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及其制造工藝,包括盤體與盤首,其特點是,盤體中心設置有通孔,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盤首與盤體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盤體與盤首通過螺紋連接,且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基體連接盤制造工藝包括分體制造及焊接兩大步驟。通過上述設計,使得標準盤體與盤首可以自由組合,不再需要一體鍛造成型,不僅生本成大幅降低,且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量生產并儲備標準件的盤體,再根據需求生產不同形狀的盤首,組合、焊接后即可得到成品連接盤,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及其制造工藝,包括盤體與盤首,其特點是,盤體中心設置有通孔,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盤首與盤體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盤體與盤首通過螺紋連接,且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基體連接盤制造工藝包括分體制造及焊接兩大步驟。通過上述設計,使得標準盤體與盤首可以自由組合,不再需要一體鍛造成型,不僅生本成大幅降低,且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量生產并儲備標準件的盤體,再根據需求生產不同形狀的盤首,組合、焊接后即可得到成品連接盤,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專利說明】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及其制造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鉆孔工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分體式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及其制作工藝。
技術介紹
金剛石的用量,每加工百萬噸鋼鐵所用的金剛石量來表示這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美、日及西方國家用量均在18?20萬克拉每百萬噸鋼,美國是世界上金剛石用量最大的國家,而我國則是2.4萬克拉每百萬噸鋼。 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建筑及其它領域都越來越多的用到了人造金剛石磨具制品,其中,工程薄壁鉆頭就是其中一種,又稱水鉆頭、空心鉆頭,主要用于建筑物中,水、電、暖、煤氣、空調、管道安裝時打過墻孔,還有高速公路、機場跑道、橋梁、隧道等基礎工程的鉆孔、套料、取芯,以及石材、陶瓷等非金屬應脆性材料打孔等等。工程薄壁鉆頭在使用時必須與鉆對基體連接才可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然而現有的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的連接盤大多一體式鍛件而成,不僅生產效率低,且由于基體盤首不同,所需要的模具眾多,生產成本很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及其制造工藝,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問題。 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包括盤體與盤首,其特點是,盤體中心設置有通孔,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盤首與盤體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盤體與盤首通過螺紋連接,且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內螺紋為M45X 2內螺紋。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體的通孔的外側端設置有高度為4.5mm、角度為45°的倒角外沿。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體的外側焊接面與盤體外側面的垂直距離為0.5mm ;盤體內側面與盤首連接外的內側焊接面為內凹面,半徑為3_、弧長為18.84_。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首的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或正八邊形中的一種。 一種制造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通過模具沖壓成型直徑為80_的標準盤體; 步驟2:根據需要生產不同截面的盤首; 步驟3:將步驟I制造的盤體及步驟2生產的盤首通過螺紋擰緊; 步驟4:通過自動焊接裝置將盤體與盤首的內、外連接外焊接,得到成品連接盤。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步驟4中焊接方式為CO2保護焊。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步驟4中焊接處的焊接面為盤體的外側焊接面與盤體外側面的垂直距離為0.5mm ;盤體內側面與盤首連接外的內側焊接面為內凹面,半徑為3mm、弧長為 18.84mm η 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將盤體及盤首改為分體式生產,使得標準盤體與盤首可以自由組合,不再需要一體鍛造成型,不僅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且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量生產并儲備標準件的盤體,再根據需求生產不同形狀的盤首,組合、焊接后即可得到成品連接盤,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專利技術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盤首一個實施例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盤體;2、盤首;3、外側焊接面;4、內側焊接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包括盤體I與盤首2,其特點是,盤體I中心設置有通孔,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盤首2與盤體I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盤體I與盤首2通過螺紋連接,且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內螺紋為Μ45Χ 2內螺紋。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體I的通孔的外側端設置有高度為4.5_、角度為45°的倒角外沿。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體I的外側焊接面3與盤體外側面的垂直距離為0.5mm ;盤體內側面與盤首2連接外的內側焊接面4為內凹面,半徑為3_、弧長為18.84_。 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對金剛石薄壁鉆頭在各種使用環境以及其使用過程中基體所受扭力大小的測試,計算基體連接盤所要承受的最大扭力,設計盤體I結構形狀及焊接面的形狀及厚度,從而保證連接盤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焊接處出現松脫的問題。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盤首2的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或正八邊形中的一種。 本專利技術中盤首2可以設計為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多種結構形狀,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形狀的盤與標準件盤體I組合生產,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量生產并儲備標準件的盤體1,再根據需求生產不同形狀的盤首2,組合、焊接后即可得到成品連接盤,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制造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通過模具沖壓成型直徑為80mm的標準盤體I ; 步驟2:根據需要生產不同截面的盤首2 ; 步驟3:將步驟I制造的盤體I及步驟2生產的盤首2通過螺紋擰緊; 步驟4:通過自動焊接裝置將盤體I與盤首2的內、外連接外焊接,得到成品連接盤。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步驟4中焊接方式為CO2保護焊。 本專利技術中,盤體I與盤首2焊接方式優選CO2保護焊,具有焊絲熔化快、不用清理熔渣等特點,效率可比手弧焊提高2.5-4倍;焊接成本低其綜合成本大概是手工電弧焊的1/2 ;焊件焊后變形小,抗裂性能好,適合薄板焊接;較高的抗銹能力,可以節省生產中大量的輔助時間。 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步驟4中焊接處的焊接面為盤體I的外側焊接面3與盤體外側面的垂直距離為0.5mm ;盤體內側面與盤首2連接外的內側焊接面4為內凹面,半徑為3mm、弧長為 18.84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包括盤體(I)與盤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I)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盤首(2)與所述盤體(I)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所述盤體(I)與所述盤首(2)通過螺紋連接,且所述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螺紋為M45X2內螺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剛石薄壁鉆頭基體連接盤,包括盤體(1)與盤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1)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盤首(2)與所述盤體(1)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外螺紋,所述盤體(1)與所述盤首(2)通過螺紋連接,且所述螺紋連接的外沿焊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國興,
申請(專利權)人:石家莊金博惠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