觸為止,因此,根據安裝方法的不同,夾子有可能相對于向樹脂制突起部的規定的插入方向傾斜地安裝。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這樣的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抑制夾子相對于被安裝部件傾斜地安裝的技術。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技術方案是夾子裝置,由夾子以及夾子所夾裝的被安裝部件構成,該夾子裝置用于在夾子夾裝于被安裝部件上的狀態下使夾子卡止于安裝部件的孔部的邊緣,從而將被安裝部件安裝于安裝部件上,該夾子裝置的特征在于,夾子具有:第I部件,其具有自由端;第2部件,其與第I部件相對,并具有自由端;夾裝爪,其分別形成于第I部件以及第2部件上,用于夾裝于被安裝部件上;以及伸出部,其形成在第I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至少一個上,與夾裝爪相比位于自由端側,伸出至第I部件以及第2部件之間。被安裝部件具有引導壁,該引導壁沿著規定的夾子插入方向形成,在使夾子夾裝于被安裝部件時,與伸出部的側邊相對而限制伸出部的寬度方向的移動。 根據該技術方案,在使夾子夾裝于被安裝部件時伸出部的寬度方向的運動被引導壁限制,因此,能夠抑制夾子相對于規定的夾子插入方向傾斜地安裝于被安裝部件上。 采用本專利技術,能夠抑制夾子傾斜地安裝于被安裝部件上。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涉及的夾子裝置的斜視圖。 圖2 (a)是從上側觀察夾子的斜視圖,圖2 (b)是從下側觀察夾子的斜視圖。 圖3(a)是夾子的側視圖,圖3(b)是夾子的主視圖,圖3(c)是夾子的俯視圖。 圖4(a)是被安裝部件的斜視圖,圖4(b)是從插入側觀察被安裝部件的圖。 圖5是圖1所示的夾子裝置的線A — A的剖視圖。 圖6是變形例的夾子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實施方式涉及的夾子裝置I的斜視圖。在圖1中示出使夾子20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上的狀態。夾子裝置I由夾子20以及夾裝夾子20的被安裝部件10構成。被安裝部件10例如是安裝于汽車內的裝飾板、操作面板、雜物箱等樹脂制的裝飾零部件。在圖1中示出了被安裝部件10的一部分,示出在安裝部件的孔部中插入的突起部12。也可以是在被安裝部件10上形成多個突起部12,在每個突起部12上夾裝夾子20。 在將夾子20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上的狀態下,將夾子20卡止于安裝部件(未圖示)的孔部的邊緣,從而將被安裝部件10安裝于安裝部件上。夾子20是對一張金屬板進行沖裁加工以及沖壓加工而形成的。參照圖2以及圖3詳細地說明該夾子20。 圖2 (a)是從上側觀察夾子20的斜視圖,圖2 (b)是從下側觀察夾子20的斜視圖。圖3(a)是夾子20的側視圖,圖3(b)是夾子20的主視圖,圖3 (c)是夾子20的俯視圖。在此,對在各圖中示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構成元件、部件標注相同的標號,適當地省略重復的說明。 此外,圖1所示的X軸方向是沿著圖3(b)的第I部件22a的板寬度的方向,稱為夾子20的寬度方向。另外,圖1所示的Y軸方向是圖3(a)所示的第I部件22a與第2部件22b相對的方向,稱為夾子20的橫向。圖1所示的Z軸方向是圖3(a)以及(b)所示的夾子20的上下方向。 夾子20具有第I部件22a、與第I部件22a相對的第2部件22b、將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連結的連結部24。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的一端側是自由端,另一端側與連結部24連接。連結部24形成為平面狀,在將夾子20向被安裝部件10插入時,容易按壓連結部24。 如圖2(a)所示,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的自由端側成為向被安裝部件10插入的插入口 36。如圖3(a)所示,第I部件22a從連結部24側依次具有:豎立設置于連結部24上的下側平面部40a ;從下側平面部40a向外彎曲的彎曲部42a ;從彎曲部42a向內彎折并能夠卡止于安裝部件的孔邊緣的卡止部44a ;上側平面部46a ;以向外擴張的方式形成的擴張部30a。第2部件22b也與第I部件22a同樣地從連結部24側依次具有下側平面部40b、彎曲部42b、卡止部44b、上側平面部46b、擴張部30b。也就是說第I部件22a和第2部件22b是對稱形狀。卡止部44a以及卡止部44b (在不區分它們的情況下稱為“卡止部44”)在將夾子裝置I安裝于安裝部件的情況下,卡止于安裝部件的孔部的邊緣而作為夾子裝置I的防脫部起作用。 在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上,形成有用于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的第I夾裝爪26a、第2夾裝爪26b、第3夾裝爪26c以及第4夾裝爪26d (在不區分它們的情況下稱為“夾裝爪26”)。第I夾裝爪26a和第3夾裝爪26c相對,第2夾裝爪26b和第4夾裝爪26d相對,利用相對的一對夾裝爪26夾裝于被安裝部件10。金屬制的夾裝爪26的前端優選咬入樹脂制的被安裝部件10中。 在第I部件22a上,形成有伸出到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之間的第I伸出部28a。另外,在第2部件22b上形成有伸出到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之間的第2伸出部28b。第I伸出部28a以及第2伸出部28b (在不區分它們的情況下稱為“伸出部28”)與夾裝爪26相比位于自由端側的位置。如圖3(a)以及(b)所示,伸出部28從與卡止部44相比的自由端側伸出,夾裝爪26從與卡止部44相比的連結部24側向內向伸出。第I部件22a以及第2部件22b的伸出部28的周圍形成有空隙32a、32b。 如圖3(c)所示,第I夾裝爪26a與第3夾裝爪26c之間的間隔、以及第2夾裝爪26b與第4夾裝爪26d之間的間隔稍微分開,容易插入被安裝部件10,但有時在該間隙中會夾入其他夾子20的板面、或者進入該間隙而夾子20彼此纏絡。夾子20在沖壓加工后,在表面處理、熱處理、安裝前的輸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夾子裝置,其由夾子以及所述夾子所夾裝的被安裝部件構成,該夾子裝置用于在所述夾子夾裝于所述被安裝部件上的狀態下使所述夾子卡止于安裝部件的孔部的邊緣,從而將所述被安裝部件安裝于所述安裝部件上,該夾子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夾子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自由端;第2部件,其與所述第1部件相對,并具有自由端;夾裝爪,其分別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以及所述第2部件上,用于夾裝于所述被安裝部件上;以及伸出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部件以及所述第2部件的至少一個上,與所述夾裝爪相比位于所述自由端側,伸出至所述第1部件以及所述第2部件之間,所述被安裝部件具有引導壁,該引導壁沿著規定的夾子插入方向形成,在使所述夾子夾裝于所述被安裝部件時,與所述伸出部的側邊相對而限制所述伸出部的寬度方向的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服部龍,
申請(專利權)人:百樂仕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